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279)+番外
薛蟠打了个哈哈之后,才掩饰着说:“说笑,说笑了。说是这么说,以后可也不敢了,听说这一位……”
薛蟠伸出两根手指头,比了个“二”字。
“……就是因为这个,被皇上罚得不轻,但凡毓庆宫二十五岁以下的,全都给杖杀了。”
薛蟠说的应当是太子未废时候的旧事,看来康熙本人对这种不正常的关系也是深恶痛绝的。可是石咏却纳闷了,康熙要罚,为什么不罚二阿哥本人,反而将毓庆宫里的人都杖杀了呢?可见龙椅上那位的是非观念,也实在是……应当大大地批判。
“所以眼下风声紧,这种事儿最好还是别沾!”薛蟠望望贾琏和石咏,笑道,“反正我媳妇儿样貌好,又是母亲养在身边的,整日又和妹妹一处,品行定然不差,三年五载之内也看不腻,我是只打算守着媳妇儿一个的。”
他瞅瞅贾琏,知道贾琏经过璃官的事儿之后,只管守着凤姐和平儿,此外无论男女,都不敢再生什么旁的心思了。
薛蟠又瞅瞅石咏,与贾琏一起憋着笑说:“石兄弟,怕还是个不晓事的雏儿!”
石咏板着脸,作势要走,不理会这两人对单身狗恶意满满的嘲笑,被薛蟠赶紧留住,说:“别,哥哥还有正经的要紧事与你商议!”
石咏勉强慢了脚步,听薛蟠所说的当真是“正经事”,这才留了下来。
薛蟠与他商量的,则是过不了几日,十三阿哥生辰的事儿。
第121章
十三阿哥寿辰那日, 金鱼胡同自然要摆酒席。
而石咏、贾琏和薛蟠,这臭皮匠三人组自然是上不得台面在那天去贺寿吃席的, 以这三人的地位, 至多是前两天将寿礼送去, 再捡个时间去请个安罢了。
然而几个人商议的却是借十三阿哥府的寿宴, 继续推销自鸣钟的事儿。
他们仨商议了一下,决定再挑几具做工精美的自鸣钟,给十三阿哥府上送去。尤其是那种风格婉约, 做工又极精美的, 回头搁置在内院,算是专门给女眷们看的。
此前在京里的铺面, 前来选购的大多是各府的男主人或是大管事之流, 内院那边,因女子较少抛头露面的缘故, 那些设计精巧玲珑的款式反而卖得慢些。毕竟内院的夫人太太们, 见不到这些自鸣钟摆在家里的实景, 而仅凭“名录”上的一帧图画,很难让她们这些女眷有直观的感受。
当然了,内宅的消费能力是谁也不能小觑的。织金所的成功就是眼前的一个例子。
这仨一起上十三阿哥府的时候, 十三阿哥便连连夸他们想的周到。然而贾琏却一本正经地说:“十三爷, 这可不是咱们哥儿几个孝敬您的。这本就是您张罗的生意,是您的东西。这几件,才是咱们的寿礼。”
说着,贾琏将礼单递上。
十三阿哥一怔, 这才省过来,他们这几个是要避免“送钟”。十三阿哥哈哈一笑,道:“好精乖的几个。这下子爷可明白了。若是有人来想讨爷这府上的几座自鸣钟,爷可有由头回绝了,回头就让他们自己上铺子里去买去。”
他接过礼单,见也是三人联名的。这次贾琏与薛蟠不容石咏推辞,硬是要帮他一把,于是将石咏那一份寿礼也凑出来了。
“好,好……爷代福晋谢过你们几个!”十三阿哥见单子上有不少织金所的布料之类女眷用得着的东西,自然也难免感激之情。
三人一起,又提前拜了寿,才从十三阿哥府退出来。
然而到了十三阿哥生辰的正日子,石咏从内务府府署下衙,正巧遇上十六阿哥。十六阿哥一拐石咏的胳膊,便笑道:“今儿十三哥的生辰,怎么样,跟爷一道去讨杯寿酒喝喝去?”
石咏原本想要推辞的,无奈十六阿哥坚持,非要拉他同去,说是一会儿遇到十五阿哥,一定得亲口听他叫十五阿哥“姑父”。
算起来十五福晋是石咏的堂姑姑,所以十五阿哥是石咏的“堂姑父”。十六阿哥拖石咏同去,就是为了将这“长辈”的身份坐实。石咏无奈,但想十三阿哥应当不会介意的,这才勉强跟了去。
半路上两人遇上了十七阿哥胤礼。
胤礼对石咏十分好奇,而石咏也一样为十七阿哥而侧目。
石咏知道十七阿哥是个隐形的“四爷党”,将来会为雍正所重用。然而这时候的胤礼,还只是一个年轻的无爵阿哥,从上书房出来未久,偶尔奉皇父的谕令,在光禄寺与理藩院办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差事。
胤礼却问胤禄:“这就是你内务府里那个运气特别好的下属?”
胤禄点点头。
石咏倒是全没想到自己这个“运气好”的美名已然远扬,这时听见,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着向胤礼行礼致意。
胤礼是个好脾气的青年,便也冲石咏点点头。
三人一道,结伴来到了金鱼胡同。
十三阿哥今日精神很好,一直在前头迎客,见到十六十七和石咏,就只管点点头,让管事带着往花厅里迎。石咏自是明白,十三阿哥并不把他们这几个当外人。据说十六十七这两个年幼阿哥都与这位十三哥交好,至于他么,可能只是因为他属于“臭皮匠三人组”的一员吧。
然而三人进了十三阿哥府的花厅,却大吃一惊。
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一大堆数字,自三阿哥以下,除了那几个还在阿哥所养着的稚龄阿哥,余下的,竟然全来了。除了数字以外,还有一个皇孙,二阿哥的长子弘皙,竟然也来了。
十月初圣驾回京,随扈的阿哥们随之归来,正好赶上十三阿哥的寿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