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茉的英雄主义(65)

作者: 没有羊毛 阅读记录

陈茉呆滞地回答:“朋友。”

“哎哟。”吴研凌似笑非笑地说,“你真是有很多朋友。”

“嗯。”

陈茉又飘走了,想着事情出神,吴研凌无论做什么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一律机械地点点头。

吴研凌抱怨一盘通心粉要七十多块价格不合理她点点头,说中餐比西餐不知道讲究到哪里去了她点点头,说尝尝新鲜可以真没必要来第二次,她还是点点头。

他们吃完了饭,陈茉愣愣地跟着吴研凌去商场的地下车库,听见他大谈新能源电车的未来,才突然像被点醒一样回到当下集中注意力。

吴研凌买的就是电车,一边介绍起步快乘坐舒适的优点一边发动车子,有意无意之间提及奥迪早就开始降价了,四十万的车现在就值二三十万,油价那么贵,新能源未来是大势所趋。

陈茉听在耳朵里“新能源”三个字,脑海里浮现的关联却只是周遇。

周遇的公司就是做新能源的,目前最直接的利润点就在新能源车,他入行是在两年前,从那家教育机构辞职之后。

陈茉每次找工作都是哪里给的薪水高去哪里,周遇则谨慎和慎重很多,他当时也拿到了不少 offer,最终入职的公司并不是薪水最高的,而是综合考虑了很多因素。

比如人员规模、行业前景、岗位潜力,晋升制度等等。

他们有时候也会讨论一下大环境、经济形势和行业前景,陈茉纯粹是因为好奇和热情所以什么都看,周遇更加务实一些,更关注和自己切身相关的。

两个人一起看纪录片和新闻,陈茉提出想法,周遇补充数据,他很少有强烈的观点倾向,喜欢用“不过我们普通人也改变不了什么”来结尾。

有的时候,陈茉难免觉得周遇有点悲观,太安于一隅。

他不是那种野心勃勃想要改变世界的男人,也不认为自己有一天会变成出人头地的人物,理财风格是稳健型,对高风险高收益的机会敬而远之,陈茉知道父母很看不上这样的人,所以她很少对他们提起她和周遇相处的细节。

她知道父母会怎么说,他们会说,这叫做没有出息,不上进,不敢想,不敢拼。

她还想起了一些别的事,回神一瞬又陷入回忆开始走神,吴研凌终于发现了陈茉的心不在焉,算是识趣地止住话头,但是评价说:“你们女生最好多了解下时政新闻,政治啊,经济啊这些,有好处的。”

陈茉不置可否,一言不发,放在平时她已经八百字小作文开始输出了,但是她现在没有心情,她掏出手机,把周遇从黑名单里放出来。

几乎是在半分钟之内,她收到了周遇发来的一个句号。

什么意思?陈茉下意识回了一个问号,周遇说:“没什么。”

“你怎么一个人去吃饭?”

“上次错过了,有点好奇。”周遇问,“那家好吃吗?”

“……还可以吧。”

“没看到你发照片。”

“忘拍了。”

“很好看,为什么不拍。”

“菜?”

“嗯。”

他没有问她身边的那个男人是谁。

其实陈茉还想说点什么,她有一种解释自己的冲动,但是又意识到自己没有立场去解释,于是烦躁地关闭屏幕,看着车窗外街道闪过的一道道霓虹。

吴研凌见陈茉没有回应,又说:“未来政策方向都是这样,我建议你劝劝你那个朋友早点换车,越到后面奥迪越是不值钱了知道吧?”

“都是哪样?”陈茉突然开口,收起手机,身体坐直了一点,“你知道海南禁售燃油车的时间是哪一年吗?”

吴研凌愣了一下:“你问这个干什么?”

陈茉邪魅一笑,说:“考考你。”

“我知道这件事,但是具体时间不记得了。”

“那我告诉你,是 2030 年。”陈茉又说,“新能源免购置税、不限行、不限号,由此引发的油电同权的争议你怎么看?”

“油车的车主在网上闹呗。”

“是吗,乘联会的提案你没有了解过吗?”

“什么会?”

“你真的觉得奥迪降价和一系列油车的措施只是在争夺市场吗?”

陈茉一口气不停,继续说:“从数据上来看,六年内中国的电车销售增长了十二倍,那欧美的老牌车企为什么不做电车?奔驰为什么宣布放弃全面实现电动化的计划?苹果全面停止泰坦计划,不再重点研发电车,特斯拉却在上海继续建厂加大投入,为什么?”

“欧美车企和专家说中国新能源车产能过剩,市场消化不了,国际能源署的展望报告又说未来十年全球电动车需求持续强劲增长,到底谁才是对的,你觉得呢?你怎么看?”

“这个很复杂,一时半会讨论不了。”吴研凌脸色有点不好,“我在开车,得看路。”

陈茉笑了一下,堪称嘲讽:“哦不好意思,那不打扰你。”

车辆驶入地下通道,手机信号逐渐减弱,陈茉享受着安静的车内氛围,感到握在掌心的手机突兀的一跳,陈茉刷开屏幕,周遇发来一条信息。

“我们还能做朋友吗?”

车辆从隧道中冲出,夜色和色彩斑斓的城市彩光扑面而来,陈茉的眼泪从湿热的眼眶中落了下来。

她无声抹掉,但是仍然在落,陈茉继续用手背去擦,眼线被染花了,她一边哭一边想自己肯定丑极了,一时之间各种滋味涌上来,哭得更伤心了。

吴研凌好几分钟之后才发现,吓了一跳:“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