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256)+番外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就见其中一枚表面绘的是简单素净的山水画,虽然是珐琅彩,但用色不过是墨色和淡淡的赭色而已。

另一幅则鲜艳粉嫩,色泽艳丽,花朵瓣翔分明。

元春心想:果然是能够一望而知的差别。

这两只瓷碗的差别太过明显,帮助凤藻宫中其余妃嫔也了解了“农家乐”审美究竟是什么意思。就听吴贵妃娇媚地笑起来,便笑媚眼如丝地望着皇帝:"皇上,您看看,真真好笑……"

"够了!"

忽听一声厉喝。

贾元春手中的墨笔都被震得一抖,笔尖留下在纸上一个小小的墨团。

但她反应很快,立即掷笔起身,绕过几案,老老实实地在皇帝面前跪下。其他妃嫔见贾妃如此,全都有样学样。

唯有吴贵妃,不知是不是吓傻了,没反应过来,被皇帝吼了一嗓子之后还愣在原地,惊愕万状地抬头望着满脸怒容,站起身的皇帝。

“区区两个小仙,便口出狂言,妄议人君!”

众妃嫔都傻了。

之前天幕上批得那么狠,皇上却当是金玉良言一般命人记下来。如今不过是说了一句“农家乐”审美,这位却又炸毛了?

那位吴贵妃看似是真的吓傻了,呆了半天,忽然道:“可是,这是天……”她自己也知不对,连忙住口,却已晚了。

就见皇帝陛下的眼神如鹰隼般凶狠,盯了她半日,忽然道:“吴贵妃,未来三个月闭门思过,免去椒房眷属入宫探视之权。"

朕治不了天幕,难道还治不了你吗?

第120章 第十六次直播⑤

谁也没料到事情竟会变成这样。

皇帝陛下站在凤藻宫中,周围乌压压跪了一圈。然而这一幕的背景,确实天幕上正展示着的两个碗,一个珐琅彩水墨,一个粉彩桃花。皇帝陛下身形高大,正好站在两个碗之间——这一幕要多诡异就有多诡异。

吴贵妃愣了半晌,才明白过来自己真的是将皇帝给狠狠得罪了,顿时泣不成声,梨花带雨地膝行上前,要向皇帝陛下请罪。

然而皇帝却当真摆出一副绝情到底的模样,长袖一挥,便自有夏守忠带着两个小太监过来,要送吴贵妃“回去”。

而皇帝陛下显然也再没有任何心情观看今日这出难得的,人人都可看见的天幕了。

他在转身离去之前,回头深深地看了贾元春一眼。

元春正极其谨慎小心地跪于众人之间,低着头,然而她也感受到了这道视线带给她的威慑,心头一阵急跳。

——陛下这是恨上了她。

天幕冒犯到了皇上,而天幕又与她贾家有关,甚至宫中只有她能看见全部天幕,因此皇帝便恨上了她。一想到这里,贾元春便是一阵头晕目眩。

皇帝既然离去,其余到凤藻宫来看热闹的妃嫔也忙不迭地纷纷告辞,唯恐惹祸上身。

夏守忠送了吴贵妃回去,很快折返,回到凤藻官中,向元春卖好:“娘娘今日真是太厉害了,兵不血刃,便削去了吴贵妃这般嚣张跋扈的气焰……"

元春心里苦:吴贵妃不过被关三个月,而她这里,后果恐怕更加严重,彻底失宠也未可知。然而这时天幕却还未停。

那位廖仙似是将他前前后后展示的那些成窑、汝窑、定窑、宣窑、官窑的器物全都陈列在一张大长条桌上。

两人似乎又谈到了另外一件,乾隆皇帝命人烧造的器物上,而天幕上此刻出现的也并不是萧仙廖仙的形象,而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大瓶。这只大瓶周身自上而下全部装饰着各色各样的釉彩,瓜棱鼓腹上交替装饰着寓意吉祥的写实图样与花样①,一眼看去,令人眼花缭乱,似是一瓶子的各种釉彩直接扑面而来。

【……我这老头子倒认为,这枚“各种釉彩大瓶”的烧造,将十五种釉彩、十七种纹饰集于一身,审美上固然是糟糕了一点,但是对于工艺而言,确实是登峰造极,无法仿制。这在我们后人谈起来,的确是一件很有民族自豪

感的事。】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件瓷母所展现的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绝不在西洋各国之下。然而这些帝王为了维持他们自身的封建统治,生生阻断了海内外正常的、健康的经贸往来与科技交流,使华夏的科技发展无可挽回地变缓……】

贾元春怔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回到了她原先用于记录的矮几旁侧,提笔快速地开始记录。

夏守忠纳闷地道:“被皇上如此批了一番,您怎么还在记?”

元春便道:“许是皇上过两天又改主意了,想要听听天幕上到底是怎么说的,问到我这里,我说没记,岂不糟糕?"

夏守忠顿时大赞元春谨慎。

然而元春却在想着,记下来的这一份明显有些“冒犯”的金玉良言,是不是该趁着皇上身上带着檀香味儿的时候再想个由头递出去。

【廖老,您说得太好了。兰兰还记得以前读文献时读到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纵火焚烧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时候,曾经发现了百年之前,英国人马戛尔尼代表英王赠给乾隆皇帝的礼物,里面包括全尺寸的天文与科学仪器、两门十二磅英国榴弹炮和数箱弹药。而这些礼物完全原封不动,就这么在圆明园封存了将近一百年,没有人着手研究,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甚至没有人去拆封①……】

贾元春运笔如飞,在纸上留下一行行工整娟秀的字迹。但同时她心中却不断回想皇帝陛下临别时看向自己的那一眼——在那以前这双眼总不乏情意绵绵的时候,可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