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妃—华之乱(65)+番外

作者: 楼小苏 阅读记录

话虽这么说,在沈碧瑶几句劝导,还是松了口。

只是一出云疏宫,景汐就到了宁安殿把曹谨儿好好的教训了一顿,曹谨儿虽大喊着冤枉,却仍是已经改变不了什么。

月夜楼中,沈碧瑶正与姚莹下着棋,忽然,姚莹似笑非笑道,

“那一夜,清儿一剑刺入时,碧瑶可有心动?”

沈碧瑶闻言,脸上虽保持了平日的镇定,嘴上却是没能说出话来。

姚莹像是瞧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玩味一笑,反倒不提。

过了片刻,姚莹忽然问道,

“碧瑶可有羡慕过自家兄长?”

沈碧瑶抬头望向姚莹,只见她笑容了少了几分难以琢磨的味道,反倒是淡淡的。

“从前父亲只许哥哥学武练剑时,倒有几分羡慕。”

姚莹脸上笑意更浓,她似是向往道,

“你瞧见清儿的剑法了吧,若我是男儿,就也能学到如此精近的地步。”

说罢,她又想起了什么,说道,

“或许我也能跟父亲一起,弛刹沙场,也不用清儿费得那么累。”

沈碧瑶微微一笑,答道,

“娘娘虽不能如男儿般建功立业,但,您容貌绝色无双,这可是天下女子最羡慕的。”

姚莹只是自嘲一笑,冷冷道,

“父王他当年有燕北第一美男子之称,光华无双,而母亲也是夏国出了名的无双公主,身为这样两个人的女儿,本宫若是容貌平平,才真是丢了兰陵王府的脸。”

沈碧瑶也晓得这其中的无奈,她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作答。

姚莹收敛起神情,笑得别有意味道,

“说来,碧瑶这次可是设了个好局。”

姚莹停顿下,瞧了一眼沈碧瑶的神色,见她仍笑得云淡风轻,她又道,

“王扶疏是舞姬出身,就算是醉了也不是会走错屋子的,想必,听说那时,送她回房的事云疏宫的宫女吧。”

说着,姚莹脸上笑意更浓,

“料想也不会有人会怀疑这刺客会是险些遭到不测的你所安排的。”

沈碧瑶心知姚莹已晓得事情经过,她也坦言道,

“当初劳烦娘娘让侯爷一道,本是想在刺客被审问时,略微帮忙,倒想不到,侯爷来得及时,这戏也才更真。”

姚莹凝着一双含笑的眸子,似笑非笑道,

“碧瑶劝皇上饶了曹谨儿一次,既免去了追查之下事情有了疏漏,更让皇上心里对她更为厌恶,呵呵,这又是一招。”

沈碧瑶道,

“即使皇上这一次罚了曹谨儿,也不过是凭了一时气恼,而非真凭实据。”

姚莹又道,

“看来,碧瑶接下来还有计划,可要本宫相助?”

沈碧瑶微微一笑,恭敬道,

“臣妾自有分寸,谢娘娘关心。”

沈碧瑶正欲离开时,姚莹忽然开口道,

“再过几天就是皇上生辰了,到时候宴会上,免不了争奇斗艳,各展才华,不晓得碧瑶你的琴艺如何?”

沈碧瑶谦虚道

“臣妾的琴艺自然比不得锦瑟姑娘。”

姚莹轻扬唇角,笑道,

“那么,若有锦瑟指点一二,可也未必会输几分。”

红颜颂

夜宴,帝后二人坐在最上座,虽传闻胧妃已失宠许久,但仍坐在景汐左手侧最近的位置。而如今最盛宠的沈碧瑶则坐在她旁边。

王扶疏虽不过是嫔位,但正当盛宠,位置反倒比兰陵儿更近帝后。

皇帝生辰是皇宫内最大的盛事,乐府自然不敢怠慢,费劲心血编排了精湛的歌舞节目,以为皇帝助兴。

如此宴会,也是后宫女子各展才艺的好机会。先有余芳仪高歌一曲,迎得满堂喝彩,连景汐也连连赞赏。

后有王扶疏,以舞助兴,王扶疏的舞技虽普通,但胜在她容貌出众,天姿国色,顾眉生盼,也另景汐欢喜。

宴席到了中旬,景汐看向坐在那儿笑得娇美可人的兰陵儿,打趣道,

“陵儿今日可有什么表演?”

兰陵儿脸上笑颜更浓,她甜甜道,

“先前两位姐姐技艺高超,非陵儿可比的,所以,陵儿也不得不请两位娘娘相助。”

此话一出,景汐来了兴致,他看向姚莹。

果然,姚莹笑吟吟道,

“臣妾和宛贵嫔兰婕妤编了个节目,以为皇上贺生辰。”

景汐大笑道,

“好,那朕就拭目以待了。”

姚莹使了个眼色,沈碧瑶和兰陵儿两人会心一笑,与她一同退出宴席。

再出现时,三人已换了衣装。

兰陵儿一身桃红色蔷薇印花宫装,衬得她如花中仙子般,甜美可人,娇巧柔美。

沈碧瑶一件淡绿色中衣外,罩了件墨绿色云秀锦缎,抱琴而坐,明眸朱唇,气质出众,云淡风轻,宛若天边明月,皎洁出尘,绽放光芒。

姚莹一头青丝披散在肩头,随性飘逸。大红色彩霞宫装松松挎挎地披着,不施粉黛,红装素颜,却是绝代风华,美艳无双。

姚莹笑盈盈地站在席中央,沈碧瑶宛然一笑,轻抚琴弦,缓缓奏出乐章。

从前景汐也赞赏过沈碧瑶的琴艺,但今日听来,竟是又更胜一筹。

沈碧瑶奏的是一曲《红颜颂》,曲到正章,兰陵儿高歌而起,音色悠扬,少了平日的甜腻,反倒是清澈如水,让人觉得犹如置身于空谷之中。

姚莹拂动长袖,随歌舞蹈,宽松的大红袍子不显累赘,反倒有一种优雅风情,不同于王扶疏的轻盈莲动,而是大气典雅。

连景汐在内,全场上下,无不为此琴此歌此舞而赞叹,目不转睛地看着席中央的那三人。惟独景岚,一杯饮尽,只抬头望了姚莹一眼,便低下头,含笑着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