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大观园来了个小厨娘(136)
她略略一抬头,果然见迎春身后立着司棋,两人目光对上,司棋立即不怀好意地冲柳眉笑笑。
一时众人各取了糕点细品,这糕点虽然简单,只因火候恰到好处,松软异常,馅心软糯,甜而不腻,总算是颇得人心。
宝钗也取了一块板油白糖的,顺手递给身边一名梳着头的妙龄女郎,笑着说:“试试这个,很有些南边的味道。”
柳眉见那女郎相貌不俗,眉心一点朱砂痣,便晓得这应是香菱。
香菱谢了宝钗,便也取了,尝了一小口,整个人脸色稍变,略有些发怔。
“怎么了?”黛玉正坐在香菱对面,赶紧问她。
香菱听了,颇有些惶恐,赶紧摇头道:“无事——只是这糕……”
宝钗微笑,望着香菱:“你只管说,这糕怎么了?”
“这糕的味道,似曾相识,总觉得好像是尝过的。”香菱颇有些抱歉地望着黛玉,“味道美极,可我却实在也不记得,是在什么地方尝过这糕了,许是年纪很小的时候吧……”
柳眉在一旁听见香菱说话,原本紧张的心松弛了下来,可也不免惊异地咋舌。
这道三层玉带糕,还真不是什么红楼点心,而是她穿越以前,到苏州旅游的时候,偶然在观前街一间籍籍无名的小铺子吃到过的点心。柳眉当时便惊艳了,诚心诚意地向老板娘请教了玉带糕的做法。一问才晓得,桂花糖和糖焙芝麻,都是后来的花色,唯有那板油白糖的,是清代流传下来的古早做法。
而香菱,按着书中所记,三岁之前,都是在姑苏生活。
如今柳眉按照她在后世苏州观前街得的方子,做了这样一道玉带糕,被香菱尝到,竟然能辨出这或许是她幼年时曾经尝过的点心。
可见人的记忆中的味道,被烙印得更加深刻,更加持久。
同时柳眉也觉得这依据红楼原书而形成的世界,每个细节都准确无比,精致得可怕。
大观园里众人都大多知道香菱的来历,知她自幼被拐,记不得故乡在何处。此刻众人要么带着同情看着香菱,要么开口欲询。
柳眉也在想,要不要直接告诉香菱,她这道食方来自苏州,或许能带给香菱一点点念想。
宝钗闻言,则摊开一双手笑道:“本来带你来见林姑娘,是你想拜她为师学诗。要是现在改主意了,想和柳眉这小丫头一起学厨,也甚好。我没什么意见!”
香菱迷茫了片刻,听见宝钗这么说,终于还是打消了与那玉带糕有关的想法,转头看向黛玉,颇有礼貌地说:“林姑娘,您见笑了。”
柳眉见她不问,自己也不好再说。
毕竟,就算是告诉了香菱,香菱又能怎样。
或许连她自己都还不知道,在这个世界里经历了这么多事,她的斗志,早已没有原本那样昂扬,所剩的,不过是心底的那些坚持而已。
少时众人用过糕点。柳眉低眉顺眼地将诸般食盒盛器往下收。紫鹃雪雁一起上来帮她。
另有一人插了手,笑道:“柳眉姑娘做的好点心,也容我插手帮一帮忙!”
柳眉皱皱眉,正见到司棋笑嘻嘻地凑上来。
紫鹃便赞道:“司棋,难得你与柳眉感情好!”
柳眉在心底呵呵了——谁与司棋感情好?
司棋却故意伸出手,勾住柳眉的手臂,笑着向紫鹃说:“紫鹃你在这里忙,我送柳眉出去便是。”
说着,她顺手将柳眉手中的食盒一提,轻轻巧巧地就提溜出了潇湘馆的花厅。
“你想做什么?”柳眉被司棋这么勾肩搭背地拥了出去,极其不舒服。
只听司棋低声问:“听说……你常给潇湘馆这头做吃食点心?”
柳眉不答,只留神静听,看这司棋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听说,你既一直住在怡红院里,你们母女两个,自然胳膊肘朝里弯,什么好的都先尽着怡红院。”司棋又在柳眉耳边补了一句。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柳眉有些警惕起来,什么叫她们母女两个,什么都尽着怡红院?
“我什么意思?”司棋的表情,说明她心底也明显在“呵呵”,“我们这些住其他院子的,在这园子里的小厨房起来之后,可从来没见着过什么好处!说吧,是不是你们拿了别处的份例,来贴补潇湘馆和怡红院了?”
司棋这么一逼问,柳眉登时就明白了。
当初王熙凤建起这小厨房,就带有些私心,未必真的就是为了园中各位姑娘的福祉着想。小厨房起来之后,柳眉自己常住怡红院,又与潇湘馆亲厚。这些在她自己看来没什么,可落在旁人眼里,却觉不公。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连宝钗都偶有酸话,又怎阻得住司棋这样的,以小人之心度她柳眉之腹,认为她们母女没有一碗水端平,暗地里克扣食材呢?
“我实话与你说吧!当初老太太特意发过话,让我做些食补的菜式,帮着调理林姑娘的身子。你瞅鸳鸯姐姐每月过来寻我,就是为这个了。”柳眉一本正经地解释潇湘馆的事儿——其实鸳鸯每月过来,是给她贾母赏的那个额外的份子。
“可是林姑娘明理,从来不肯麻烦人。所有材料,都是潇湘馆自己出的,甚至人工都是靠得紫鹃姐姐她们自己,我不过偶尔过来搭把手而已。”
柳眉这可真没夸张。
就说那米油,自从教会了雪雁,她就再没有亲自动手给黛玉熬过,都是雪雁一大早起来扇的风炉子。至于那些上等燕窝、雪花洋糖,也都是王夫人、凤姐等人赠的。而玉带糕这样的糕点,她也不是天天做,不过隔三差五做一些,还免不了让黛玉分送她人,请迎春宝钗她们一起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