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260)+番外
伯侄俩说了好一阵子陈宗泽。末了,陈尚书问陈正深道:“你来京许久了,我一直将你关在府中,也没让你出去交际。对此,你可是有异议?”
陈正深赶紧答道:“侄儿不敢。侄儿知道伯父此乃好意。”陈家读书出仕者甚众。这方面的经验是多的不得了的。陈正深当然知道伯父不让自己出去交际自有他的深意的。
见侄儿很是懂事,陈尚书满意的点点头道:“嗯,你知道就好。先前会试前,一是怕你分心,二是我陈家于大考之年一向是众人睹目的,更不可招摇的,所以就没放你出去。会试既毕,虽殿试在即,但稍稍出去走走也是可以的。五日后就是殿试,崩的太紧也不大好。”
“殿试一向是只考经史时务策的,读书都到这地步儿了,殿试临近,也没必要再多报佛脚的。那陈宗泽既是你好友,你去见见也应当,明日你就去拜访拜访那陈宗泽吧。也将殿试的一些规矩说给他听听,也让他心里先有个准备。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姓陈,该帮点就帮点。”陈尚书松口让陈正深明日可以出去拜访拜访好友。
听得伯父将陈宗泽已经扩入陈家人的范围,陈正深也很高兴。这个族伯现在也是他们海宁陈氏一族的执牛耳者。能得他的肯定,宗泽日后的路也好走点。
因着会试在即,宗泽不大敢出门,现在他走到哪里都是受人睹目的很,不敢出去招摇。正因为自己现在是贡元,这时节就更要低调,夹着尾巴做人才好。要得意亮相,等殿试过后也不迟。
头天放榜大家热闹过后,第二天宗泽就让爹娘闭门谢客了。五日后才是定终生,昨日高兴过后就行了。这两天安静点的好。
殿试只是考一道经史时务策,不用再像之前一样苦读四书五经了。不过,为了保持自己读书的感觉,宗泽仍然是拿起书读读。同时,他决定这几日再苦练一下书法。要知道,这科举之中可是有很多因为书法中选二甲甚至头甲的佳话,当然也有因为书法被贬到三甲的教训。
殿试高手如云,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文章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说是书法定胜负也不为过的。现代历史上清朝中期之后还一度形成了以书法取士的惯例。
宗泽早起后,读了会儿书,就开始练起字了。正练着呢,院门口传来了一阵人声,接着就是丁全匆匆进来的脚步声,一进来就对宗泽急急说道:“少爷,陈正深陈公子来了。”
宗泽一听,惊喜不已,赶紧放下笔,疾步走了出来,陈正深已经快进堂屋了。宗泽大步走上前去,拱手招呼道:“正深兄,可真是稀客,快,快屋里请。”
陈正深也对宗泽拱拱手,笑道:“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宗泽已是大变样了。”
因着陈正深这一句亲昵之言,宗泽感觉亲近多了,遂也说笑道:“正深兄且说说变哪里了?”
陈正深笑道:“你这人可真是打蛇随棍。呵呵,哪哪都变了。不说别的,长高了不少。哈哈。”
这一番别开生面的见面之辞后,二人之间的生疏感顿去。宗泽忙忙的请陈正深坐下,丁全又赶紧奉上茶来。
两人坐定后,边吃茶边说起了话来。一年多未见,要问者甚众,两人可是好一阵互相问候别离之情。宗泽对陈正深说了自己在京城的一些事宜,陈正深也对宗泽说起了西京的一些人事。尤其是着重说了一下,他们跟周长安三人做的生意的事儿。
说到周长安,宗泽问道:“好久没有长安兄的消息了。我听西京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长安兄的祖母周太夫人去见仙去。正深兄可是知道?”
