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537)+番外
——难怪那么重要!
如英见他真的记得,小脸略红,微笑着点点头。望晴则在如英身后一声欢呼:“姑爷说得极是,就是这个什么什么挂珠钗!”
搞了半天,望晴记各种首饰名字的能力,竟然比石咏还要差一些。
石咏继续看,见这枝钗并非真如望晴所言整个儿“折”了,而是左侧第二只金凤的凤尾出,一羽以红珊瑚与绿松石镶嵌制成的的凤羽被折弯,失却了自然的弧度。
石咏头也不抬,手中执着一柄放大镜仔细观察,片刻后极有把握地点头道:“能修!”
他随手去拿工具——这枝钗修起来还真不复杂,只是那羽凤羽在红珊瑚与绿松石之下用以支撑的一枚铜丝因为金属疲劳的关系折弯了,石咏只需将外面的装饰暂且都取下,将里面的铜丝恢复弧度,并且用其他材料辅助那铜丝固定,最后再将外面的装饰材料一一复位,这件首饰便修完了。
石咏二话不说便开始动手,右手一伸,已经拿了一枚镊子在手中,左手放大镜照着,镊子头轻轻一点,一小片绿松石已经取下来。
如英万万没想到,石咏这么爽快,说动手就动手,怔了怔,也实在对石咏这份“手艺”感到好奇,冲望晴等人使个眼色,望晴便出了东厢,取了一枚座椅过来,就搁在石咏身边,请如英坐。
如英见石咏全神贯注,所有的心思都在她那枝凤钗上,当即悄悄起身,来到东厢内那只石咏自己打的黄杨木架子跟前。她早先只扫了一眼这里的工具和架上的古董,到了这时候,她依旧好奇难抑,但又不敢胡乱碰石咏的东西,只束着手,稍稍弯腰,睁大了眼在架子跟前一件一件物事地慢慢看过,正看着,耳边只听石咏在叫她的名字:“如英!”
如英赶紧回身,问:“茂行哥,什么事?”
“如英!”石咏全未听见如英的问话,自顾自地自言自语下去,说:“我一定能将你这枝钗修好。”
如英见自家这位呆爷这副模样,好笑之余,心里也有些感动:大约也只有茂行这样的男人,将媳妇儿这一点点的小事也这样珍而重之地放在心上……
石咏一旦修上了手,就全然物我两忘,不知身畔发生了什么事情,甚至也不知如英始终就在自己身边。
也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石咏将那只挂珠钗修完,所有的装饰珠宝一一复位,仔细检查过一遍没有问题,才舒出一口气,一扭头,正见如英一对明净的大眼睛在自己身旁,眨巴眨巴着望着自己。
就在这将要重蹈覆辙的一刹那,石咏突然福至心灵,托起手中的挂珠钗,轻轻放在如英发上比了比,然后取下来将钗捧至如英面前,柔声道:“哪怕钗再美,但也不过是用来陪衬咱媳妇儿的美貌。如英,这钗总管修得了,你……你还满意不?”
他向来不惯说这等甜言蜜语,因此说的时候格外用力,努力显得真诚,生怕自己适才冷落了如英。
如英抿着双唇,眼里全是笑意,长长的睫毛忽扇忽扇两下,跟着点了点头。
石咏总算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没有辜负这求生欲。
“茂行哥这手艺,好生高深,原本折了的凤羽,这才多点儿的工夫,就已经全修得了。”如英忍不住赞石咏两句,“可真叫人佩服。”
“没,没有……”石咏赶紧摇手谦虚,“这天下的手工技艺,其实是一样的,你看我的这点儿手艺,其实我更羡慕你们,个个都是一手好女红,平日里绣个花草,缝件衣衫,都是信手拈来的事儿。要教我看,你们才是最厉害的。”
早年间在古代纺织品修复处受到的教育,使石咏完全不敢小觑这时代的女性朋友们,知道她们对古代工艺美术发展的贡献被大大低估了,即便有精品传世,也不见于史料,非常不公平。
如英听他说得真诚,不免一喜:“真的?”
“嗯,当然是真心话!”石咏惯不会作伪,所以如英也全看出来了。她当下喜孜孜地捧了盛珠钗的匣子,盈盈起身,冲石咏蹲了一礼,这才转身出去。
少时外头丫鬟们的惊呼声传进东厢:“哎呀,姑爷竟真修得了?”
如英的声音响起:“这还有假不成?”
石咏开始着手收拾工具,他见如英对这一切颇有兴趣,不如将这东厢的工作台也分一半儿给如英,如英若是想做做女红,读读书,写字画画……都可以到这里来,陪他一处。
将这个念头放在一边,石咏忍不住又想起他刚才修理那枝“累丝朝阳五凤挂珠钗”之时,心里总好像有哪里不大对,一直压着。
直到如今他才记起,是因为他无意中联想到了早先郑燮提过的“五凤”。
第239章
石咏因这“五凤”想起了那五凤, 那天见到郑板桥痛心不已,说起世间不公, 他大抵能猜到可能与五凤有些关系。
只是郑燮说五凤已死, 石咏却有些不大相信。
自从那日将东厢开给如英看之后, 那东厢留着“收人”的传言也不攻自破。石咏也是问过红娘, 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原来大户人家的东西两厢,大多是留着以后娶二房, 或是身边的丫头抬姨娘的时候, 给二房留的院子。
石咏登时便“呵呵”了……别提什么“二房”,他不仅没这胆儿, 也没这心啊!
开了东厢还有第二桩好处, 就是石咏对媳妇儿如英的喜好也多些了解,开始明白如英是个好奇宝宝, 对一切没见过的事物都极感兴趣。自从他那天当着媳妇儿的面开了东厢之后, 就索性将东厢永远向如英敞开, 欢迎如英使用东厢里的一切工具,前提是部分工具的使用必须在他的亲自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