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248)+番外
瓦剌来者不善,那是极有可能的。朝廷历来对瓦剌都是很忌惮的。这个时节上京,估计不是要钱就是要物的。这时节可是得小心应对,不然,搞个不好,说不得瓦剌又会来侵扰边境了。
秋冬季节瓦剌一向缺粮,没有粮就来抢,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宗泽将担忧说了出来。
听得宗泽说到这个,王培也叹气点头道:“是啊,最怕这个的。”不怕那是不可能的,不管承认与否,瓦剌彪悍善战,这是有目共睹的。这真要起了冲突,大明北方边境恐怕又是一片腥风血雨了。
“不过,好像瓦剌这次好像很有和谈的诚意。听说,这次领头的竟然是他们岱钦大王最宠爱的小王子出使呢。”
宗泽点点头道:“哦,那确实是有点诚意的。”能让自己最心爱的儿子出使关系不大稳定的异国。那确实可能真想和谈了。
王培疑惑道:“其实,如果真是谈判的话,我却是觉得没必要派个小王子过来。让最得力军师过来不就得了么。派个才十几岁的小儿子,确实是有点怪。”
听到这里,宗泽奇怪道:“我说师兄,瓦剌出使这事儿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王培闻言笑道:“哦,忘了跟宗泽你讲了。我有个表兄乃是鸿胪寺少卿。这事儿就是听他讲的。他们可是忙活了好久接待之事呢。”
听得这小王子才十几岁,宗泽心中一动,问道:“你表兄可有说到这小王子之事么?”
王培听到宗泽问这个,笑道:“你还别说,我那表兄还真给我说道这个了。他说瓦剌这次特意在来信中说到他家哥赤王子今年年方十九,尚未婚配。”
“他们估摸着,是想来求亲的。”王培压低声音道:“不过,这事儿却也说不准。这具体的估计要等到瓦剌使团到京后投递国书才能知道的。”
宗泽听了,却是觉得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说不准,瓦剌真是想来求亲的。就是不知皇上会不会应允就是了。
第178章
宗泽心道这次瓦剌如果真是来求亲的, 那也得看圣上怎么看了。
在现世时,宗泽看过一些明朝史册。尤记得永乐帝第二次北伐蒙古班师回朝时曾经说过:“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 无宋之纳岁薄币, 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后世经常说的“大明朝不和亲, 不赔款,不割地, 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对于这句话,宗泽一向读起来是热血沸腾, 自豪感顿生的。可是, 这慷慨激昂的话里,当时百姓要承受怎样的苦难却也是能想像的到的。毕竟要做到这点,除了国力强盛外, 军事的震慑也是少不了的。
现在当朝皇帝乃是建文帝。不知道他是不是听说过永乐帝的这句话。抑或是不是认同永乐帝这个政治主张了。
宗泽摇摇头,这事儿现在离自己还有点远的。眼前还是安心读书才是。
宗泽跟王培好一顿痛饮。今日跟王培的这一番交谈也真是尽兴。两人这顿酒直吃了一个多时辰才散。
人走后, 宗泽还是如常苦读。儿子现在是举人老爷了,陈忠运也放心大胆的去将那双桂街的房子买了下来。
这房子有了,陈忠运又一门心思的去张罗买田地了。林淑芳也想到,大宅子有了, 还得有几户人口才是。要不然也太空旷了些。
陈忠运跟林淑芳连日忙碌了起来。宗泽也是忙着日常读书。因着那次般若来家说的话,宗泽还有点担心,般若又会过来找麻烦的。谁知这段时间,她还挺安静的。
般若当然不是安静,而是这些天被她娘衡王妃关在了家里。这瓦剌遣使来京的事,连宗泽都知道了,他们这些帝国顶端的人物当然早就知道了。
想着瓦剌一向是民风彪悍,可不能让女儿再如男子一般天天在外晃悠。不然,万一招了人眼怎么办。
不说衡王妃着急,就是四王爷衡王朱允熞也是心急不已。他们可就这一个宝贝闺女儿,可是要小心了。其实不光他们家就一个闺女,纵观整个皇室,公主郡主也不多,目前适龄的也就是自家女儿一人了。可得小心才是。
可这话也不好跟般若讲的。只能先将他关在家里再说。
这天,衡王从外面回来,刚进二门,衡王妃的丫头就等在那里了。衡王一见,这事有事要跟自己讲了。赶紧大步到了王妃的院子里。
见到衡王进来,衡王妃赶紧起身相迎。一边叫过丫头给衡王换衣裳。
衡王换完衣裳出来,问道:“何事如此着急?”
