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296)+番外
魏先页嘿嘿冷笑道:“毛都没长齐的小子,竟敢来诈老夫?”
宗泽摇摇头:“我可没诈你。魏大人知道这是什么吗?是铜洞村铜矿的账本。”宗泽轻拍着案几上的一堆账本道。
说着,宗泽又拿起几张纸来:“魏大人,知道这是什么。这是包厚存的口供,这里面可是细细的说了魏大人的很多事呢。”
看到宗泽手中的这一堆东西,魏先页心头大震,这陈宗泽竟然下手这么快?见魏先页神情有所松动,宗泽拿着包厚存的口供放到他眼前:“喏,为让魏大人放心,这个还是要先给魏大人过过目。”
宗泽当然不会让他看太多,只是将其中一部分估计是他们最明面儿上的东西亮到魏先页面前,以便快速打垮魏先页的防线。魏先页看到这口供,再无侥幸。
不过让他开口却也没那么容易的,魏先页颓然的倒地闭嘴,再不肯开口的。见魏先页如此,宗泽不意外,知道魏先页没那么容易开口。说实在的,他也并不是很想魏先页说出背后实情,他只是想让魏先页认罪而已。
铜洞村的铜矿,之前他都知道这事儿小不了,估计是自己承手不了的。
昨晚接到账本,他初初跟陈师爷杨师爷稍稍算了下,看到那巨大的数目。宗泽更是知道这不是他能深挖的,这个案子不是他能承得了盘的。这么巨大的精铜产量都去哪儿了?后面牵涉了多少权贵?这后面真是如同黑洞一般。所以,自己不要去追究后面的去处,借此机会理好兴安州的事,将兴安州衙门掌控住就行了。
不过,虽然魏先页不想吐口,宗泽虽然也不想知道内里,但是大概的前线他还是想要知道的。既然他已经接手兴安州。总是要搞清楚这其中的关联,必须趁此机会一次肃清的好,免得后面再掣肘的。于是宗泽不追问他背后的人,而是一再的问魏先页跟兴安州这边的联系。
见宗泽总是在兴安州这边打转,魏先页清楚,这陈宗泽可真是聪明,知道有些是他不能碰的。魏先页冷笑道:“陈大人,你也知道怕了?”
宗泽笑道:“子季一向胆子小。子季一直认为人还是要有敬畏之心的好,不然,就如同魏大人一样,一不小心就犯了滔天大罪。其实兴安州也就这么大,魏大人不想开口也没关系的,东偏厅还有很多人在呢,总能问出来的。”
魏先页冷笑道:“哼,恐怕你问出来。说不得也没机会出手的。老夫可是没这么容易陷在你这儿的。”
宗泽道:“这个就不劳魏大人费心了。行了,既然魏大人不想说,子季也就不问了,还请魏大人在州府大牢呆上几天,待沈按察使大人来了,魏大人再说吧。”宗泽之前都知道这事儿不是自己能深查的,所以早就去信给鄂城了。这么大的事儿,宗泽笃定按察使沈潮必定会亲自前来的。
看到外面曹卫带去的人来回话,宗泽知道,魏府估计也被曹卫安排人看管住了。果然,来人进来就报说:“大人,魏先页的家宅我们已经带人从内里看住了。”
宗泽点点头吩咐道:“你去跟曹卫说,这段时间务必要看紧了,不能放任何人任何东西出去。待沈按察使大人到了,立即将府邸交接了。在此之前务必要看紧了。”来人自去报给曹卫知道不提。
见从魏先页手中问不出什么,宗泽果真不问了。反正自己也只是想知道兴安州的事儿,去问问这些底下的人可能更快点。
宗泽来到东偏厅,带着陈师爷、杨师爷挨个的问了起来。今天宗泽这雷霆手段,是实实在在的震慑住了这些人。
有了震慑,今天的审问很是顺利。除了包司狱跟户房雷主簿还死鸭子嘴硬,其他人就都是竹筒倒豆子将该说的都说的。
这一通审理下来,宗泽也明白了,这兴安州衙门大小人等都或多或少有分点汤,但大都是魏先页为堵嘴分了一点利给他们。但具体事情却是没多牵涉进去,当然除了包司狱跟雷主簿这两个得力干将。
这两个人宗泽也是盯了很久的,确确实实是魏先页的心腹。事情问清了后,除了包司狱跟雷主簿,其他人等宗泽决定放人了。这些人是很可恶,但是目前却也不能不先将就用着,不然,官衙就空了,事务总不好停摆的。