陈正深道:“我去年也是会海宁备考乡试去了。去年年初走时还好,后接家人来信,说是周太夫人仙去了。我就赶紧去了封信,请周兄节哀顺便。”
宗泽也道:“是啊,我听闻了,也是去了封信宽慰。不过,周兄过了最初的悲痛后,精神头却是很好,他只说三年后要与你我京城相见呢。”
陈正深叹道:“以长安兄的功底,再加上这三年守孝的苦读,三年后我们必是能在京城相迎的了。”
叹完周长安,陈正深有隐晦的说起了族伯陈伯怀对宗泽的欣赏之意。宗泽听了,惊喜不已,能入海宁陈家当家人的眼,真是让人高兴。宗泽连忙站起来,对着陈正深道:“正深兄,今次回去后,烦请转告陈尚书,学生陈宗泽日后必会登门求教,还万望陈尚书赏脸。”
陈正深笑道:“宗泽你客气了。放心,我一定将这话传到。伯父对你很是看好,你能登门,他肯定是欢喜的。”
说完一众人事,二人的话题渐渐转到了几日后的殿试,陈家这么多中进士的,对殿试规程当然是很熟悉的。于是,陈正深又将殿试的一些注意事项说给了宗泽听了。听闻这些消息,宗泽感激不尽,这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啊。
两人今日说得很是高兴,直道丁全进来请吃饭,才停下来。席间,两人稍稍的喝了两杯也都不敢喝了。这几天很是关键,可不能贪杯的。饭毕,又吃过一阵茶,陈正深才告辞而去。
宗泽送到门口,两人互相做了一揖,相约四日之后再见,互相祝愿了对方殿试高中一番。
送走陈正深后,陈忠运也从柳树胡同回来了。宗泽见他满身酒气的样子,笑道:“爹今日在江家喝得很高兴啊。”
陈忠运答道:“今日是多喝了几杯。那江松涛中了这次会试的一百七十八名。他爹可是高兴的不得了。拉着我不放,很是喝了好多杯。”
宗泽昨日已经知道江松涛也中了。今年会试,秦地中式的举子就他跟江松涛二人。已经有人称他俩是金州双杰了。宗泽感慨不已,估计他俩中式的消息传回金州,风白县今次说不得要大大出回风头了。当然,此乃后话。
世人的评说还待以后再说吧。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几日后的殿试。
在既兴奋又忐忑的期待中,很快,殿试之日到了。
第186章
四月二十一日一大早, 确切说是半夜, 宗泽就起身往皇城赶去。
紫禁城外有礼部官员等着新科贡士, 因着之前都已经告知过进宫的时间, 众人也差不多同一时间到了紫禁城外。
经过重重检查,对牌子,宗泽终于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来到了奉天殿外等候。
今天殿试, 皇上是会亲临奉天殿。随着袁忠的高唱一声:“皇上驾到!”建文帝来到了金銮殿上的宝座坐定。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立即跪伏于地山呼万岁。
叩见完毕,文武百官按次侍立于殿中。这时, 礼部尚书陈迪上前奏道:“禀皇上, 今次参见殿试的二百名贡士已经在殿外候着,请皇上宣见。”
建文帝闻言道:“宣!”袁忠站在殿内高唱:“皇上宣今科贡士觐见!”
随着袁忠的高声传唱,殿门处候着的司礼太监也跟着高呼:“皇上宣今科贡士觐见!”听得传唤, 站在众贡士前的礼部接引官员, 立即将宗泽等人引至奉天殿前的丹墀内。到得丹墀内,礼部引导官员又让宗泽等一众贡士东西向列队,面北而立站好。
贡士已到,这时,建文帝开始颁赐殿试之题。听得皇上叫赐题, 袁忠立即由内侍传捧的手中接过策题放置于鸿胪寺序班高举的策案之上。鸿胪寺序班捧着策案高举过头顶, 由皇上宝座高台的左边台阶下来,将策案置于奉天殿中间的通道上。
策题已出,赞礼官引导众贡士对着皇上行五拜三叩头礼,礼毕,宗泽等人分列序立。接着鸿胪寺官奏礼, 文武百官贺礼;然后内侍鸣鞭。紧接着皇上退朝。
散朝后,军士开始摆放今次贡士所用之考试桌凳。考试乃是在奉天殿的丹墀内举行,就在奉天殿前的这东西两庑。
桌凳摆放好后,礼部官员开始分发策题,宗泽等人又在礼部官员的指引下跪下受题。接到策题后,方起身走到桌凳旁准备开始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