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科举(36)+番外

作者: 玉子双泽 阅读记录

听到陈忠运问他的话,钱永济赶紧回答道:“我姓钱,叫永济。”

宗泽想着,钱永济将名字报上来了,这下爹总该放人走了吧。谁知,陈忠运却是一连串的问出,钱永济是哪里人哪,家里有几口人啊,家里是做什么营生的啊,等等。

见他爹像查户口一样的问师兄一些问题,宗泽感觉很奇怪。爹今天是怎么了,怎么问人家这些问题。不过,宗泽知道他爹一向是很有分寸的,不可能莫名其妙的问的,必是有缘故的。于是,也不说话,就在旁看着。

后面,见钱永济实在招架不住了,看到这个师兄平日里对自己颇为照顾的份儿上,宗泽就大发慈悲的开口解围了:“师兄,下午课马上开始了,你快走吧。记得帮我告假啊。”

钱永济如蒙大赦的赶紧对着陈忠运作了一揖,忙不迭的走了。

钱永济走后,宗泽父子两人才借饭馆的地儿说起话来。

宗泽又是好久没见到家里人了,想的紧,赶紧问道:“爹,好久没见到你们了,我实在想的紧。娘还好吧?大姐、二姐、三姐都还好吧?家里吃的都够吧?哦,你今天中午来我,昨天你就到了的吧?”

陈忠运一一回答,末了儿说道:“我们都还好,你也莫惦记我们了,倒是你,一个人在外,真是让人放心不下。不过,俗话说的好,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学堂你可得好好读书,才不枉你吃的这番苦头啊。”

互相问候完,宗泽问了他好奇了好久的问题:“爹,你刚才为啥要那样问钱师兄啊,问得人家好不自在。”

陈忠运抿了口茶才说道:“今年又来了几起子给你大姐说媒的。刘二麻子的媳妇带人上门了,刘秀才娘子也亲自上门说和来了。”

宗泽讶然问道:“难不成,都是给这个钱永济说媒的?”

陈忠运道:“那倒也不是,刘秀才娘子是来给她姨侄儿帮忙说亲的。刘二麻子他媳妇是来给这个钱永济说亲的。”

宗泽心道,自家母亲的基因不错,姐姐们个顶个的漂亮的不得了;而且娘知书达理的,姐姐们的品行也是很不错。所以,自家这大姐,行情还怪好的。

宗泽问他爹道:“这个钱永济,我跟他同窗了快一年,对于他的人品家世也有些的了解,呆会儿我跟爹好好说说他。只不过那刘秀才娘子的姨侄儿是个什么情况,家里了解吗?”

陈忠运就将刘秀才娘子来提亲时说的情况说了:刘秀才娘子的侄儿姓黄,叫黄顺,今年二十,他家也是风白县城里的人。他家住风白县城,家里在风白县城有些产业,他爹就是本县工房吏员黄春。

宗泽听完,问道:“刘娘子就说了这些,没说别的?这黄顺二十了,怎还没成亲?刘娘子没说是为什么?”

不怪宗泽这样问,二十在现代来说,是很年轻;但就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大家都是十六七岁都成亲的。二十还未成亲,却是有点晚了,是必要问下原因的。

陈忠运答道:“你娘问了。刘娘子说是因为那黄顺早年算过命,不宜早娶,所以才等到现在。”

宗泽还是心有疑虑,这个理由太万金油了,不足以让人信服。黄顺家在县城还算是不错的,在县城找个老婆想来是不难的,怎会找到他家那穷乡僻壤去了?

宗泽想了想到:“爹,你这次过来家里安排好了吧。你先不要走了,在县城住两天,我这就回书院好好打听打听一下。我有个同窗,学习虽不咋样,但是为人却是手面开的很,这县城好多事儿他都清楚,我这就托他好好打听一下。打听清楚了,爹再回去。”

陈忠运听到这个,也答说:“我这次过来,你娘也是这样说的。家里现在活不忙,都是些薅草一类的轻省活儿。你娘一个人也做的过来,我也跟她说了,要是忙不过来,花两个钱儿也是使得的。现在,家里的钱虽说不上多宽裕,但还是转得过来的。行,我就在县里住两天,你快些打听来回我。”宗泽答应着去了。

宗泽回到书院,刚好是中间下课歇息的时候。钱永济好像专门在等他,一看到宗泽,就赶紧走过来问道:“陈师弟,你爹走了吗?”

