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同人)还珠之小璂快跑(111)
要知道,她可从来不是那坐以待毙之人。
当然,令妃也不是傻子,她知道乾隆对她有了疑心,自然不放心她,会派人监视她,只是皇上啊皇上,您怎么会想得到,任何人都不会去怀疑那些人是我的人手啊!
令妃在宫中等待着机会,而此时在云南,四辆马车也从云南出发,吵吵嚷嚷的往京城而来。
☆、60
“皇上,靖郡王来了。”吴书来小心翼翼的将参茶放到乾隆的右手边,禀报道。
“宣。”乾隆疲惫的揉了揉眉心,放下了朱笔道。
“嗻。”吴书来应了,低眉敛目的退出去传旨。
乾隆拿起手边的参茶,端在手中也没有喝,他的注意力依旧在面前的纸上。
那纸上以黑墨写了两个满文名字,一个,是永璂;另外一个,则是永琰。乾隆盯着那两个名字,眉头紧
锁,仿佛在思考着什么一样。
乾隆此刻考虑的不是别的,正是自己百年之后,大清下任的皇帝人选。
从前十二还没回来的时候,乾隆一直都觉得令妃生的这个儿子不错。比起爱财如命,小气抠门的十一
;还有脾气性情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老八来说,十五真是好太多了。且他又是文武全才,上书房的师傅们在
自己面前也是多有夸赞,这孩子为人处事上也极为不错,对自己的兄弟们也是兄友弟恭的。
乾隆当年继位时就发过誓,自己在位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祖父康熙皇帝,他早已决定,在乾隆六十年
时,就退位归政于嗣皇帝。在他看来,十五乖顺听话,做这个嗣皇帝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可是,自从十二回来之后,乾隆就渐渐发现,同十二一比,十五渐渐的就显得庸碌起来。
细细数来,十二年纪虽轻,但却已经是历经金川之战的洗礼,让他整个人变得沉稳起来,而十五和他
的这个哥哥站在一起,却像是个长不大的孩子一般。再有便是科考一事,这件事,不得不说乾隆虽然十分
气愤,魏家竟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弄鬼,但其实他更气愤失望的则是十五。
堂堂一个皇阿哥,竟如此愚笨!连自己的表哥是人是鬼都分不清楚,这样的人怎能堪当大任,以后面
对群臣时,他能分辨谁忠谁奸吗?乾隆皱紧了眉头,他还记得从前上书房的师傅日日在自己面前夸赞十五
聪敏过人,现在看来,莫非十五的这种聪敏……还是分了人的?
想起那魏文庭在考场中公然呼呼大睡,最后竟然得了个第三,而十五对此完全是置若罔闻,乾隆是对
十五失望透顶。
再加上富察家来人,告诉他令妃的那件事后,这让乾隆第一次对几十年来对他温柔贴心,乖顺听话的
令妃产生了如此深的怀疑——乾隆此前从未想过,自己最宠爱的儿子,永琏还有小七,他们的死因竟都同
魏氏有关,还有慧贤,孝贤,她们的病也同魏氏背后的内务府有关。
想到那日从那人的口中得知的这些事,这让乾隆在惊怒之余根本就是无法置信,在他的印象中,从第
一次宠信魏氏到如今,魏氏在他面前,从来都表现的如同一个柔弱无辜的女子一般,他也从未想过,在那
副犹如白莲花般纯净美丽的面容下隐藏的竟然可能是这样肮脏的东西。
乾隆一想到这里,就觉得恶心,他当时虽然觉得不可置信,当即命粘杆处下江南去查明原委,但是待
富察家和其他人都退下后,乾隆独自一人坐在养心殿中静静思考着的时候,他渐渐的开始相信那人所说的
话来了。
你看,魏氏从乾隆十年至今,可谓是顺风顺水,在自己的宠爱之下,她根本就没受过太大的委屈,乾
隆眼前闪过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闪过年轻时在孝贤灵前哀哀欲绝的魏氏;想到了在长春宫思念旧主,满面
泪痕的魏氏;想到了十四夭折之后,痛不欲生的魏氏;想到了册封仪式上,沉静端庄的魏氏……
到了最后,这些人都合成了一个,乾隆沉默了。他此刻已经发现,在魏氏哭灵之后,自己做了什么呢
,好像是痛斥了哭的不够哀伤的老大和老三,让他们年纪轻轻就郁郁寡欢的撒手人寰,在长春宫中遇到魏
氏以后,自己几乎是每次都同魏氏回了延禧宫,在共同思念着孝贤后共赴巫山云雨,在十四夭折后,自己
前去宽慰她,魏氏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勾的自己整整大半个月都歇在她的宫里,想到了掌握宫务十三年,一
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令皇贵妃,想到了为虎作伥的魏家,想到了自己将金氏的儿子出继,又责骂皇后,厌弃
了十二,在十三去世后不闻不问……
以至于到了最后……他能选的,竟是只有魏氏的儿子,也只能是魏氏的儿子!
乾隆想到此处,全身突然冷汗涔涔,若不是苍天有幸让他知道了魏氏的真面目,等他将皇位传给了十
五这个庸碌之人,那是后悔也来不及了。乾隆几乎可以想到自己这么做以后,史书会怎么说他,无非是嘲
笑他没有识人之明,竟会把皇位传给这么个东西!
乾隆想到这儿,是再不犹豫了,他将那张纸揉成了一个纸团,亲自起身走到一旁的灯前,移开灯罩,
将纸点燃,看着它一点一点化为灰烬。
乾隆自己清楚,自己选择十二,也并非是因为十五和他额娘实在是太过可恶,且十五也是庸碌无为的
缘故,还有个原因。
自金川之战后,科考大案之后,乾隆的声望在民间又达到了新的高峰,天下学子们无不赞扬皇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