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茉的英雄主义(61)
陈茉轻微地挑动了下眉毛:“我们可以 AA 制,我点的我会付的。”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之前也是和女生来的,我有点……我有点惊讶而已,你别生气。”
“我没生气。”陈茉面无表情地说,“之前那个女孩怎么没继续接触了?”
“怎么说,她对我还算满意,但是我考虑了一下,感觉不是太合适。”
呵呵,陈茉心想,那不就是你没看上。
“你觉得合适的是什么样的?”
“这个……也没个统一的标准。”吴研凌挪了挪椅子向前,挺诚恳地说,“你别把我当成网上的那种奇葩男,我不是那种普信的,对女孩挑来挑去,我觉得条件都是次要的,还得是两个人相处合得来。”
伸手不打笑脸人,陈茉的戒备放下了很多,好心附和道:“嗯,你说得对。”
吴研凌笑了:“我感觉我们还挺聊得来的哈。”
“哈哈。”
陈茉也咧开嘴,然后收住,起身:“我去调味碟。”
陈茉是个说到做到的人,说能吃完就真的能吃完,可能人心情不好的时候食欲就会格外旺盛,其实放在平时她是吃不完的,但最近一堆破事,工作上和生活上的精力体力消耗都很大,她把最后一片土豆都彻彻底底地塞进了嘴里。
吃完就觉得好撑,撑到开始困了,不管吴研凌说了什么,陈茉都提不起精神去交流,一律用“哈哈”和“嗯”来表达,为了尽快结束,陈茉掏出手机说:“对半吧,我转给你。”
“不用!”吴研凌义正词严地说,“你不能付钱。”
“啊?”陈茉想了想说,“就是我妈和你妈不是一个单位的嘛,说交个朋友,不用你请客。”
“要不这样,这次算我请你,你下次再请我,请回来。”
望着吴研凌期待的眼神,陈茉在撑死和好困的临界状态当中,无可奈何地感到头痛。
什么东西啊?
还有下次?
她不敢拒绝,实在不想回家和杨兰又吵一架,只好说。
“嗯。”
第48章 人说话的自我主体性
没过两天,陈茉收到杨兰喜气洋洋的反馈,说“小吴对你特别满意”,更是觉得头疼了。
她仔细回想自己那顿饭,觉得已经是摆中之摆,烂中之烂,热情是一点没有,态度也很不积极,全程除了吃没怎么说话,怎么就“特别满意”了?
陈茉不懂不理解不明白。
大哥你喜欢我哪儿啊?我改还不行吗?
陈茉直截了当,没有任何遮掩,大喇喇地给吴研凌发消息:“我妈说你特别满意?为什么!”
吴研凌也是个坦诚的爽快人,马上发了好几条长语音,每条都起码有四五十秒,刷刷刷占了满屏,陈茉不耐烦地全部转了文字。
粗看一遍,她总结出来了。
误会啊哥们,都是误会!
吴研凌首先说他对陈茉的第一印象就很好,穿着朴素,不施粉黛,但是十分清丽——他的原话是用了“清水出芙蓉”这种词汇,还说,我觉得天然的就是最美的。
然后他又补充说,我的意思不是不让你化妆,化不化妆都可以的,你化妆之后肯定蛮漂亮,我只是觉得这样很好,你知道吧?我想夸你。
其次他表达了歉意,并且为自己解释说他一开始看陈茉点了那么多,是担心吃不完而不是小气。
绝对不是小气,他以前也和一些女孩吃过饭,她们点了很多但是又吃不完,十分浪费,哦不是,不是浪费钱,他是觉得浪费食物,他不小气。
他说了好几遍这件事,重复地强调着,然后说陈茉居然全都吃完了,所以他对她一开始的态度是个误会,只要能吃完,那么你点多少钱都可以。
下一段的表述和上一段其实差不多,陈茉觉得差不多,但是吴研凌大概觉得是不同的,他另起话头,赞扬陈茉几次提出要付钱和 AA 的行为,他说,你是一个讲公平的女孩,我觉得这是特别难得的。
最后吴研凌说,我觉得你很善于倾听,我们也有很多共同话题,以后可以经常聊聊天,你放心,我们可以慢慢来,先做朋友。
陈茉看完所有语音转过来的文字,马上确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她忍不了这个人,大家连朋友都不可能做。
拒绝原本是个很简单的事情,但是难点是怎么说服父母。
陈庆和杨兰不会摁头让陈茉和谁谈恋爱或者结婚——他们确实不是那一种家长,而是自诩为“非常讲道理”,不包办婚姻,只提出“建议和帮助”。
他们逻辑自洽,认为自己很开明,比如“不断地建议”陈茉和周遇分手却没有强硬干涉,又比如“帮助物色”合适的婚恋对象却不会强行催促进度,诸如此类。
所以,同样的,他们理直气壮的认为——女儿也应该“讲道理”,而不是任性和胡搅蛮缠,不能没有任何理由的拒绝。
否则……用陈庆的话来说——这是个态度问题。
可是,如果陈茉不能给出在父母看来能一锤定音的冲击性理由,那么父母是不能忍受她彻底拒绝和吴研凌“接触接触”的。
尤其是在对方明确表示对她“特别满意”的情况下。
陈茉对人说话的自我主体性有一种敏锐的感知和抗拒,而吴研凌现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陈茉敢肯定就算她把全部的语音放给杨兰听,再解释个三天三夜,她妈也不会理解。
杨兰女士,她的母亲,只会说,我觉得这个男孩挺好的,挺尊重人的。
对!是这样,陈茉可以承认,主观动机上来说,吴研凌并不居高临下,甚至可以说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尊重她,看起来他经历过起码好几次相亲,或许在过往的失败当中总结出了一些教训,并且虚心进行了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