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红楼修文物(514)+番外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一时,公开竞价那边已经热热闹闹地在“藕花书屋”开拍,与此同时,公开竞价那边的拍品也会送到包间去,请主顾们过目,若是这边也对拍品感兴趣,可也遣人前往“藕花书屋”,一道参与竞拍。

但这样做的人并不算多,因为但凡出了大价钱坐在包间里的,大多是冲暗标那十几件金贵物件儿来的。

石咏前后张罗着,在藕花书屋忙碌了一会儿。拍卖的成果证实了石咏的预感,造办处玻璃厂制的玻璃器果然大受欢迎,拍出的价格比好些元明时的古物更要好,但是总体拍卖的成交价格并未给石咏带来惊喜,如果最后这些暗标价格没有大的突破,最终目标还是难以完成。

忽然,前来帮忙的白老板匆匆忙忙来寻石咏,说是十六阿哥请他到“福乙”号包间去。

“百花深处”总共建了二十间掩映在百花深处的小包间,分别以十天干配上“福”、“喜”二字命名。石咏匆匆赶到“福乙”号,一进门,正见到十四阿哥与十六阿哥坐在一处。

石咏无奈了,如今他与十六阿哥走得较近,十六阿哥从来不跟他客气,一向直接免去他的礼,然而十四阿哥却不能这样。石咏只能老老实实地向这一位请了安,心里暗想,姑且算是对门邻居到这里来捧场吧!

包间中,除了十四与十六两位,还坐着一位女眷。石咏也反正不敢多看,但大致扫了一眼,便知道是十四阿哥的外宅吴氏。

“石咏,听说你前日成婚了,爷那一阵子忙于兵部的事儿,还顾不上向你道喜,现在有工夫了,贺你大喜啊!”

石咏哪里还敢计较这“贺喜”是真情还是假意,总之以十四阿哥的身份,能记住他前日里成婚的事儿,已是不容易,他只管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谢过对方。十四阿哥便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茂行,你先去将那件‘汝窑青瓷莲花温’取来吧!”十六阿哥没啥表情,只管吩咐。

石咏一怔,带着疑惑看了回去,十六阿哥只得耐着性子给这耿直的下属解释:“虽说最后这几件暗标的拍品,会依次送到每个包间供人观赏一回,但是十四哥还是想先瞧一瞧那件‘莲花温’。”

十四阿哥也在一旁点了点头。

石咏除了听命,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当即转身出了包间,亲自去了那件汝窑瓷器,盛在囊匣中小心翼翼地捧过来,呈至十四阿哥面前。

十四阿哥则笑着一扭头,望着身旁坐着的吴氏,笑道:“你看这件怎么样?喜欢么?”

吴氏那边以帕子掩口,然而她那柔美的笑意正从眉梢眼角里漫出来,只听她莺声婉转,对十四阿哥说:“爷说是好,自然就是顶顶好的!”

十四阿哥当即一拍双手,道:“今日你且看着,爷就替你将这件东西‘拍’下来!”

他一面说,还一面回头拦十六阿哥:“十六弟千万别跟我客气,知道你身上也是领着差事的,张罗这么一场也不容易,咱们就照你这拍卖行的规矩来,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但是这件东西,爷是志在必得!”

他这般豪气干云地许过愿之后,又柔情似水地转向吴氏,低声说:“爷头一回见你,你就是在为爷温酒。你那温酒的本事,世上再无旁人及得上你,爷可是心悦诚服的。你小字又是‘莲儿’,爷怎么会容这件东西落到旁人手中?”

石咏在一旁看着,突然像是明白了。

这十四阿哥口中所说的,莫不就是那“一事精致便能动人”的典故?

作者有话要说:1汝窑“雨过天青”釉釉色特征参考度娘。

第229章

石咏猜得不错, 十四阿哥自己也承认了,他当初相中吴氏, 就是因为温酒。

能温酒的妾室史上还有一位, 也是宋人, 原本只是一名奴婢, 旁人问其技艺,只说能温酒。命她尝试温酒,温出来的酒头次太烫, 第二次偏寒, 三次则刚刚好了。既而她每天温酒,所温之酒温度始终如一, 都如头回温酒的第三次。后来家主便赞她, “一事精致,但能动人, 亦其专心致志而然”1。

可能十四阿哥心中, 吴氏的确是有她的特点, 旁人都及不上吧。

石咏望着眼前这只青瓷莲花温,心想,也不晓得这只温酒的器皿, 与昔日那名温酒的“奚奴”是否有关联。

他在这头不确定, 那边十四阿哥已经拿定了主意,一定要“拍得”这枚汝窑瓷器,赠给心爱的女子,以纪念他们因温酒结缘, 并因为吴氏闺字中有一个“莲”字,这件物事作为定情之物,也颇有意义。

石咏在一旁,与十六阿哥两人尴尬地笑笑,都想这十四阿哥还真不把他俩当外人,这些事在他们面前说来,也毫无避忌。虽说十六阿哥与石咏作为这间拍卖行的“主持”,绝对不会与前来拍卖的主顾为难,可是十四阿哥这样做,多少还是有些有失谨慎。不仅十六阿哥,连石咏,也难免在心中大摇其头。

少时那些公开竞买的物件儿已经全部拍完,总是这夏令时节夜短昼长,这时也已天色渐暗。“百花深处”院中有一处荷池,荷池中这时点起了莲灯,灯光掩映,将池中的真荷也尽数映亮,幻耶真耶,直如梦境。一时满院清风,荷香阵阵,哪怕在距离荷池较远的“福”、“喜”二十间包间中的主顾,也莫不感到心旷神怡。

这边却也不急着拍卖其余物件儿,“藕花书屋”那里,拜出了茶会,邀请早先在公开竞价拍中的主顾留下来饮茶,并奉上茶点。

而二十间包间里,则送上的是以“夏荷”为主题的一桌席面,酒菜茶饭点心,无一不与“荷”有关,再加上席面精致而风雅,味道也烹调得恰到好处,虽说包间里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贵,养尊处优惯了的,但多数也对这席面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