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16)+番外
晋秀才有意考下这小家伙的定力;跟曹士文交换了下眼色后,装作没看见,继续说起话来。
说了好久,直到曹娘子进来叫开饭了,两人才住嘴。再看宗泽,一直站那儿没开口,先前的纠结之色也没有了。
别说晋秀才了,就连见惯了这个弟子特殊之处的曹先生,都有点纳罕了。想不到,这小家伙竟然有如此定力。
想着刚才,两个大人这样考验一个孩子,好像有失磊落,于是,曹先生主动问宗泽道:“宗泽啊,刚才,我们说的话,你都有听懂了吗?”
宗泽听到老师问话,赶紧拱着小手答道:“回先生,宗泽听懂了一些,有些宗泽也并不清楚。”
见宗泽这样回答,晋秀才暗自点头:不错,回答的实事求是,没有故作谦虚,也没有自大。
接着,曹先生又问道:“刚才我跟你晋伯伯说话时,中间见你好像有话要说,可是有什么想问的吗?”
第20章
宗泽一听,娘呀,好容易听到老师这样问啊,想着自己为怕突兀,一直没找到时机问的话;今天老师既然主动提起,那就好好问问了,宗泽走上前来,一拱小手道:“回先生,宗泽知道今年已是建文十五年了。但是,对于当今天子的尊讳,我一直不知道,弟子在此斗胆问问,我们能问当今皇上的名讳么?”
听到宗泽问这个问题,曹先生正色道:“天子名讳,你们当然是要知道的。要知道,日后读书进学、考试时,是一定要避讳的,万万不可直写其名圣上名讳的。先前因着你们只是蒙童,为师还没教到这里来,既然你今日问起,为师今天就告诉你。”
说着,曹先生站起来,面南而立,朝着前方一拱手,方才对宗泽说道:“当今天子姓朱,名允炆,乃太祖的嫡长孙。”
听到这里,宗泽不死心的又问道:“敢问老师,□□尊讳是什么?”
当听到曹士文回答说是朱元璋时,虽早已心有准备,但宗泽还是狠狠的震了一下。□□是朱元璋没错,但是,现在是建文十五年!自己在现代学过的历史里根本没有的年代。现在的这个大明朝,好像早已拐了弯,不再是后世知道的那个大明朝了。
很快,宗泽回过神来,不管是不是原来的那个明朝,但科举总是有的,继续学吧,其他的杂念先抛开去。
见老师跟晋秀才要出去入席,他可不能跟老师坐一席,宗泽赶紧拱手告退。
曹先生挥手让他退下。
看着宗泽退下后的小身影,晋秀才叫来书童,让他回去跟晋娘子说一声,今天他在同年这里坐席了,让岳父他们不必等他。另外,让他跟晋娘子说,将自己带过来的四书拿过来,他要送人。
见晋秀才让人取四书送人,曹士文立即想到,肯定是送给陈宗泽的。想不到这晋秀才竟然如此看好宗泽。现在文人是兴馈赠,但对一个蒙童就如此大手笔的馈赠,曹士文还是第一次见到。
看来,自己日后更得用心教导,说不定,自己真教出一个秀才举人什么的;不光是名扬乡里,那也是自己值得称道的业绩啊。况且,这陈宗泽也确实让人心生好感。
宗泽辞过老师,找到父亲,跟父亲坐了一桌吃饭。刚吃没两口,曹先生让小儿出来叫宗泽父子进去里面席间。
陈忠运刚进去,曹先生就向他介绍了晋秀才。
想不到今天竟能见到一个秀才公,还听说这秀才公今天竟然还教导了宗泽一番。陈忠运连连打躬作揖,谢不绝口。听到秀才公夸自己的儿子,更是喜不自禁。
还没等他喜完,更让他喜出望外又来了。
只见晋秀才招手让宗泽过去,然后拿过一套书递给他:“这里有四本书,分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想来你现在还没学到。不过,曹先生可能对你提过的,这是我们读书人必读的书,我现在赠与你,望你日后勤学苦读,早日学有所成。”
看着眼前的书,宗泽真是喜的心突突跳,之前自己就有点发愁买书的事。现在蒙童的书读完了,曹先生也好,他自己也好,都说要赶紧读这四书的。
