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红楼修文物(872)+番外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石咏心想:可不就是犯小人吗?

被弹劾之后,雍正并未让石咏上折子自辩,也没有让他停止在上书房走动。石咏一如既往地在南书房当差,直到张廷玉来寻他,告诉他第二日不用先来南书房,先去步军统领衙门,会由五名钦命大臣一起过问他的这桩弹劾案。

哪五个人?自然是那五位“总理事务大臣”:廉亲王、怡亲王、隆科多、马齐、年羹尧。

石咏听说年羹尧也在座,忍不住咳嗽了一声,心想:这位年大将军应当不会那么厚颜无耻,当着这几位的面,往他身上泼脏水,敲实他的罪名吧!

石咏便谢过张廷玉大人告知,自己兢兢业业地将南书房的文书都整理妥当,交给张廷玉,然后退出南书房,打算回家。

“明日五大臣要问石大人的‘党逆’案?”

一名章经在南书房外低低地向同僚发问,那同僚当即回答道:“那可不?问案的时间日子都在邸报上写着,不止是咱们京官知道,这读邸报读得早的地方,京畿直隶、山东山西,全都知道了呢!”

那名章经一眼瞥见了石咏,赶紧向同僚“嘘”了一声,两人一起转过身来,向石咏行礼。石咏挥挥手,示意无事,他可从来不怕旁人说他,不过是问案而已,又不是定罪——不过,什么时候他竟然从“结交逆党”变成“党逆”了?

旁人这样步步紧逼的架势让他觉得很不舒服。

第二日,石咏照常出门,只是进了正阳门之后,才轻轻拨转马头,去了步军统领衙门。他已经想了一整夜,将五大臣问案时可能会出现的所有情形都预想了一遍,大致准备了几个应对的策略,尽量做到胸有成竹。接着石咏来到步军统领衙门跟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微微闭目片刻,再睁眼时,已是神智清明。

他踏上步军统领衙门跟前的石阶,忽听身后有个人招呼:“茂行!”

石咏听着这声招呼耳熟无比,转过身立即认出了来人,只是他怎么都没想到这人会在这个当儿赶到衙门口:“琏二哥,你怎么来了?”

“我今日休沐,是昨天下午从保定出发的,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贾琏一身的风尘仆仆,眼中俱是红丝,但是见到石咏,面上都是欣慰之色。“当初你我二人一起亲历的事,怎么能落下我?”贾琏微笑着说。他早先从邸报上看到了今日五大臣问案的消息,便连夜快马从保定赶来,直到现在,还未休息过。

石咏一个字都没说出口,喉咙口像是被堵了似的,大步流星地走过来,伸手大力在贾琏肩膀上拍了拍。贾琏也老实不客气地拍回去,嗔怪地道:“好兄弟,这种事,怎么不事先送个信过来,叫上我帮忙?”

石咏原先想着贾琏人在外地为官,又想着贾琏身上背着贾府这么个沉重的负担已经够他受的了,还是不要给他添麻烦才好。岂料贾琏看到了邸报上的消息,竟还是不管不顾地连夜从保定赶了过来。

听了贾琏的话,石咏已知一切都不用再多说。

当初微山湖上遇水匪,是两人并肩作战的,于是今日一样是这两人并着肩,一起往步军统领衙门里走进去。

第380章

待到两人一起从步军统领衙门里出来的时候, 贾琏疑惑地问石咏:“就这么结了?”他实在是觉得有些儿戏。

石咏点点头:“就这么结了!”

贾琏摸着脑门,向前快走几步, 犹犹豫豫地道:“那……我这就该回去了?若是京里再有什么事, 你又将怎么办?”

石咏已经唤过一直在步军统领衙门外头相候的李寿, 问:“给琏二爷雇的车驾都准备好了吗?”

李寿点头, 石咏立即吩咐:“今日你送琏二爷回保定去,一路平安送他到地头了,你再慢慢回来也不迟!”他转头看向贾琏:“琏二哥, 你毕竟是地方上的父母官, 事务繁多,非是小弟不想留你, 但你若没能及时赶回去, 怕是又会有人抓住这机会攻讦……将来你回京之时,咱们再一处痛饮!”

贾琏不是那等婆婆妈妈的人, 将适才步军统领衙门里的情形在脑子里都转了一遍, 觉得他确实已经将事实全部说清, 其他也很难再帮到石咏。贾琏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估计确实需要在大车上休息一会儿,才能顺利赶回保定。

于是贾琏点点头, 拱手向石咏道别, 迈出两步,突然又转回来,凑近石咏,在他耳畔轻轻地道:“我左思右想, 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无聊,竟要弹劾你,刚才在堂上灵光一现,许是年羹尧想要动尊岳父,插手广东政务了!”

石咏不动声色,拱手与贾琏作别,心想连贾琏都看出来,是年羹尧在针对他了。如今“年选”之名大噪,不少人求官都求到了年羹尧头上,连东南数省的官场年羹尧也开始染指,所以贾琏就顺着想到了广东巡抚穆尔泰头上。

早先,在步军统领衙门堂上,一道问案的年羹尧自始至终显得有些咄咄逼人,而怡亲王十三阿哥则始终皱着眉头,面露忧色。

石咏心知十三阿哥是知道方世英与他的那一段渊源的,唯恐此刻会有人将后来方世英在拍卖会上买参的事揭出来,到时便更加缠夹不清。

可是石咏自打知道了贾雨村是幕后策划此事的人之后,就打消了这方面的担心。于是他只是将当日微山湖遇袭的事老老实实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也轻描淡写地提到了方世英,但是当年羹尧问及方世英与人对那句“地振高冈”切口的时候,石咏只说:“没听见!”

一会儿换了贾琏来,贾琏与石咏答得一模一样,一应细节,完全一致。待年羹尧问及方世英与人对答切口时,贾琏也一样毫不犹豫地回说:“没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