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324)+番外
房子的事儿也是周昌海今日来的主要目的了,见宗泽主动说起,周昌海感激不尽的连连道谢。说了几句话后,眼见天色已然黑尽,周昌海不敢耽搁,赶紧起身告辞:“陈大人,今日我就先行告退,明日我就来借你的东风了。”
宗泽也不虚留,客气的将人送走后,也就歇下了。次日一大早,周昌海果然带着家小随宗泽登船往兴安而来。
众人一路顺水而下来到兴安。一行人回到兴安州后衙,真如顾不得歇气,立即进入主母状态。一边一径声儿的吩咐人给周家打扫屋子,帮着周家安顿。一边又吩咐人将从金州带回来的东西整理入库,还又吩咐厨房赶紧整治几桌酒菜出来。众人也随着真如的吩咐自去准备安置。
宗泽见真如忙着,他也不过去打扰,干脆就一头扎进书房,让人将这些天积的帖子书信拿过来好好理理。
听得宗泽回来了,户房主簿钱烨赶紧过来给宗泽拜年,顺道也是说事儿。
听得钱烨说江南那边已经送信过来了,说他们那边有货船已经发出来了,装了粮食、桑种、蚕种等物;跟过来的还有一些工匠师傅什么的。估计在正月三十前是必能到的。
听到这个消息,宗泽精神大振。很好,这样以来,自己的计划就可以如期进行了。因着那边马上有东西运过来,这边的接待安置也必须到位才行。于是宗泽又跟钱烨细细的商讨了一番如何安置接送江南运过来的种子人力,如何将这些东西最合理有效的分配等等。
跟钱烨商议的差不多了,这时丁全也过来请客人入席了。宗泽跟钱烨来到前厅时,周昌海跟陈杨两位师爷已经在了。见到宗泽进来,几人起来行礼相见。互相见礼毕,宗泽又将周昌海给钱主簿他们几位介绍了一番,方才入席坐下。
这个新春大家都是连番饮酒的,再加上宗泽准备饭毕还要跟几人商量事儿的,因此,也没狠劝,只稍稍吃了几杯也就罢了席。
席罢,几人坐着喝了几口茶后,钱主簿就先行告辞了。宗泽也带着周昌海还有两位师爷来到书房商议事儿。江南的东西要到了,他们兴安这边的事儿也得好好商议出个规程才好。
第231章
宗泽一边请人进书房,一边对周昌海抱歉道:“昌海兄, 你刚到, 还没歇息就请你来商议,还请见谅。”
周昌海不以为意, 反倒很高兴的道:“陈大人。能跟陈大人一起商议大事,那是我的荣幸。更何况,后院估计还在收拾,我这时候回去也是给他们添乱。还是跟陈大人在一起的好。”
几人进了书房, 待丁全捧过茶来后, 宗泽挥退众人, 让丁全在门口守着后, 就开始说道:“江南那边的粮种、桑种等过几日就会到兴安了。这兴安的摊子也算是快铺开了。外部的援力已经到位,可我们兴安内部的规章却是要定好才行, 不然恐怕会使计划有所阻滞的。今日请诸位来,是想跟几位商量这块儿。请诸位各抒己见,不吝赐教的才好。”
周昌海点头道:“陈大人客气了, 大家一起商量而已,说什么赐教不赐教的呢。不过, 陈大人此举真乃让兴安万象更新之举, 如此重大之事,确实要将各方面考虑到才好。”
陈杨二位师爷也连连点头:“正是,正是。”
宗泽开始提出问题。对于种子、人员的分配,还有各农户的补贴等这些都还算好说,虽是繁杂, 但只要人员规章到位,这些都不是问题。
不过,宗泽却是知道有好心办坏事之说的,一个好的主意,如果没有对的人去做,也将会酿成灾难的。对此,在坐的几位深以为然。最后定下,到时让宗泽在衙门里选定一些人派到各县去监督实施。
说到这里,宗泽道:“昌海兄这次来兴安助我,我是感激不尽。不过,现在兴安只空了个经历的职位,所以先只能委屈昌海兄屈就于此职位了。”
周昌海赶紧拱手谢道:“陈大人能让我为兴安尽一点绵薄之力,我才是感激不尽的。这职位昌海是求之不得。多谢陈大人了。”