宗泽看了他一眼,故意顿了一下才回答道:“怎么?我爹走没走,钱师兄如此在意?”

第36章

钱永济听得宗泽如此问, 脸一红, 赶紧道:“没什么, 没什么, 我随便问问。”

宗泽道:“哦,那没事了。我要找马建, 请他帮忙打听点事儿, 师兄, 我先行一步了。”

钱永济想叫住他, 又不好再接着追问, 只得由着宗泽去了。

马建听到宗泽打听黄顺, 当即奇怪道:“你打听他做什么?”宗泽含糊道,是有人给亲戚家说媒呢。

那马建一听赶紧道:“我说你为什么打听呢。赶紧跟你亲戚讲, 这门亲事可万万不要答应啊。”

宗泽一惊, 吓得连忙问道:“这是为何?还请师兄说来。”

马建见宗泽这么客气,嗤笑道:“这有什么的。那黄顺的事儿, 这县城里的人都知道的。那小子之前横行霸道的,一次不知怎么回事,被人打了,伤了脑子。过后就经常发羊癫疯, 这还不算。听说他自病了后,原本就霸道的性子更是厉害了,经常在家里打鸡骂狗的。跟你亲戚讲, 这种人可千万不能嫁的啊。”

宗泽听了, 再联想到刘娘子的举动, 他就说呢,缘何刘娘子会跑到乡下去给姨侄儿找老婆呢。不过,一个人的话不可信,还是再打听一下才稳妥点。

要不然,让他爹去问晋娘子?不妥不妥,这样让晋娘子为难了。这里的人讲究的是,宁拆十坐庙,不毁一桩婚,除非是特别亲近之人,不然恐怕让人为难了。而且,晋江马上要赴金洲科考了,恐怕晋娘子忙的不行,更不便打扰。

宗泽想了想,事关姐姐终生大事,还是再打听下的好,他一咬牙,跑去打扰晋江了。

一见到晋江,宗泽就直道罪过。可不是罪过,晋江马上就要启程去金洲参加院试了,现在来打扰他,真是不该。

晋江听了笑道:“这有什么。忙是忙,但说两句话的工夫还是有的。何况,我明天就要启程去金洲了,我还想着,临走前找你说说话的呢。”

宗泽不欲耽误晋江过多时间,于是直接问起了黄顺的事儿。

听到宗泽问黄顺,果然马建没胡说。晋江的说辞跟马建差不多,这黄顺真有问题。再联想到黄顺的家世跟年龄,跑到乡下去找人,看来,这黄顺有问题这事儿是真真儿的。

知道他爹要赶回去,宗泽赶紧将打听到的消息跟他爹说了。陈忠运一听,说道:“我说呢,幸亏好好打听了。刚好我也来县城了,我这就去刘秀才家回绝了去。”

宗泽又说到钱永济。

钱永济估计是那次在刘二麻子家遇到自家大姐,少年慕艾,就惦记上了。

不过,以钱永济家的财力,算来也是宗泽家高攀了。钱永济家能上门求娶,估计这钱永济没少使劲儿。

经过一年的同窗同舍,钱永济这个人的人品还是不错的,就是家里是个什么请况还不太清楚,只是听他自己那样说的,也不知真假。

听完宗泽的话,陈忠运道:“人品不错,就放了大半的心。他家里啥情况,我回去跟你娘商量下,好好打听下再说。”

宗泽深以为然,这可不是现代,小两口自己过日子。大姐日后真要嫁过去,那相当于是嫁给了一家子,尤其是婆母;媳妇跟婆婆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有时比丈夫都多,婆婆要是不好,那简直真是熬日子啊。

因此,宗泽叮嘱了又叮嘱,要他爹他们务必要将钱永济他娘的秉性好好探一下,以免日后姐姐难过。对于这点,陈忠运也是十分着紧,表示必得好好的打听一二的。

四月下旬,钱永济就告假了,直到四月二十八,宗泽他爹又来了,宗泽才知道,原来,自家大姐真跟钱永济订婚了。那以后自己可得叫钱永济姐夫了,宗泽顿时有种炯炯有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