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377)+番外
端王接完旨意站起来,袁忠将圣旨递到端王手中。赶紧又拱手对端王行礼道:“奴才给端王爷贺寿了。奴才有皇命在身,不便大礼相见,还请王爷见谅。”
端王笑道:“公公有客气了。”说着,端王对着管家一使眼色,在旁的管事赶紧递了个沉甸甸的荷包过来。
这种喜气的荷包当然是但收无妨的,袁忠是毫不客气的接了过来。袁忠接过荷包,又对着端王爷道:“王爷,皇上可是时时惦记着端王您的呢。前儿个皇上得了几坛兴安知州陈宗泽进上来的绞股蓝酒,皇上喝得很好,颇是觉得不错。”
说着,袁忠示意身后的太监,捧过一红布盖坛口的瓷坛子递了过来。见大家都在看着这磁坛子,袁忠对端王笑道:“此乃皇上这次特意吩咐咱家送过来的绞股蓝酒。这可是兴安知州陈宗泽进献给皇上的,皇上很是喜欢。知道今日乃是端王大寿,就命我等送一坛过来,也请王爷尝尝鲜。”
听袁忠说完,端王这才反应过来,敢情皇上又是在给那陈宗泽造势呢。皇上这可是真是将自己当老师了,这对学生尽心尽力的。
端王赶紧命人接过这酒,哈哈笑道:“哈哈,皇上都说好的酒,想来味道必是不一般的,本王今天就在这寿宴上用了。”说完又狠狠的说了一番皇恩浩荡之类的,才将袁忠客客气气的送走。
在场的人很多,袁忠奉圣意亲来端王府送酒之事,很快就在今日来贺寿的人中传开了。
能在端王爷身边旁观的人,当然个个也非凡人了。皇上今日之意,大家很快就领会了其意了。
在端王的推波助澜之下,大家可劲儿的帮着夸陈宗泽进献来的酒。虽说没喝过,但皇上都说好了,能不好么。使劲的夸就是了。
端王也实在,不光是让人空口夸。皇上赏的这坛子酒,当即就在酒宴上他们那一桌坐满了王爷宗亲的酒席上拿出来喝了。
一喝,大家大是意外。这皇上造势的酒还真是不错。于是,众人更是赞不绝口。这次夸奖可是真情实意多了。
经此一役,阳和绞股蓝酒的名声,在京城上流社会那是叫的响当当的,慢慢的传到下面来,大家都纷纷打听这绞股蓝酒。可是打听也没用,市面上根本没有。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越是得不到越想要,于是,在阳和绞股蓝酒就还没真正上市时,京城已经嗷嗷待哺一片了。
京城向来是风向标,这京城都传遍了,其他城市怎会不纷纷跟风。不得不说,皇上的这一番造势是相当给力的。
京城的这一大好形势,很快就由陈尚书快马送信给了陈宗泽。看到陈尚书在信中说的这盛况,陈宗泽信心十足,更是几次亲到阳和县督促绞股蓝酒的酿造。
接着陈宗泽又特地发文到各县,让各县知县,务必要再明年开春大面积的将绞股蓝分种了起来。当然茶叶、桑树也是不可放松的。
绞股蓝酒在一批批的上市了,销量完全不用担心,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
今秋的蚕茧产出也已经出来了,收入很是骄人。
茶叶,因,除了阳平县固有的,其它的大都是今年才开始栽种的,要有大的产出还需要等上三四年的,因此产量有限。不过,名气已经打出去了。再加上这几年缺货,这种天然的饥饿营销,估计到时候阳平县的茶叶一大批量的上市,肯定会被一扫而空的。
兴安现在形势一片大好。现在虽是又到了一年的冬季了。可是今年,兴安从上到下,再没人为要饿死担忧了。今年的粮食虽然仍是欠产,但是,蚕茧、酒等的收入已经足以弥补这个亏空了。
虽然说有的人家可能还是会有烦难,但是饿死之忧却是没有了。
想不到陈状元刚刚来到兴安不足两年的时间就能让兴安人不饿死了,不用再去讨饭了。这可真是再生父母啊,一时间,陈宗泽在兴安的声望是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大家一说起这个状元知州,那夸起来,简直就是活菩萨下凡呐。民众交口称赞不已。