可是,因为风白县读书人少,没有市场就没有卖场的;之前他问过曹先生,这些书别的地儿没有,还必得去风白县城买才行的,真是不方便的很。
而且,如今的书可是贵的离谱啊,这四本书买下来,少说也得一二两银子。这对陈家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啊。
见晋秀才赠书,宗泽恨不能从他手中立马接过书来;但他还是按捺住了,咱是见过市面的,可不能如此失态。
于是,宗泽对着晋秀才深深一揖:“晋伯伯赠书之情,宗泽莫齿难忘。宗泽在此谢过了。”
听到一个小小孩童竟然会说‘没齿难忘’,晋秀才高兴的哈哈大笑,直对曹士文夸道,教的徒弟不错。
宗泽大大方方的双手接过书来,又谢了谢晋秀才。见儿子已经接过了书,陈忠运也走上前去,谢过晋秀才;表示,晋秀才日后有什么事,自己必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
晋秀才笑着听他说完,客气道:“你不必太在意的,我是看令郎天资聪慧,是个读书的料,刚好这里带了套书;书赠有心读书之人,是再好不过的。”
说完,又叮嘱道:“令郎于读书一道,是颇有天赋的,你可一定得供他读书,万万不可中途断掉了,以致他的天赋被埋没了。”
陈忠运诺诺连声的听着,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砸锅卖铁也要将儿子供出来。
晋秀才赠书的事儿,很快在今天来拜年的人群中间传了个遍。乡民有时虽是有点愚昧,但更多的却是淳朴,以及渗入骨血的对读书识字的敬畏羡慕。
虽然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书,有什么用;但是,书本身在他们心中都很神圣,又是秀才公亲自赠予的,这是多荣耀的一件事哪。
来拜年的家长纷纷对着陈忠运夸着宗泽,又顺便以他为例教育教育自家的熊孩子,成功的给宗泽拉了不少仇恨值。
这次拜年,宗泽可谓是满载而归。
第21章
回家的路上,陈忠运还沉浸在儿子给他带来的荣耀上来,一路兴奋的问着儿子跟晋秀才在一起的事。
宗泽仔细的给他说了遍,还将之前一直不方便说的:晋秀才赠银的事也说了;一边说一边将银子递给他爹。
见晋秀才不但赠书,竟然还给银子了。陈忠运深觉欠了大人情,直说:下次去了县城,无论如何要好好的谢谢晋秀才才是。
回到家中,还不等林淑芳问,陈忠运就将儿子今天在曹先生家长脸的事说了。说完又将银子递给她,林淑芳掂了掂银子道:“这银子少说也有五钱,这晋秀才可真大方。”
接着,宗泽又将书递给她看。林淑芳翻了翻书,仔细一看,惊讶出声道:“咦,还有官印?这书竟然是官刻本;这书你可要好好珍惜,看看字印的多清晰,这书少说也得五百文一本。”
所谓官刻本在明朝及以前大体分为监本、公使库本、经厂本、内府本这四类:“监本”,为历朝国子监刻印的图书;“公使库本”,为地方官府动用公使库钱刻印的图书; “经厂本”,是明代司礼监所辖经厂刻印的图书;“内府本”,则是明朝宫殿刻印的图书。
晋秀才给宗泽的明显是‘监本’;看来,晋秀才今天可真是大手笔啊。
听妻子说完,陈忠运道:“这晋秀才这么大手笔给宗泽送东西,莫非真是看中我们宗泽的读书天份了。看来,宗泽读书的事,我们真的好好对待了。说不定宗泽真能给我们挣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回来。”
林淑芳柔柔的看着宗泽道:“我对宗泽有信心,只要我们供的起,宗泽肯定会有出息的。”
说到这儿,林淑芳叹口气道:“唉,读书太费钱了,这才是个开始,只怕后面的花销是越来越大,就怕我们供不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