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女(46)
起初这法子挺有效,第二天起来就退了热,还能起身下床去正院给父母请安,甚至还留下陪他们吃了个早饭。
可之后孙娴心把儿子留下,跟他仔仔细细说明他没在家的这大半年,家中姨娘弟妹如何心怀鬼胎,又说起自己年纪渐渐大了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再说他父亲最近已经起了要亲自给老二的孩子启蒙的心思。
一桩桩一件件,说来说去还是为了劝武承安答应成亲这件事。武承安被母亲说得心中发苦,但看看母亲藏进鬓角的白发,又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
最后只能推脱说新昌侯府的那姑娘都还没见过,等见了人人家姑娘愿意,到时候再说吧。
这话说得敷衍,但孙娴心也听进去了。她除了孟半烟还相看了另一家的姑娘,这会儿只听说孟家那赘婿前头生的女儿能干,到底多能干确实要见着人再说,就也不再紧逼儿子。只嘱咐他最近好好养身子,其他的别操心。
武承安哪里能不操心,托着灌了铅似的腿回到自己院子,哎哟一声便软了筋骨,这一次再想用老法子也没用了。一连请了好几个大夫来府里,也反反覆覆不见大好,就这么一直拖到孟半烟到了京城。
“秋禾,外面吵嚷什么。”
“大少爷,是松青回来了。”
秋禾掀起珠帘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个捧着冰盆的小丫鬟。武承安这人怕冷又怕热,到了夏天屋里不摆冰盆热得中暑,摆多了又转眼要着凉。这里头的分寸,也就伺候多年的秋禾几个拿捏得准。
“上午孟老板的马车进城了。”秋禾清楚自家少爷现在心里矛盾得厉害,可有些话当仆人的不好说,即便是伺候了这么多年的情分也一样。
“马车从南门进来的,没去新昌侯府,半道上就跟孟海平的车队分开了,想来是真没打算往侯府里去住。”
“好,好好。”武承安一听这话来了精神,就怕孟半烟来了京城直接进了侯府,那自己连跟她通个气儿的机会都没了。
“这样,过几日我写一张帖子你送到阿柒那里去,她既不住侯府那就肯定是要住阿柒赁的那个宅子,把帖子送过去,就说让孟老板千万抽个空出来,见我一见。”
第31章
帖子送到孟家的时候孟半烟并不在家,是孟大接的帖子。来送帖子的是陪着武承安去潭州养病的安福,孟大随武承安的车队走了那么久,两人也都很熟悉了。
“大爷爷今天怎么没出去遛弯儿,我还说今天天气这么好,过来肯定碰不上爷爷。”
“你这鬼精鬼精的,有什么话要问就直说,我们家的规矩向来都是能说的就说,不能说的你问我我也半个字不能答。”
过了早上那段有风的舒服时间,太阳一出来天很快就热起来。孟大把安福拉进门房里,又把刚从井里镇过的蜜瓜切了一个,一半留下一半让小玖来拿到后院去吃。
“爷爷,还是你这里舒服。孟老板是个大方人,在潭城县的时候我们就沾着我家少爷的光,吃了孟老板不少好东西。”
帖子是武承安亲自写的,嘱咐的话却是秋禾说的。秋禾私底下拉过安福,一再叮嘱不能光送帖子,要是能行就多跟孟家人说说话。人家刚到京城,有什么难处别等别人开口,只要不是太为难的都能答应下来。
武承安久病多年,早已习惯了收敛情绪。对孟半烟的那一丝情愫更是强压在心底并不曾透露半分,孟半烟的人生已经够难的了,武承安自觉不能再给她添麻烦。
但这世上最藏不住的除了咳嗽便是爱意,即便只有几分也总能被人窥探出一二来。
回京那一路,武承安虽不曾主动过一次去跟阿柒孟大几人说话,但每次在驿馆休息,要是遇上两边一起吃饭,阿柒他们聊天说话武承安就总是听得入迷。
尤其提到孟半烟时,就更认真了。他不插嘴也不多问,只是会在适当的时候唤人去添几个菜或是再拿一壶酒,美曰其名大家一路辛苦,少喝一点酒解解乏不妨事,其实还是在留人多说说话罢了。
武承安的心思秋禾看得清楚明白,更知道自家主子递帖子上门肯定是要劝孟半烟拒了这场亲事。
人的心都是偏的,秋禾的心就偏向武承安。她不敢置喙武承安的决定,只好私底下动一动心思,让安福先上门去套套近乎,万一孟姑娘那边其实也愿意这门亲事呢,岂不两全?
安福是个机灵小子,虽还拿不准孟半烟知不知道孟海平和侯府的打算,但要哄好一个孟大还是手到擒来。只要真心诚意说些孟半烟的好,就保准能让孟大喜笑颜开。
“可说呢,我们搬过来才多久,两边邻居都说咱家伙食开得好。姑娘怕咱们受不了暑热,又嘱咐厨房每天多备冰镇的果子和酸梅汁,吃得比寻常人家的主家还好。”
孟大说起这个就忍不住连脊背都挺直了些,人活一辈子说到底不过吃穿二字。满足了这两条才能有心思考虑别的,他跟了孟家这么些年,从未在肚皮上吃过亏,也是他向来引以为荣的事情。
“之前咱们回京那一路相处得多好,我还跟阿柒姑娘说,要是等孟老板来了京城住进侯府,再要见面恐怕就难了。没想到孟老板真有这般志气,不去那侯府里住,往后咱们两家可千万别疏远了,要勤来勤往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