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154)+番外
【今天咱们要讲的主题,和咱们所在的地点有些关系——兰兰问了南京的朋友:这"大行言"之所以得名,就是因为这里曾经是清代江南行宫的所在。】
【而这座江南行宫,与我们的《红楼梦》有莫大的联系。因为它原本就是清廷的江宁织造府。众所周知,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任江宁织造二十余年。】
贾母半闭着眼,点点头,道:“看来仙子今日又要说曹家的事了。”
凤姐、宝玉、探春等人都对天幕所说的曹家很好奇。凤姐脱口而出:“那曹家真的是咱们家吗?”
【如今,江南行宫的旧址上,已经建成了一座江宁织造的博物馆。兰兰已经去打过卡啦,剪辑了一些素材,特别为大家准备了这一段短视频。】
【小助手,请帮我召唤我事先上传的短视频出来吧!】
然而贾母和她身周的人们都相顾失色。他们怎样都没想到,天上仙子,竟然提到,有一座"博物馆”,竟是建在皇帝行宫的旧址之上的。
探春听了,越发加深了自己早先的猜测,赶忙对贾母道:“老太太,孙女儿猜测,这天幕的仙子,恐是后世之人……之仙。”
第71章 第十二次直播②
探春的这一观点早在天幕第一次出现时就与宝玉提过,只是后来一直都没有机会验证。
此时探春旧话重提,宝玉想了一想,也觉有些可能,但是他补充道:"那想必也是"清廷'的后人……"
“可天幕上也说了,咱们朝廷就是影射清廷……”探春连忙说。
宝玉一想:也对,那天上仙人岂不是就也是咱们的后人?
只不过这念头太过匪夷所思,宝玉一时还不敢信。
凤姐却探头来提醒他俩:“什么蜻蜓蝴蝶的?你们看,这天幕好像与以往有些不同。”
宝玉连忙摒除杂念,抬头望着天幕,只见天幕上果然有些不同——
先是有叮叮咚咚的乐曲声响起,不甚响,但是衬托着萧兰兰清脆的嗓音分外悦耳。
随即天幕上出现字迹,这次的字迹不像以往,既非从天幕上方迅速飞过,也非在天幕下方出现,而后向上滚动。
它每次只出现一行,只有字数太多的时候才会分为两行。
宝玉与探春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哎呀"了一声。
"是仙子的解说之辞!"宝玉说:他终于意识到,那天幕上一行行的字迹,就是仙子如今口述的内容。
探春反应很快,忙道:“二哥哥,你记仙子说的,我来记这些简体字。”
天幕上那些“简体字”,对于宝玉等人来说一直是个小麻烦,对于评论区的那些“留言”,他们能连蒙带猜地看懂大致含义,但是不一定每个字都能看懂。现在有此机会,探春刚好可以对照兼仙所述,将这些简体字与他们素习所用的一对应。
两人分工已定,就听天幕上萧兰兰的声音不疾不徐,娓娓道来:
【现在兰兰所在的位置是南京大行宫地区,江宁织造博物馆跟前。江宁织造是明清两代设在南京,负责为宫中采办制品和绸缎的机构。】
【熟悉《红楼梦》的朋友们都知道,江宁织造府与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密不可分。曹家自曾祖父曹玺开始,历经四代,都在金陵担任江宁织造的要职。曹雪芹更是在这里出生。而康熙南巡时,曹寅都在江宁织造府接驾。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是住在江宁织造府的①。】
贾母听见天幕上说“四次”,忍不住锁眉深思。
凤姐儿凑上去问:“老祖宗,又想起什么了?”
贾母这才小声道:“独一家接驾四次……这听起来不像是咱们家,像是金陵甄家的事迹啊……”
【后来这座织造府在天平天国时期被毁于战火。直到1984年,这里进行了一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各色染料,还有雍正年间的一些瓷片碗底。再结合历史文件资料,才由专家认证,此处就是当年江宁织造的旧址①。】
贾母等人闻言都十分紧张,贾母顿时双手握得紧紧的,指甲掐进掌心,道:“这太平天国又是什么?怎么竟能将朝廷的机构、皇上的行宫也给毁了呢?”
但很明显,天上仙子丝毫没有为地上诸人解释的意图,只是异常流畅地往下说。
【这是一座在江宁织造旧址上建造的博物馆,由著名的建筑学家吴良镛先生设计。这座建筑非常别致,它虽然身处在闹市之中,却依然能够“悠然见南山”。看,那一座就是博物馆中最高处的楝亭,据记载,那里曾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与江南的文人雅士们对坐饮茶,吟风弄月的地方。】
众人眼前便出现一副恬静的园林景象。只见眼前是一池碧水,池塘中立着几枝残荷。远处是粉墙黛瓦、亭台楼阁。逐级而上,竟似有四五层之高,需要仰视。最高处则是一座四角亭台。
【站在这里,小伙伴们可能想象不到兰兰正站在南京这座大都会市中心的市中心。但是,请大家随兰兰一起往这个方向看————】
“啊”
贾府中人人惊呼,都是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刚才那池碧水的对岸,数座高楼冲天而起,竟高不见顶。是一派与他们刚才所见的恬淡风景完全不同的天界风光。
宝玉望着这副景象喃喃地道:“后世……这真是……后世吗?”
探春也被他说得不大淡定了,眼前这一切,看起来的确是更像仙界啊!
【当然了,这座博物馆说到底还是一座现代建筑,上下总共有六层,各层展厅中设有四个常设展厅,分别是“江宁织造”、“云锦天衣”、“红楼梦曲”和“中国旗袍”①,展出的主要内容包括江宁织造的历史、珍贵的云锦织物、《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和民国旗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