今年也算是兴安建设的第一年,头一年就取得傲人的成绩。民众看在眼里,上面的人也看在眼里的。
年终上政绩总结折子时,湖广布政使张世愉,将陈宗泽是夸了又夸。夸陈宗泽在自己的带领指导下对兴安做的实事都卓有成效;着重表扬了在陈宗泽的努力下,兴安州今年终于不用吃广惠仓的粮食了。
当然了,陈宗泽这些政绩之所以能原原本本的上达天听,那还是得益于陈宗泽跟皇上的良好关系了。不然,上官哪能如此卖力的在皇上面前去表扬一个能干的下属呢。就算要说,估计也是轻轻带过而已。
实在是陈宗泽这跟皇上的关系太好了,皇上发话,只要是陈宗泽的折子,银台必须第一时间递进去,这可谓是知之者甚众啊。所以,估计陈宗泽做的这些早就传到皇上面前了,既然如此,那就做个顺水人情算了。
建文帝时有收到陈宗泽的书信,对陈宗泽在兴安的所为,可谓是了如指掌的。不过,张世愉这封折子一上,皇上却更是高兴。毕竟先前只是听陈宗泽自己说,现在可是陈宗泽上官的佐证了。这不更是让人放心笃定的么。
龙颜大悦的建文帝,立即对陈宗泽发出嘉奖,将他从从五品升到正五品。然后又是书画珠宝的赏赐一番。
皇上的这一番赏赐,大家看的眼热。不过,好些人不光是为这个眼热,还有更眼热的。
陈宗泽的能力了得,这刚刚才去兴安,就在兴安搞得风生水起。这兴安的兴盛是看得见的,与其眼热,还不如赶紧过去分一杯羹的好。毕竟,兴安的通判一职到现在还空着呢。
第266章
大家都知道这兴安州在去年之前还穷的叮当响。一堆饥民等要吃广惠仓的粮食。就是穷成这样的一个州, 现在让陈宗泽搞的风生水起,这成绩是眼看的见的。
这现在去兴安,那功劳是妥妥的捞的到的。过个几年那是多好的政治资本。一时间,兴安州通判一职好多人都盯着,各方都在使力。
经过一番角力后, 兴安州通判终于在年前定了下来,只待明年开春走马上任了。
京城的这一番动静,陈宗泽现在却是不知的。陈宗泽升任五品知州的圣旨一下, 顿时上门贺喜的人接踵而至。这几天黄真如是迎来送往忙个不停。
陈宗泽升品级这种大喜事儿一传出来, 陈宗青两口子就立马上门道贺来了。见黄真如忙得不可开交,周氏就矜持的等在那儿,准备让黄真如开口请她帮忙的。
可是, 直到自己吃完席要走了, 也不见黄真如开口的。之前周氏是很畏惧黄真如的, 可自从知道黄真如不好有孕之后, 周氏自觉黄真如有个天大的缺陷,跟她们这些也差不离儿了。所以,在黄真如面前周氏现在是自如的多了。
周氏都想好了, 如果黄真如开口相求了,自己一定会勉为其难的帮帮忙的。可是, 从头至尾,黄真如让她手下一帮奴才帮着待客,也没想着求自己这个嫂子;甚至是不光是没求,还对自己颇为冷落的。周氏颇是不快, 深觉黄真如没将自己看在眼里。
其实吧,也是周氏多想了,这黄真如他们这种功勋累世之家出来的人,侯府都有专门的训练的。对付兴安这不大的宴会还真是游刃有余的。
在外人看来事多忙乱,可是黄真如有一帮经验老道的仆从做助攻呢,做起这些事儿来可谓是手到擒来的。
至于陈家这些嫂子,倒不是黄真如看不起,而是她从来没想过要她们帮忙的。其实这很正常的,出身不同,地位不同,交际自然不同。
周氏原先在老家那小山沟里,做低伏小惯了,开始也是谨慎小心的;可是自从跟陈宗青常年累月的跑外,自觉是见识颇多了,人也张扬了好多。
周氏自觉不被重视,跟陈宗青两人一起回家时还气咻咻的说个不停:“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一个连蛋都不会下的母鸡,在我面前扬武扬威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