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皇的养成计划(110)

作者: 深水城 阅读记录

好个长孙无忌!借刀杀人、赶尽杀绝,真是狠毒至极!

我自知此时为李恪求情有些不妥,但一旦谋反之罪定下,他只有死路一条,权衡之下,我亦不能放过任何机会:“陛,陛下,虽说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确有谋反之迹,但其他人等,例如吴王,他久居安州,极少入长安,又怎会参与谋反呢?再者……”

“朕心中有数,你不必再说了!”李治忽然不耐地打断我的话语,他猛地起身,冷淡地说道,“朕换身衣裳,便要去上朝了。”而后轻甩衣袖,头也不回地去了。

“陛下……”我愕然,见李治如此懊恼的神情,不知怎地,我心中一痛,纵使有千言万语,却也说不出一个字来,只能呆怔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良久都无法动弹。

回想去年佳节,李治特意将他们请来宫中,设宴款待,一家人貌似和谐,其乐融融的盛世图画,转眼间便化作一股血雨腥风、你死我活,确是不知昨日与今日哪个更像在梦中。

***********************************

日光暖暖,冰消雪融,窗外清风悠悠淡淡,触目的青葱早已隔绝了的寒意,我倚窗边坐下,夏莲奉上茶水,色清而香浓郁。

我接过,心不在焉抿了一口,李治近几日都未到此,我心中仍是挂念先前的谋反案,不知进展如何。派出去的内侍宫女一众眼线,却都忌惮谋反大事,不敢妄加打听,可叹我人在深宫,谋反之事又隐瞒得密不透风,我痛恨自己的无能为力,却仍是束手无策,只能静等。

心中正乱,却听夏莲匆忙入内禀报,陛下来了。

我一怔,侧头看去,李治步履缓慢,神色静如止水,不再有往日的蔼然笑意。我随即觉察到异样,正准备迎驾,却不想起身时将案上的茶盅打翻了,茶水泼在我银色衣裙上,污了一片。

我莫明心悸,愣愣地站着,一时竟忘了礼法。待李治走近我身前,才醒悟过来,急忙跪下。

李治伸手拦住了我,而后指着我裙上的污滞道:“见到朕,为何如此慌乱?”

我暗暗调匀气息,才轻声说道:“陛下恕罪,臣妾一时大意……”

李治拥我入怀,轻叹道:“为何魂不守舍?是因为朕这几日都没来看你么?”

我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唤夏莲过来收拾,换了茶盅,再为他沏了新茶。

李治转过身,任宫女为他脱去外衫,口中似无意地说道:“谋反之事,定下来了……”

我端着茶盅正要递于他,闻言不禁一抖,滚烫的茶水立时撒了满手。

李治瞧见了,立即回身捧住我的手,眉头紧锁:“让朕看看,烫到了么?”

“臣妾没事,陛下说那谋反之罪定下了,那他们……”手背上已红肿一片,我却已顾不上,只追问道。

李治神色平静得仿佛凝固了:“此案审理结果,房遗爱、柴令武、薛万彻三位驸马均被处斩,元景、李恪二王及高阳、巴陵二公主赐自尽。”

赐自尽?!李治的话似一声惊雷,平地响起。我只觉眼前一黑,手中茶盅脱落于地,应声而碎。夕阳斜照,细小的尘埃漫然飞舞,斑驳满地。

“媚,媚娘。”李治在我耳边唤我,一把拉住我的手,“担心割伤手,别捡了。”

我方寸大乱,任李治扶着,倚窗缓缓坐下,故作随意地问了句:“那他们如今……”

李治的气息从身后罩了过来,他将我紧紧搂在怀中:“他们昨夜便已……”

昨夜便已……自尽?如此高傲的一个人,赐他自尽?那比直截了当杀了他还不堪!取他性命还不够么?非要这般轻贱他?!我只觉眼前一黑,险些昏厥过去。我只能用手死死按住心口,独自承受着那撕心裂肺的痛楚。眼前似茫茫一片,心中空寂,了无着落。

“朕曾以荆王吴王为朕叔父与兄弟,希望能免他们一死,但为臣下劝阻,不得不杀。”李治将脸埋入我的肩颈中,哽咽地说道,“他们都是朕的手足,朕……”

我心中一颤,侧身凝视着他,想从他的眼眸深处找出一丝软弱的悲哀。他果真是如此悲痛么?

荆王吴王二人均为李治皇位的实际威胁者,他们犯事被处死李治未必心中不快意。且他提出宽赦的理由也十分牵强,既能以亲戚的身份为二王求情,那为何不一同为高阳、巴陵二公主求情呢?莫非……我悚然一惊,李治此举反倒像是为求仁君之名而诿过于臣下,颇有惺惺作态之嫌。

正文 我与李恪无法执子之手

心中豁然开朗,我似已瞥到这阴暗的一角。心念疾转,我静静垂眸,眼睫掩住一切可能泄露的神色,有条不紊地说道:“臣妾知陛下仁德,定不忍将他们治罪,只是陛下的舅父中书令(长孙无忌)执法公证,不偏私,使陛下为难,想来陛下也是无法阻止的……”

我说得十分平静,李治却难掩惊讶:“媚娘你是说……”

“臣妾不敢妄言,只是有些后怕……”我语调平静,仿佛这些事,都与我无关,“高阳公主、荆王殿下他们纵然是金枝玉叶,可一旦此事经由中书令之手,他们的下场竟会如此凄惨……如此境况,即使是毫不相干的旁人,看了也不寒而栗啊……”

长孙无忌此人一向谨慎言行,先帝在时,他从不敢以外戚骄人,多是侧身回避,因此才能得到先帝的最终信任。而李治初登大位,年少无知,许多事都必须仰仗他。所以想来他如今对李治难免有轻视之心,仍是难改长辈看待晚辈的心思,露出傲慢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