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玛丽小 姐的咸鱼日常(10)+番外
玛丽学画画,还有一个原因。
这个时代没有照相机,很多美好的瞬间无法定格。她学会画画后,经常将附近的美食美景,家人相处的趣事画下来,再用相册保存。
这样将来,等将来她老了,可以拿出来回味。
现在画画可是一件费钱的事儿,除了纸张,还有各种彩色颜料,价格颇高。
今年春耕,她就时常到农田边画画。
记录了班纳特先生乘着马车到处指挥佃户,佃户们耕地、播种,辛勤劳作的场景。
还有胆大的小孩,跑到她旁边看着她画画。
她将随身带着的糖果分给大家,孩子们知道玛丽三小姐一向客气随和,拿着糖果向她道谢。
还有牛奶工在牧场挤奶、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祷告的场景等。
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那幅清晨姐妹五人在林间摘花漫步的画,是她目前的得意之作。
田园风光,美不胜收,无处不可入画。
她最喜欢的英国印象派画家约翰·耶德金,就是一位典型的田园画家,画作写尽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宛如世外桃源。
可惜他是十九世纪中叶才出生的,无缘得遇。
不过就算遇到,可能也谈不来,她这人画画也没啥艺术天赋,完全写实派。
今年,简16岁,正式迈入社交际。
菲利普姨妈非常热情的帮她操办了一次舞会,借此带领她走入人生的下一阶段。
第一支舞蹈,必然是由班纳特先生带着她跳,接下来和亲近的长辈跳舞,也可以和心宜的男士一起。
班纳特太太对此十分兴奋,早在两个月前,就带着全家从麦里屯给简购置了多套裙子、首饰。
年纪小于16岁的孩子,可不会被允许参加这类舞会,不过玛丽认为,这场舞会对简有着重要意义。
她这个家庭画师,必须要随行,将这些画面记录下来。
当然她不准备和父母坦白。
舞会晚上7点开始举行,地点是麦里屯,菲利普姨妈家。
参会人员:麦里屯上流乡亲。
简从下午就开始精心打扮,姐妹几个纷纷给她出主意,最后将简拾掇的明光四射,到时候保准迷倒一片男青年。
虽然玛丽知道,她未来姐夫叫彬格莱,但是谁规定结婚前,不能多聊几个谈得来的对象呢?
亲姐夫要到6年后才出场,实在是有点晚了。
这中间漫长的时光,如果简一直无人问津,可能还会被乡野四邻嘲笑。
而且未来姐夫在遇到简之前,就没喜欢过女孩子吗?不太可能。
虽然原著中没有提及彬格莱先生的过往情史,但是从他对漂亮甜妞简一见钟情,就可以看出,他还是比较恋爱脑的。
6点,简和姐妹们告别,嘱咐她们早点上楼睡,就和父母一起坐上马车。
玛丽第一个上楼,从床底下掏出准备好的简易画架和放着笔墨颜料的盒子。
换了一身从自制的男式卦子和长裤,将长头发塞进宽大的哈里斯报童帽里,又将露在外面的皮肤抹黑了些。
从朗博恩到麦里屯,骑马只需要15分钟。
孩子到10岁后,班纳特先生就开始教她们骑马。
其他人都是规规矩矩的侧骑,只有玛丽偷偷改成正骑,毕竟她的里裤上没洞,正骑也挺方便的。
马车夫也跟着班纳特先生走了,她偷偷打开马棚的插销,从里面将小黑牵出来。
先用麦芽糖贿赂了它,然后一人一马一溜烟的跑远。
第6章 乡村生活6
她对麦里屯的地形也十分熟悉,她大胆的将马迁到姨妈后面的马棚里。
马棚前看守的马夫以为她是替前院客人牵马的马童,也没多留意。
她从后院溜进房子,通过一侧的仆人楼梯,楼道狭窄昏暗,上到三楼,先躲进起居室。
舞会一般在一楼举行,二楼是客人休息的棋牌室,三楼没有主人的引导,客人不会乱闯。
等会舞会开始后,音乐一响,她就站到三楼楼梯间的死角处往下观察,这里能看到一楼大厅的大半。
只要简一出现,她立即可以开始作画。
音乐一响起,是玛丽熟悉的巴洛克风格舞曲,颇具民族风格。
在音乐第二拍的时候,简出现在她的视线里。
16岁的女孩,身材高挑,金色的卷发盘起,用粉色的丝带、圆润的珍珠点缀,穿着一身淡金色裙子,白色的手套拉到上臂,在父亲的引导下翩翩起舞。
娇艳的脸庞、狭长美丽的眼睛、轻盈的舞姿衬得周围的人暗淡无光。
她面带矜持的笑容,不过眼底充斥着兴奋与喜悦。
她家大姐真的美。
玛丽居高临下,对下面的动作看的一清二楚,有好几个男青年,偷看简来着。
和那几个男青年一起跳舞的女孩子,显然也发现了他们的心不在焉。
顺着男青年的目光,看到简无敌美貌后,没好气的哼哼。
目前英国乡村流行的还是队列舞,17世纪中期传入法国路易十四的宫廷,在17世纪和18世纪成为欧洲社交舞会上的必演曲目,还带有一些幽默、风趣的戏剧效果,让社交气氛更加轻松愉悦。
这一曲估计有7、8分钟,玛丽抓紧时间,赶紧开始画画。
一曲结束,又换了一曲。
这次跟简一起跳舞的人,换成了菲利普姨夫,接下来是卢卡斯爵士。
三曲结束,简漫步在班纳特太太身边休息,有一位高大的男青年前来邀请简。
简第一次被同龄的男士邀请,面色绯红,有些害羞。
不过还是鼓起勇气,故作镇定地接受了男士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