听得周昌海的话,宗泽笑道:“好了。既然昌海兄对这个职位没有异议,那我就接着说了。这次我们派出去的监督调派之人,日后就由昌海兄调度负责,然后时时给我们汇总汇报。这样一来,可以让我们随时调整具体实施计划。以保证最有效的将将各项计划落到实处。”
周昌海这次跟宗泽来,确实是想有一番作为的。见宗泽果真实心要用自己,心头更是高兴。拍着胸脯给宗泽保证,他是一定会负责任的将这些事做好的。
这些问题是之前都已经商议过的,今天不过是再详细一下的。接下来的话题才是今日的重要议题。
因为他们先前的计划都是在基于各县知县配合的情况下做的。所以,如何让这些知县配合实施,也就是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支持这些新政,这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否则,一县土皇帝都不支持,那还怎么做。
可要让这些官场老油条听话,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对他们就只能以利诱之了。
对这点,在座的都是意见一致的。于是,几人就如何用利诱之展开了讨论。
这个问题,宗泽想了很久,上次在金州跟周昌海也商议了一阵。再结合了后世的养廉银子,宗泽决定,就如同现在大公司对各级部门的绩效奖一样,赚得多给的多。不过,在当下的忠君为国的大环境之下,当然不好说是给这些官员的提成的。于是,就将养廉银这个概念借过来了。
也就是说,他必须要将对官员的奖励放在明面上,而不是私下里通过别的方式补偿。因为这样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大面积的贪污腐败。
宗泽将这个理念提出来后,大家都很是兴奋。将官员的收入跟他们的业绩挂钩,这个好。不怕他们不用心,毕竟多劳多得不是。
可是如何让这个银子发在明面上,也就是让这笔银子合法化,那却是个问题。对于众人提出的这个问题,宗泽道:“嗯,诸位说的这个问题,我也想了好久。能让此事合理合规的,只有皇上了。”
对于宗泽这话,大家深以为然,此事相当于是对吏治的改革,不可谓不大。当然是要最高的领导拍板了。
大方向基调定了,接下来就是细节的商议了。两位师爷也催着宗泽马上上折子。宗泽表示明天就会细细的拟道折子,八百里加急进京。
官员养廉银子的议案定下后,宗泽叫过丁全问道:“周二爷的下处可是收拾好了?”
丁全答道:“方才那边传过话来,说是已经收拾好了。”
宗泽点点头,然后就对周昌海道:“昌海兄今日赶路也累了,今天扰了你这么久,也该歇歇了。”
周昌海笑道:“陈大人客气了,今天我可是受益匪浅呐。这样的说话,我可是喜欢的紧。不过,我这一身尘土的样子,是该下去洗洗了。陈大人,我先告辞了。”
宗泽笑着拱拱手,又对丁全道:“让人好好送周二爷归家吧。”丁全答应着自去安排。
送走周昌海,宗泽让人续了茶后,又继续跟陈杨二位师爷商议了起来。明日就是十五了,正月十六就要开印了,这一开印事情接踵而至。时间很紧,所有的事情都要好好的安排起来。
而且宗泽现在手头上还有一见私事,也要赶紧处置好。宗泽没有说具体缘由,但是将自己要将沧浪那边的生意全部收回的事儿跟两位师爷商量了下。
对东家的这个决定,两位师爷也聪明的没有追根究底。只是就切割的具体事宜给了不少建议提醒。宗泽对两位师爷的态度非常满意,能出主意,但不过多打听,这样就很好。
商议到最后,宗泽对杨师爷道:“杨师爷于刑名一道很有研究,到时恐怕要请杨师爷一道去下沧浪那边,将各方面的文书等等全部帮着看看,做做切割才好。嗯,宜早不宜迟,明日一大早就带人走吧。”闻言,杨师爷连连答应,保证到时一定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