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326)+番外

作者: 安静的九乔 阅读记录

【如果从这种思路出发,那么贾元春便是杀害义忠亲王老千岁之女的凶手。将来,忠于义忠亲王老千岁的那一派再跳出来于皇帝为敌的时候,自然会将贾元春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想象一下,义忠亲王老千岁那一派可能是在秋狝一类的皇帝出巡活动中策划了刺杀行动,但或许皇帝也有一定防备,双方大体上势均力敌,于是坐下来谈判。义忠亲王这一派在提出各种条件的同时,也提

出了要向当初告密的贾元春寻仇。】

【为了解开僵局,皇帝陛下像唐明皇交出杨贵妃一样,交出了贾元春到对手手中,对手好不容情,将贾元春活活缢死——应证了红楼梦曲中“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这样悲惨的死法。】

【关于这个推测,兰兰认为它是前后逻辑通顺,各处都能够与判词和曲子扣上榫的,整体上是一个合理的推测。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证据。】

【关于这种猜测,这位学者还曾提到了一个间接证据,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 “清虚观打醮”。宁荣二府集体出动,前往清虚观打醮的日子是五月初三。我们刚才也说了,清虚观打醮,是应元春的要求。】

【那么这个五月初三,刚好是什么日子呢?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原型,也就是历史上真有其人的康熙朝太子胤仍的生日。】

天幕上顿时出现一大串一大串的"!",排列整齐,不断向上滚动。

【打醮这种法事活动,其目的多半是祈福禳灾,当然也有解冤孽的作用在内。所以啊,这位学者就认为,贾元春安排清虚观打醮,是因为心中有愧,所以借这一天做些法事,以缓解心中的愧疚。】

【23333:听起来很合理啊!】

【花开彼岸:可我怎么听着很像话本小说?】

【我是急急国王:得到答案,满足了!谢谢主播。】

【……等等啊,兰兰刚才说了,这只是一种推测,而这种推测其实也并不是完全经得起推敲。就拿五月初三打醮这事来说吧,要说五月初三是义忠亲王老千岁的生日,在书中它还是薛蟠生日呢!为什么不说是给薛蟠打平安醮啊?】

天幕上的"!"立时换成了“哈哈哈”一类的字眼。

【再说了,如果贾元春心中有愧,请宁荣二府前往清虚观打醮以化解冤孽,那么她也该选在秦可卿生日那一天,选义忠亲王老千岁生日有什么意义呢?又不是她害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的。】

【所以刚才兰兰说的,这也仅仅是对元春结局的一个推测,供大家参考的。根据这个推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当时云谲波诡的宫廷斗争,以及被迫卷入的贾元春心中的那种无奈与苦楚。】

【现在我来总结一下刚才和大家讨论的贾元春结局:通过判词、曲子和省亲时元春

所点的那一出“乞巧”,我们能够得出结论:贾元春死于涉及皇权的两派争斗,她没有死在宫中,而是死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死法十分凄惨。】

【贾元春死后,贾家失去了宫中最重要的支持力量,此外,宁荣二府于皇家的派系斗争牵扯已

深,并非是元春临终托梦劝一句“须要退步抽身早”就真的能退出来的。】

【在这之后,许是宁荣二府数罪并发,子弟们纷纷抄家下狱,家业迅速败光,终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令兰兰想到了元春在归省那一年元宵节时所作的灯谜诗——"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③】

【这首灯谜的谜底是“爆竹”,而元春此生的命运也如一枚爆竹似的, “一响而散”,她确曾经享有旁人难以想象的辉煌,但是这“辉煌”来得快,去得也快,没过多久便“回首相看已化灰”。】

第152章 第二十次直播⑥

荣禧堂前,听见天幕上所说的元春命运,众人或呆立于原地,或低头哀哀悲戚。

在这些日子里一直忙里忙外的探春等人,更是心生悲凉——天幕上所说元春之死,根本是一个无解的死结。

它不像是以前天幕说过的“大家族弊病”,又或是贾府“寅吃卯粮、入不敷出”。它甚至不能依靠约束子弟、避免犯错来规避。正像天幕所说的那般,这时再想着“退步抽身”,也已经晚了。

探春咬着下唇,心想那之前大家为了扭转乾坤所做的一切努力,岂不是都枉了。她陡然见到凤姐的目光朝自己这边转过来,两人视线一碰,顿时都是心中酸苦,各自低下头去。

但就在这时,鸳鸯突然快步走,来到贾母身边,手中捧着一大叠银票,递到老太太手中。贾母扬起头,哑声呼唤贾政: “老二——”

贾政不敢怠慢,忙来到老太太身边,俯身听训。

"眼下还有个死里求活的法子,"贾母望着沉沉的天色,此刻大约是子时三刻,还未到丑时,荣国府除了荣禧堂跟前的这片宅院还有灯火人声之外,其余地方都是死寂一片。

贾母将手中那一大叠银票尽数递到贾政手中,道: “我前日里吩咐你留心的,戴、夏那几个大太监的外宅,现在就赶在所有人之前,先去那里打点。"

贾政一来没想到老太太前些日子让自己打听那些竟是为了今日;再者,当他就着黯淡灯火看见那些银票的面额,也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老太太这怕是把这些年里攒下来的棺材本儿都拿出来了。

“带琏儿一起去!他比你更会唬人。”贾母喘着气吩咐贾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