衡王妃道:“我今日进宫,听太后提起,好像瓦剌使团不日就要进京了。王爷,般若这丫头的事儿,我们可得赶紧定下才是。”
听了衡王妃的话,衡王长出一口气,他何尝不想赶紧定下来。可是,现在皇室就般若这丫头年龄合适。何况,前儿他探了探圣上的口气,圣上也还在考虑这事儿。如果现在就贸贸然的定下来,恐怕圣上不快啊。
听得自家王爷的口气,衡王妃道:“我不管,老是这瞻前顾后的怎么成。皇上是你的亲哥哥,我们就先给般若定下来,他还能对你下死手吧?”
衡王听得王妃之言,气得鼻子一哼:“真是妇人之见。”皇家之事向来难说,更何况这还关系到国事,更不敢轻易去做的。
衡王妃跟自家老公谈了一阵子没谈拢,衡王拂袖而去。正气着呢,丫头来报,安定侯府黄七小姐来了。衡王妃一听,姨侄女儿来了,心情好了点儿,忙命人请进来,又让人去叫般若过来。知道女儿闷坏了,表姐来了,刚好可以好好儿说说话的。
真如到得衡王妃院里,进得厅去,赶紧俯身行礼。衡王妃一把拉过来:“哎呀,你这孩子就是礼多。在姨母面前不必如此,自在点的好。来来,我们娘俩好好的说说话儿。”
真如笑道:“礼不可废。行了礼再跟姨妈亲香也一样。姨妈,真如这些天可是想你了。”衡王妃乐呵呵的笑道:“你这丫头。嘴儿可是越来越甜了。”
两人正在热闹的说笑呢,门口传来清脆喜悦的声音:“真如姐姐来了?怎么才来叫我。真如姐姐我来了。”随着这一清亮的声音,很快就有人进来了。
一进门般若就高兴的问道:“真如姐姐,你来多久了?真是的,怎这么久才来看我。真如姐姐,你都不知道,这些天我娘都不让我出门的。可是将我憋坏了。”
真如答道:“我才来没多一会儿。我跟你一样,这些天也都是不大好出门的。我这次来给你带了些好玩的……”
听说有好玩儿的,般若乐得立马拉着真如问道:“什么好玩儿的,快,快给我看看。”衡王妃看到自家女儿这猴急样儿,嗔道:“看把你急的。我已经让人送你院儿里了。估计是你方才现出来了,没看到。”
般若坐不住了,拉着真如就走:“走,真如姐姐,我们看看去。”真如看向衡王妃。衡王妃笑道:“去吧,去吧。你们姐妹俩好好说说话儿。”
真如也是被关了许久,今日才得以出门的。般若也是被关了一段时候,可是憋坏了。今日难得来个能说话的人,可不是可劲儿的说么。
两人一径走一径说着。在般若叽叽喳喳的声音中,很快来到了般若的闺房摘月楼了。迫不及待的打开真如送过来的东西,一看,里面有鞭子有小巧的弓箭,都是自己平日特别喜欢的。看着这些可心的礼物,般若可是高兴坏了。
两个在家憋坏了人,今日一见面,真是有说不完的话。
般若不停的给真如说着这些时候的趣事。说着,说着,般若问真如道:“真如姐姐,你还记得那个陈宗泽么?就是当年在西京救过我的陈宗泽。”
真如一听吓了一跳,认识,不光是认识,还很熟呢。莫非般若猜到了什么?真如紧张的问道:“嗯,有点印象。怎么突然说起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