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同人)红楼之宝玉新传(121)+番外
“如此有趣之人,闲暇无事时以作逗趣,也不失为一桩趣事。”
这是皇帝最初时的话。
“他倒是三纲五常立得贞烈。焉不知,朕能瞧得上他,是他贾府一门荣宠。”
这是皇帝以‘忠顺王’名义接近宝玉后的话。
“他竟敢拒朕,好大的胆子!朕这一生,何曾被拒过!”
跪在殿下,小顺子眼瞧着皇帝怒极拍案,眉眼间盛满怒火。
小顺子趴跪在殿下不敢搭话,任由皇帝宣泄着怒意。
“来人,宣北静王。”片刻,皇帝恢复平静,命人宣北静王进宫。
小顺子起身退至台阶下站定,看着一身橘红锦袍的北静郡王走了进来,俊美如斯的脸上漾着一抹浅浅的笑。
但很快,那抹笑便消失了。
“朕要贾宝玉。”皇帝开诚布公道,“朕要召他进宫。”
小顺子似乎懂了。皇帝对贾宝玉,是在于一种掠夺、占有。他从未得到过贾宝玉的青睐。做为皇帝,他的尊严、颜面,在那个叫贾宝玉的人身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丢失。即便是知道了自己所面对的人是皇帝,他依旧坚决的拒绝了他。
皇帝将这堵心的怒意迁怒到了北静王的身上。所以他故意召北静王前来——他要告诉北静王,他是帝皇,无人可违,无人敢逆,更不会有他得不到的人或物。
北静王只是笑了笑,道,“既然皇上心意已决,微臣只得多言一句。自古历朝便无男妃先例。圣上既要开这先例,需得事先想好,如何止住文武百官、天下百姓的悠悠众口。元妃娘娘原是荣国公贾源之嫡孙,而荣国公与宁国公逝后,其子贾代化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且不论宁荣二公的赫赫战功,就是如今还在世的史老太君,皇上也该备好说词才是。皇宫乃皇帝、后妃居住之所,而今皇后元妃等人尚在,贾宝玉进宫后,皇上虽有心袒护,也难免疏忽。这后宫争斗,男子岂能等同女子?”
在北静王说完那些话的时候,小顺子分明瞧见皇帝的脸色一阵铁青,眸子里闪过一丝冰冷的盛怒。却未置一词。
接下来,北静王又正正反反的说了一些话,终于使得皇帝打消了接贾宝玉进宫的念头。但小顺子知道,皇帝的心思,绝非北静王能够说服的。王爷越是维护贾宝玉,皇帝只会越发的想要得到那人。不为别的,就为证明,他这一国之君无人撼动的尊严。
北静王出宫时,小顺子一直送到了阶下。看着北静王的侧脸,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王爷,恕小的多嘴。这贾公子究竟为何,不愿入宫?”
北静王停步看了小顺子一眼,似笑非笑道,“他是男子。”
凝视着北静王远去的背影,小顺子沉默了。
他不是很明白北静王那四个字的含义。也许很久以后,他会参悟。但至少现在还没有。
经此一役,皇帝的怒火烧得愈发炽烈。对北静王的情谊也有了一丝疏远与隔阂。
得知贾宝玉前去王府小住,皇帝坐在龙椅上闭眼假寐,身上散发出一股森冷的寒意。
就在小顺子以为皇帝已经入睡之时,皇帝骤地一下睁眼,沉声自语,“朕得不到的……”
接下来的话,小顺子没有听真切。皇帝再一次宣北静王进宫见驾。
这一次,皇帝甚为亲和的接见了北静王,先夸赞了一番他的贤德,再道,“王妃已去多月,也该时候另迎新妃才是。”不等北静王回话,又道,“既是郡王,怎可任凭正室一位空悬?朕今日召你来,就是想与你商议此事。”
北静王料想不到皇帝此次召他来,并非是为贾宝玉一事,又想着这话原是正理,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接口。
小顺子陡地一下惊醒。他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尽管如此不动声色,他却真正达到了目的。
几日后,皇帝下旨,齐国公陈翼孙女、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之胞妹陈婉书,赐婚与北静郡王。并与下月初八完婚。
小顺子再次想到了花灯节晚,那站在灯下傲然说话的人。
“他是男子。”
这一刻,小顺子终于读懂了北静王话中的含义。
大婚之日,皇帝遣了小顺子去北静王府道贺。在人声鼎沸的大厅内,他看见了昔日花灯下的那一抹身影——贾宝玉。他只是静静站在角落里,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厅中那抹身着喜袍的男子。周遭的一切喧嚣热闹皆与他无关。
北静王回头。两人视线对上,不过是刹那光景,却缠尽所有的柔情、无奈、释然,以及信任。
小顺子的心顿时有些莫名的发痛。回宫后,皇帝问及婚礼情况,小顺子一一答了,却将贾宝玉那专注的眼神给悄悄隐瞒。
“宝玉,也去了吧?”皇帝勾唇笑得有些随意,“若少了他的观礼,这赐婚,也就毫无趣味了。”
小顺子低眉顺眼的站在皇帝身后,不敢接言。
少时,皇帝自身旁的枝梢上随手捏了朵花在手,嘴角那抹笑愈发深邃起来,“近日风和日丽,当真是成亲的好日子。今晚,去元妃处。”
小顺子忙应了,并退出园子差了小太监去元妃处传话。心中却想着,皇上甚少去元妃娘娘处,此次前往,莫不是因为元妃请旨为贾宝玉赐婚一事?
不敢猜测君心,但依着小顺子伺候数十载,对这位帝王的了解,不免心有感叹。
这路,只怕还远着……
林瑾容相劝宝玉
北静王离去不久,玄赋挽了帘子进来道,“贾公子,荣国府打发人来,说是林姑娘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