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修文物(844)+番外
这是上升到外交争端了?
石咏不动声色,引奈特与通译一起进屋,分宾主坐下,并且命人上茶,石咏才平心静气地问:“奈特大人来,所为何事?”
这句话奈特听得懂,当下一开口,叽里咕噜地又说下去,中间连顿都不带的。那名通译登时惊呆了,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才好。偏生那奈特完全没数,一开口就不停,直讲了一盏茶的时分,才停下来,扭脸望着那通译。
通译一脸尴尬,咽了一口口水,对石咏说:“侍郎大人,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
这就完全不是翻译了,而是通译自己将事情的全过程说了一通。
这事情却有些不堪,乃是一名荷兰海商,在十三行卸货后,等待装船之间,去一家酒馆买醉,喝了酒不肯给钱,与酒馆的店家起了争执。这名海商原本是个水手出身,一身蛮力,也毫不讲理。双方语言不通,争执之际,那海商大打出手,将酒馆的老板打成重伤。本地百姓谁也看不下去,一下子将那名海商扭住制服,扭到了广州府那里。
因为涉及外事,广州知府一时不敢草草做决定,已经报去了广州巡抚穆尔泰那里。但是奈特这里以前见过石咏,知道这一位是真正“对口”管理与洋人商贸关系的人。所以他直接来巡抚衙门的客院来拜会石咏。偏生事情紧急,奈特在气头上,便成了这一副来势汹汹的样子。
“奈特先生,我认为本地百姓的做法没有问题。说实话,他们没有将那名海商也打成重伤,我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我国乃是礼仪之邦,我国百姓从来不倚靠武力来解决问题,而是诉诸官府,由政府机构出面解决问题。”石咏理直气壮地回复。
“不是这样,我国已经多次向贵国提出要求,要对我国来华进行贸易的商人提供领事服务,并且提供领事保护。我现在严正提出请求,要求贵国知府衙门尽快释放我过海商。否则我将无法保证我国与贵国继续进行正常的商贸往来。”
石咏这时候站起身,双手撑着桌面,盯着奈特,慢慢地说:“我当时记得不错,贵国向我朝提出申请,要求提供领事服务,以保护贵国商人在我朝开展商业活动的时候可以在我朝境内合法居住……”
石咏紧紧地盯着奈特,一时奈特心里有些发毛,但是知道两国邦交,最忌有个不好的“先例”,一旦在这个毛毛躁躁的海商的事情上让了步,以后他就得次次都让步了,因此奈特也努力瞪回去,丝毫不让,只听石咏将声音渐渐提高,“……都把我国的百姓打成重伤了,还谈什么合法居住?”
奈特这时候赶紧摇手:“nee, nee……不是哲样!”他用上仅会的一点点汉语,“他是窝国的拱民,只有窝们有权管辖!”
岂料这时候石咏发飙了,重重拍了桌面一记,大声用荷文喊了一句,“我抗议,强烈抗议!这不合理不公平不对等!”
这一嗓子,将奈特与通译都惊呆了。
统管各国事务的石大人不懂荷文,这些奈特早就知道。可是这会儿石咏将这几句话一气呵成,字正腔圆地吼了出来。奈特半天没有回过神。
他哪里知道,石咏这几句荷文,竟都是石咏背后的一件器物教的,石咏现学现卖,新鲜热辣。
第368章
早先奈特进来的时候, 曾经叽里咕噜说过一堆情绪激烈的话,大意是严正抗议, 强烈抗议, 不公平不对等不合理之类。结果双方吵了一阵, 这话被石咏原封不动地送回给了奈特, 而且说得字正腔圆,将那奈特和通译都惊白了脸。
通译心想:原来侍郎大人荷文这么流利,他这是为了让我有口饭吃才故意让我在中间通译的吧!
而奈特早已不记得自己此前吼过同样的话了, 只管目瞪口呆地望着石咏, 心想:自己早先与本地地方官打交道,见过软的使钱就能收买的, 也见过脾气硬的软硬不吃的, 但是当真从来没有人提过“公平、对等”这几个字,更别说用荷文直接说的了。
他从来不认为中华的官员有这等认识, 可以像荷兰的那些外交官员一样与之交谈。他所见到的官员, 要么对洋人不屑一顾, 将他们荷兰人叫做“红毛夷”,对他们荷兰的能量一无所知,要么就是被他们带来的银元晃花了眼, 有钱就是爹, 一切要求,尽皆满足——只有这个石大人,虽然看着年轻,可是竟然当着他的面跟他叫板“公平对等合理”, 奈特心里突了突,开始觉得此人深不可测,很不好打交道。
只有石咏自己知道,这几句话,是那只传奇玉杯“一捧雪”在他耳边说的。只有一捧雪就有这能耐,过耳不忘。奈特那一番话,听得这屋里的人与物全都气炸了,武皇的宝镜一个劲儿地说:“快,快抗议回去,这世上怎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一捧雪以为是要用荷文抗议回去,赶紧说:“我知道抗议咋说,刚才那话我记住了!”于是它就在石咏身后,叽里咕噜地重复了几遍,石咏竟也都记住了。且这奈特的态度特别嚣张,口口声声说荷兰才对他们的公民有管辖权。石咏心想你一个小小的商会会长,跟我谈这种外交原则?如果你们不管,那么这些荷兰的海商是不是就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杀人放火了?
于是他激愤之下,“砰”地拍了桌子,将一捧雪“转教”他的荷文也一气儿喝了出来,偏生这两下传递之后没有发生任何偏差,竟令奈特与通译都认定了石咏其实是懂荷文,直接让两人愣住了。
半天,奈特结结巴巴地说:“咏大人您息息息……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