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62)+番外
考生带的吃食,也是要查验的,如果块儿大了,都得掰成小块儿查看过才行。因此,吃食不能太大,于是林淑芳这两天就带着良芬、良香细细的研究起进场的吃食来。
试了两天,还真试出来了,做了指头大,裹着芝麻的小烧饼,一口一个,咸香酥脆,好吃的很。
吃食弄好了,又想着天冷,喝冷水的话,怕宗泽肠胃受不了,于是,又特地准备了一口小锅让带上。
很快,二月十六到了。
因为是卯时一刻就要进场,所以,宗泽寅时二刻就起来了。快速的洗漱完毕,又美美的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宗泽跟陈忠运就带着大包小包的赶往县试考场。
这就是家在县城的好处,要不然,谁能带着这么多东西去考场呢。
宗泽他们赶到时,天还麻麻的,还没大亮呢,但考场前已是人声鼎沸了。
考场是坐北朝南向,因着风白县乃是年产粮三万担以下的小县,财力有限,考场也是简陋的很,完全没有后世宗泽见过的古代贡院的气派。不过,虽是简陋,但该有的制式那还是一应俱全的。
考场最南有东西辕门,圈以木栅栏;院北为正门,叫「龙门」,龙门上高悬一匾,上书“开天文运”四个大字。龙门后为一大院子,供考生立院等候喊名。再北有三间大厅,中间为过道,考官坐西间,面东点名。再北才是考生号棚。
现在考场大门已经围了一圈兵丁,监看着众人,维持秩序。
等了一会儿,只见前面了一群鸣罗张伞的人过来了,看来是主考官马成洪马县令到了。
马县令来到近前,威严的左右一扫,迈着八字步,往考场里去了。
进得中间大厅,此次监考的教官已是全部到场,见主考官来了,赶紧起身作揖,然后到马县令身后站定。这几个监考官都是外县教谕学官,本县的教谕学官也俱是调往了外县监考。
几个监考官站定后,又让人集合此次做保的禀生,待禀生跟主考官行礼后,让其立在主考官旁,监看进来的考生是否是他们做保的人。
主考官既已入场,学子们也可以入场了。搜子开始搜查考生全身,翻拣带来的东西,务必将夹带之物杜绝在考场外。
风白县乃小县,不像江浙那些科考大县每次县试动辄上千人的,风白县今年也只有区区一百多人来应考。其中还有一部分,纯粹是来学习经验的。因此,不怪马县令着急,就这考试的基础人数都这么少,还指望最后考上秀才的能有多少呢。
不过,人数少也有人数少的好处,不用像那些大县一样,非要分排,每排满了五十人才能进场。宗泽他们不用等太久,二十人一拨就入场了。
轮到宗泽了,宗泽今天里外穿了六层,一层层的解开让搜子摸过。然后搜子又翻拣了一番宗泽带来的书箱等物,没有什么夹带之物,于是一挥手放行。
宗泽来到龙门后的院子等着,等高悬在屋梁下灯牌上的数字满二十了就进去大厅。
考场重地,当然不得喧哗、交头接耳的,这是基本规矩,大家都懂的,于是宗泽跟先来的人静静的在院中等着。
突然,门口传来一阵哭嚎声,还有搜子的大声呼喝声,看来,有人夹带被发现了。
宗泽心道,这个人完了。没准备好,就不要来了,干嘛要存这种侥幸心理呢。要知道,科场作弊,处罚相当严重的,要于场前枷号一月的。
这样的处罚一出,就算主考官不说日后禁考,那自己也没脸考了吧。文人多重名声的,他这一次作弊,完全就是断了自己的前程了。
不过,宗泽不同情,不管这个人作弊是不是情有可原,他这行为就是错了,如果让他夹带成功,最后科考成功,那对其他勤学苦读的学子是何其不公。
今天考试,事关重大,别人的事,不可多耗心力。宗泽也是稍稍多思了一下,旋即很快收敛心神,全身备考。
很快,他们这一拨人满了,可以进去了。大厅处有人唱名,宗泽他们每进去一个,就有人唱名,然后厅内就有禀生答某某作保。
待保结完毕后,有监考官对学子说明考场规矩:考场禁止走动;一天有三次休息时间;要如厕,要叫衙役专门引导才可前去;考完试,拉动号棚里的小铃,就会有人来收卷的,不可随意呼喝。