最主要的,宗泽也不能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将整个衙门的官吏全部关押,他还没那么大权力的。
因此,末了,宗泽对他们道:“诸位,魏通判犯案不法,实乃国之大贼。为正法纪,本官已经他收监,待沈按察使大人到了再行审问。诸位都是有职在身的,现在大家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吧。不过,诸位,这些天说话做事还是小心为上,非常时期。本官不允许任何消息外泄,倘若一旦发现有人给外面通信。本官也只好请他去跟魏通判做伴儿,大家可是知了。”
让人散了去做事后,宗泽又命人将包司狱跟雷主簿也下了大牢,去跟魏先页作伴儿。
宗泽在这边在细细的安排接手兴安事务,真如那边也是细细的归拢了铜洞村的铜矿事务。待一切都理顺后,让姚刚派人严加看守,等官府交接的人来才能撤离。
都吩咐好后,真如带着包厚存一行人等也往兴安州而来。真如到时,宗泽这边的清理工作已是有条不紊的进行了。
宗泽没有多用自己的人手,当然了,除了陈师爷杨师爷两位师爷外宗泽也没什么人的。既然如此,那就好好用用这些人好了。俗话说的好,以毒攻毒。既然这些人深谙舞弊之道,就让他们自己清查自己好了。于是,宗泽让他们各自交叉去清查对方部门的事务。这方法不错,这些人为了让知州大人知道自己的归附之心,拼了命的表现。
很快,宗泽就对兴安州的衙门运作道道知道了个一清二楚。手头事顺了后,宗泽一门心思的等着按察使大人的到来。说实在的,铜矿这个烫手山芋他也急啊。
宗泽的信很快到了鄂城,看到宗泽信中所写的这些,左右布政使大惊,这可真是惊天大案哪。左右布政使赶紧上书皇上知道此事,按察使沈潮也立即带着人星夜兼程赶往兴安。
他们赶往兴安时,皇上的批复跟陈尚书的回信也八百里加急发往了兴安。
话说,陈尚书接到宗泽的信前,已经接到了湖广参政陈正庸的信。看宗泽当时给陈正庸去信问粮食之事时,也隐晦的提了提铜矿的事。陈正庸看看荀辉荀左参政这些时候的动作,当即也猜出宗泽那边一些事儿。所以赶紧给陈尚书来了这封信。
看到陈正庸信中说的事儿,陈尚书心下一沉,看来宗泽陷入了巨大的漩涡中了,不知道他这次可是能抽身而出。
想了一阵,陈尚书摇摇头,宗泽一毫无根基的新人面对如此大的势力倾轧,可能是毫无还手的余地了。可惜了,这陈宗泽可是自己看好的人才呢。陈尚书摇头叹息之余,也在想着,到时怎样保住陈宗泽不用下狱什么的。总归是他们海宁陈家认了的子弟,该尽心的还是要尽点心的。
可是,很快,宗泽的信来了。宗泽信中对铜矿的事说的很详尽,看到这些,陈尚书心很沉。不过,待看到宗泽在信中说的主意。陈尚书精神大振,心道,此子胆识过人,这主意用在这非常时期,说不定真能让他闯出一条生路来。
看到宗泽的主意,陈尚书心头升起了希望。待看到宗泽托他递给皇上的信件,陈尚书笑了,无论此事宗泽成功于否,宗泽的结果都不会太坏的。他们都忘了,还有皇上呢。皇上对宗泽的信重,他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陈尚书点头心道,这陈宗泽他还真是没看错。陈尚书决定赶紧帮宗泽一把,将宗泽的信亲自进呈皇上。
建文帝接到陈尚书递上来的书信,跟他昨天接到从银台转过来的宗泽的折子,两封信的内容差不多。昨天看到宗泽的折子,建文帝已是震怒非常,这些人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窃取国财,实乃罪不可赦。建文帝气怒之余,也有点替宗泽担心,不知道这陈宗泽能否顶住这次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