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皇的养成计划(196)

作者: 深水城 阅读记录

他以手掩口,正低低地咳着。听见我的脚步声,他亦未抬眼,只轻声道:“你出去吧,我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我悠然慨叹:“你连母后都不愿见了么?”

“母后……”李弘全身一震,转身直视着我,呆愣片刻,便挣扎着想下榻行礼。

“你有病在身,不必多礼了。”我伸手拦他。

李弘恍若未闻,仍是固执地下榻行礼。

“平身吧。”我无奈地将他扶起,握住他的手腕,心中微惊,此时已是盛夏,他的手指却仍如寒铁般冰凉。

李弘搭着我的手,回头望着满案凌乱的奏疏,勉力微笑:“儿臣不济,奉命监国,却病倒了,以致奏疏堆积如山,累母后担忧,是儿臣的罪过。”

正文 太平公主大婚

“弘儿,你的辛劳,母后看在眼里。只是,你的罪过,不在此。”我长叹一声,终是说道,“近来你连连发政令,赦免罪犯,大施仁政,为已定罪的逝臣正名。这本是好事,你的初衷自然无所非议,但此举实是重仁义而轻利害,非一国之君所为……”

“儿臣不知母后所说的‘重仁义而轻利害’是何意?”李弘面色潮红,双目微眯,“我只知大赦天下,善待已故老臣,是可体现上天的浩生之德、君王的仁德,得道多助,这恰恰符合天意民心!”

“弘儿,你错了。你自小身子病弱,政事多委决于宰相,所以不知政事之吊诡。今年你出宫出巡,体察民情,见兵卒的食粮不足,便吩咐将自己赐予分发下去,而后一年中三次大放两部狱中关押的罪犯,又为先帝遣走的罪臣平反昭雪、修墓冢。除了那一丝仁爱,你究竟是为天下百姓做了什么?”我悠悠地叹息,突然肃然地道,“向兵士分发粮食,你这是在沉默地谴责朝臣玩忽职守、薄待为朝廷效忠的忠勇将领,使得他们在天下人的眼中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大放狱中关押的罪犯,你是在无声地告诉百姓,朝廷大员、郡府官员的昏庸无能,时时都有冤假错案。为罪臣平反昭雪,你是在否认先帝的贞观盛世,使百姓怀疑他的他在英明决断,使先帝的在天之灵无法安息。”

“我……”李弘神色惶然,急欲解释。

“如今朝野上下对你已渐露非议,你该如何自处?”我看透他心思似地道,一指边上的一份奏疏,“这是你批的一份奏疏,当中说的是关中大旱,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你命群臣效仿你,将自己的口粮取出与他们分食,这便是大不智之举。群臣的口粮能救济几个百姓呢?杯水车薪,只能是徒劳无功。治病治本,标本兼治,这才是正确之策,才是帝王之道。而天下太平安定,靠的不是大赦天下,而是律法严明。”

“母后,想来这帝王之道,您比儿臣要明白更多。”李弘忽地镇定下来,目光灼灼地望着我,“儿臣早该明白,您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皇后了。您是对我失望了么?我是您的亲骨肉,你姑且如此,那么禁于深宫苑中的义阳与宣城公主呢?”

我未料他有此一问,稍稍迟疑:“她们过得不好么?她们在殿中参禅悟道,学习佛法,为李唐王室代万民祈求静美安好。”

“为李唐王室代万民祈求静美安好?恐怕她们是在为她们母亲的过错而接受惩罚吧?天下人都知道她们是萧淑妃与王皇后的女儿。您恨萧淑妃与王皇后,一直恨着,仇恨是您唯一的动力。”李弘语调森然,“只是,逝者已矣,母后您与她们上辈的恩怨纠葛,实不该再延续无辜。天大的罪过已该随着王皇后她们的逝去而烟消云散。而她们是我的姊姊,她们身上亦流着李室的血液,不该有此劫数。红颜薄命,便是如此吧。”

“弘儿,你错了。真正支撑我的,并不是恨。那时我只是一个卑贱的婢子,全无名份,腹中却有了你。”心中抽痛难当,面上我却仍说得漫不经心,“你可知当日若是王皇后与箫淑妃胜了,你如今又会是怎样一种不堪的下场?”

“母亲,我知道您爱我。”李弘目光幽沉,静了片刻后才又说道,“但是,有时爱亦是一种残忍,因为自己的爱,而残忍地对待了别人的爱。”

李弘的身姿笔直地立着,不动如山,眸中似有一磨隐忍的萧瑟肃杀。如此的他,我只觉陌生。犹记得那年他八岁。被册封为太子,那瘦弱的双臂只是紧紧抱着我,说着将来他必要迎娶母后这样的傻话,乖巧得让人心疼。原来这世间的诸多美好,皆经不起敲打。

如今,他长大了,我老去了,因为我们都背负着更为沉重的东西。我虽知他对我染指政事略有微词,却不知我们母子间的隔阂竟已如此之深。初时的依恋与温情,温情之后的无情与冷酷,冷酷之后的狰狞与痛苦,便是人间情感的本来面目

“弘儿,你长大了,真的长大了……你如今是太子监国,做事是要有原则,但更要懂策略,这才是帝王之道。”我在心底无声叹息,面上却若无其事地说着,仿佛方才的不快不曾有过,“这李唐的宏基伟业很快便要落到你的身上,你要好自为之,别愧对了你父皇与我对你的期望。”

“母后……”李弘一怔。

我举步要走,终是停了一下,又道:“昨日突厥使者前来进贡,奉上两颗冰玉雪蟾丸,此丸乃药中圣物,可治百病,我已给你父皇服下一颗,令一颗我已命人随后送来。你好好休养吧。”

“母后,儿臣……”李弘的叹息幽幽传来,却终是无语。

我轻笑着踏出殿去,唇边残留的笑意却只化做自嘲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