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笔友来信/藏在信笺里的盛夏(49)

作者: 傲晨 阅读记录

是装月饼的铁盒子。

也是他从南城市带过来的。

温竹目光停顿了一下,就伸手把它拿了下来。

他将盒子盖打开,里面放着厚厚的一大沓颜色不一的信件,都快要把铁盒子放满了。

这些信件全是一个人写给他的。

他的一个陌生笔友。

名叫落雨。

温竹拿出信件,垂眸看了看,手里的每一封信件都很薄,因为落雨每次给他回信里面都只有一张信纸,一张信纸也只会是寥寥数行亦或者小半张内容,从未写满过一整张。

他跟落雨相识于三年前。

温竹家有一位邻居,叫雅姨。温竹记事起,雅姨就已经住在他家旁边了,如果不是他爸爸走的早,雅姨其实很有可能变成他后妈的。

温爸爸在温竹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过世了,温竹初二的时候,雅姨也再婚了,回去就少了。

有一年夏天。

温竹撑着伞回家吃午饭的时候,看见奶奶在院子门口签收快递。

“奶奶~”

温竹小跑了过来,同快递小车擦肩而过,脚下踏着青石上的雨水,稚嫩的脸上满是笑意。

温奶奶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眼睛,一脸慈爱地看着背着书包的孙子,嘴上却是数落的话:“地上滑着呢,你别乱跑。”

“没事儿,我穿着雨鞋呢。” 温竹抬了抬脚上的中帮黑色雨鞋。

南城市夏季特别多雨。

虽然学校离得很近,但温竹早中晚都要往返学校,这雨鞋是温奶奶给他买的,就是怕他下雨天湿了鞋。

一开始,温竹不太爱穿,只不过扛不住奶奶的威压,一雨天奶奶准会催他穿雨鞋上学。

第43章 落雨

“奶奶,这一箱的什么啊?” 温竹歪着头看快递单上面的字。

落雨?

云城市?

还没等他疑惑开口,温奶奶拍了拍他书包上的水珠,说道:

“是你雅姨寄过来的,她不是去干家政嘛,这里面都是别人不用的书,你雅姨觉得丢了可惜就寄过来给你,看看有哪些能用的。”

“哦哦,那我搬回去。”

十三岁的小少年已经很有力气了,他弯着腰把十几二十斤的箱子抱起就往屋里冲。

身后的温奶奶撑着他放在一旁的雨伞:“你个小崽子,给我小心一点啊。”

刚喊完,温竹又小跑进来,他躲在伞下扶着奶奶的肩膀一起往里走,脸上笑嘻嘻的:“放心放心,我走得可稳了。”

“行了,快去吃饭吧,奶奶中午炖了鸡汤......”

温竹把思绪拉了回来。

从第一次收到书之后,又隔了小半年,温竹又收到一小箱书。

温竹很高兴,因为里面有很些书他很喜欢,其实他知道书店也有卖的,就是一本要好几十块钱,他不太舍得。

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奶奶一早上卖的菜也就五六十块钱。

即便是再喜欢的书,温竹都不敢花这么多钱去买。

所以,温竹就给雅姨打了个感谢电话,也是那时候他才知道雅姨即将要生小宝宝了,并没有在雇主家工作了,书本其实是她雇主家的孩子帮忙寄的。

后来,温竹就按照快递单上的地址信息。

寄出了一封感谢信。

温竹寄信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有回信的。

寄出信件七八天后,他收到了一封回信,信件内容很简洁,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不用谢,好好学习,有书会继续寄你。]

从那之后,他们就开始用信件联系。

从一开始温竹只有收到书后才会写的感谢信,慢慢到了后来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信件往来,温竹会主动给笔友写信。

每次写,他都会收到回信。

无一例外。

除非是自己让他别回,像离开南城市那次。

温竹将信件放回去,从里面翻出用剩下的几个浅棕色的空信封和邮票。

从储物格的书堆里,抽出已经撕掉一大半的信纸本。

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几分钟就在信纸上写了小半张的内容。

“撕啦”一声。

温竹熟练地将信纸撕了下来,折好。

然后在信封上,写上收寄件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和名字。

写多了,收件人的信息温竹都倒背如流了,反倒是京华一中的详细地址,他还得对着手机写。

记得不熟。

写好之后,温竹就把信放进信封里,用固体胶棒封口。

这根固体胶棒用了几年,也快用到底了,原本五六厘米长的固体胶,已经被涂剩不到一厘米了。

最后,温竹在信封的右上角,贴上一枚中秋节图案的邮票。

他暂时还没有买新的邮票,他从南城市带来的邮票都是1.2元面值的,没有0.8元的。

这几年来。

温竹去邮局买过很多不同风格的邮票,他用的比较多的是春夏秋冬24节气的邮票,从立春到大寒,他都寄过给落雨。

他也喜欢在传统节日或者24节气的前几天,给这位笔友写信。

而落雨寄给他信件上的邮票就很杂了。

花卉树竹鸟兽风景人物图,什么样的图案都有,也从来没有重复过,温竹暂时没看出有什么规律。

温竹目光落在笔友的名字上。

他知道 “落雨” 只是笔友的笔名,并不是真的名字。

他当初写信的时候,名字也是胡诌来的,叫:小小竹排江中游。

温竹现在看看都觉得有点儿中二。

把信放在一旁。

温竹拿出卷子开始做假期作业。

别看假期只有短短一天,作业该有的还是有,也不多,每科就一张练习卷子就够大家受的了。

上一篇: 夏虫不语冰 下一篇: 炽热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