验明正身、讲完规矩后,考生可以去到最北边的号棚入坐了,宗泽拿着坐号便览找到了自己的号棚,位置不错,是第二排中间。
号棚很是简陋,只一椅一案,别无他物。门口连门帘都没有,在这样冷的天考一天下来,人不得冻僵啊。知道考场内有给考生准备的火炉跟木炭,宗泽赶紧叫来巡视的衙役,花大价钱要了一个火炉跟足足的碳。这就是有钱的好处啊,要搁之前,宗泽可花不起的。
试卷发下来了,试卷是划有红线横直道格的,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且还划有密封线,要求考生不得将答案写于密封线外,否则作零分处理。另发素纸两张以做起草之用。
这次马县令定的风白县城的县试,一共是要试五场的。
今天宗泽他们考的就是第一场正场,试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宗泽磨好墨,填好姓名后籍贯后,四书文第一题已经出来了。几名衙役举着考题贴板在号棚前巡回展示。
宗泽一看题目,果然不出他们所料,这第一题就是截搭题。题目是“不欲富贵其志为哉”,宗泽稍稍想了下,明白,这是《孟子》里的“公孙丑章句下”里的“人亦孰不欲富贵”,跟《孟子》里的“滕文公章句下”里的“子何以其志为哉”截搭在了一起。
准备功夫做的很足的宗泽闭目凝神想了想,先在心里大致理好破题承题等脉络,开始下笔做草稿了。宗泽下笔很小心,这个考试对书写要求很高,就算是草稿也要求必须是楷书,不能乱写一气。
第一题还没做完,第二题也已经出来了,宗泽先行记下后继续埋头做第一题。
又过了一会儿,试帖诗的题目也出来了。
自此,今天考试的题目全部出来了。
王进士早就讲过多次,科考重首场重首题,宗泽深知首场第一题的重要性,这可能就是决定第一步科考能否得过的题目,绝对要投入十分的精力去做。于是宗泽是想了又想,润色了又润色,时近午时才将第一题誊抄到了试卷上。
坐了半天没动弹,人都有点木了,刚好衙役在外呼喊,可以休息一下了;宗泽赶紧叫来衙役,送了清水来。这天冷的很,宗泽虽然保暖措施做的足,但是还是僵的不行。要来清水烧开了喝点,暖暖身子,也好吃干粮;不然,就这样咽,也难受的很。
宗泽休息好后,就准备开始做第二题了。这时,旁边的号舍里却是传来噪杂声。
第51章
那边声音一起, 很快就过来了几个差役,虎狼一般将一个考生拖了出来。
原来,饶是搜检如此森严, 竟然还有人夹带成功了。虽然带进了场, 可惜运气不好,还是让场内巡逻的差役给抓住了。
于己无关,宗泽也就是扫了一眼,继续答题。
第二题的题目出自《论语》,这题就不再是截搭题了, 宗泽心道,好在胡光右没有太过分。不然,两道四书文都是截搭题的话, 估计有不少考生真只有哭的份了。
有了第一篇打头,第二篇宗泽写得就放松了好多,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写完了。
写完制艺题, 宗泽开始写起了试帖诗。
待宗泽将所有题做完, 离收卷时间还有一会儿。于是宗泽又回头斟酌了一番, 看看还有什么疏漏之处。
检查完,这时宗泽已经看到有人交卷了。再看天色也晚了, 县试是不给蜡烛的, 天黑前就要交卷, 很快就会有衙役来催交卷的。
于是宗泽也不再等了, 拉动身边的小铃示意交卷。很快就有一个收卷官并衙役过来, 收卷官手里拿了个匣子;差役手里拿了个铜盆, 里面放了把刷子。两人来到宗泽的号棚,衙役将宗泽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栏糊上,是为弥封,弥封好后收卷官就将卷子收好放进匣内拿进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