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117)
“大嫂,大哥呢。”
“你大哥清早出了门没回来,我已经派人找去了,这会儿许是在哪个女人肚皮上吧。倒是二弟弟妹来得快,看来这户部也不怎么忙啊。”
完全没压低声量的一句话,听得孟半烟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她忍不住看向孙娴心,有些理解为什么自己再怎么虎她也能很快适应,有这么个嫂子她什么人不能适应啊。
武靖的大哥武竑算得上是京城里最典型的勋贵纨绔,从小在富贵堆儿里养大的公子哥儿,模样俊俏内里一团草包,论吃喝玩乐头头是道,要他读书上进就头疼脑热全来了。
上一任老侯爷死后承袭爵位成了安宁伯爷,几个弟弟又被老侯夫人做主早早分家出去另过,就越发地高枕无忧。
这些年除了享乐还是享乐,闯不出要命的祸也没做成一件长脸的事。家里养了好些姨娘通房不够他乐,又在外面养了两房外室。
伯府里人人都把这事当个笑话说,武竑知道了也不真生气,装腔作势数落上几句,照样该如何就如何,看得人直摇头。
黄氏娘家本也是侯爵,爵位到他父亲这一辈儿就剩下个子爵,好在两个兄长都在边关做武将,身有实职这才没人敢看轻了去。
因着丈夫无用,黄氏早早地就养成了极强势的性子。不光在伯府里说一不二,就算是面对早已分家的几个兄弟妯娌,她也是一向要争个高低的。
今天得着小叔武衡去世的消息,她紧赶慢赶的过来,到了瞧见这一派乱象和比自己早一步到的孙娴心,便更加压制不住本来就不怎么好的脾气。
武靖和孙娴心一看她这幅斗鸡似的状态,都主动往后退了一步,不与她搭腔也不跟她争执,干干脆脆把进武府的路让出来,让她这个武家长房长媳先进去。
“长安跟着我,先去前院看看还有谁来了,顺道问一问翊哥儿到底怎么回事,小叔才多大年纪怎么就走得这么急。”
武靖跟武衡说是叔侄,但由于年纪差得不多,武靖小时候有一段时间都是跟在自己这个极得宠的小叔叔屁股后头的。武衡也愿意带他玩儿,武靖对这个小叔叔是有感情的。
“你们先去后院,看看叔母那边有什么要搭把手的地方。这个时候不要怕繁杂费事,先把事情料理明白才好。”
“老爷放心去吧,看着些长安别让他被冲撞了。”
自古以来身后事在大多数人眼里比身前诸事还要重要,成亲生子做寿摆酒,只要自家愿意都能一切从简,只要没下帖子都能不去,下了帖子不愿意走这门亲事也可不去。
但白事不一样,人人都清楚自己也有这一天,管你信佛还是信道还是什么都不信,事到临头都免不了害怕,更不愿死后惨淡萧条。
孙娴心带着孟半烟往后院走,边走边跟她继续梳理武氏各家的关系,见她一直安安静静不说话跟平常不一样,又拉着她放慢脚步仔细解释起来。
“咱们跟伯府和小叔都是一个府里分出来的亲戚,这会子帮别人就是帮自己。现在站干岸图轻省,往后咱们家要是有什么事就没人来了,这道理你可要明白。”
孟半烟独自一人持家,不近宗族不靠爹娘,孙娴心怕她不喜欢这样的场合。
“母亲放心吧,这个道理我要是还不明白,就枉为人了。当初家里出事,我也是靠两个舅舅帮衬才撑过来的。亲戚之间,不求时时刻刻都亲密无间,只要这会子的心是好的也就够了。”
孟半烟地挽着孙娴心胳膊,做出一副十足亲昵地样子,更加低声跟她说道:“我是刚刚看见两个穿麻戴孝的女人在咱们过来路上拐角处拉扯,我又都不认识,光顾着琢磨这事才没说话的。”
“拉扯?都长什么模样?”
“没看清,就那么一下子,她们看见我们过来,就躲开了。”
孟半烟摇摇头,从一下马车开始她就觉着不对劲。府里乱都是其次,主要是下人仆从眼里没见着哀切。
这样的大族人家,即便是旁支家中奴仆也基本都是家生子,不是家生子也是签了卖身契的,换言之奴仆们的性命是跟主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当初孟海平身死的消息传回家里,哪怕家中上还有老太爷孟山岳和柏氏,下还有孟半烟和王春华,家中奴仆也无不惊慌失措。
他们不是良籍,要是主家有什么变故要发卖他们,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被卖去旁的人家为奴已是最好的出路,要是主家出了事手头紧想要多卖几个钱,找个心黑些的人牙子来,会流落到什么地方去,可就说不准了。
况且武衡还走得这么突然这么急,不管是真心为主子悲痛,还是替自己未来担忧,这一家子人的反应都不对劲。
“看准了是已经披麻戴孝的女眷?”
“看清楚了,一个年轻一个年纪大些,但也不出老。”
孙娴心听了这话心往下沉了沉,但没多说什么,只跟孟半烟说等会儿到了后院仔细看看,要是看见那两人就告诉她,毕竟现在已经披麻戴孝的女眷一定是武衡家里人。武衡的死要是有什么蹊跷,她们一定脱不了干系。
婆媳两个有商有量往后院走,前院的武承安也终于被武靖正式介绍给武氏各家,以后侍郎府的长子就不止是养在深闺的大少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