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下臣(28)+番外
“回去换身衣服,圣旨肯定就到了。”何安道,“我这不敢进去,迟点去贺喜的怕是要踏破殿下家的门槛。”
“……我觉得您想多了,谁会这时候去为这个苦差事给殿下贺喜啊。”
何安被他说的不耐烦,脸色都冷了:“舌头要不要了?”
“要的要的。”喜乐见公公真闹了也不敢多话,连忙备马,一行人从北安门就出宫回了家。刚一下马,喜平已经上来道:“殿下接了圣旨就出府了。”
何安一怔:“这么快。殿下去了哪里?”
“在安康斋里与人饮酒。”
“谁?”
“工部郎中徐逸春,这次京畿修缮水利也是他上的折子。”
何安听了就炸了:“怎得不早点来报!”
紧赶慢赶还是有人赶在自己前面去给殿下道喜。
第一个道喜的,不管是赏银还是分量,那在主子心中都是一等一的。以前搁在宫里,谁敢不分品阶位分领头道喜,回来一干公公们不收拾得他生不如死那都是轻的。
谁都想做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那就是拾人牙慧,无趣的很。
按照何督公的计划,圣旨一到,他就过去贺喜。往殿下脚边这么一跪,说几句吉利话,显得自己算是尽心尽力。殿下一高兴,定会正眼多看他两眼,还会夸赞他几句,最后就会给个赏赐。
——他早看上殿下怀里那块儿绢子帕了,这次要来了就能正大光明的揣在怀里,不用遮遮掩掩的。
——他还要偶尔拿出来显摆,虽然旁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他就要显摆自己家主子给的赏。
如今这倒好,不长眼睛的还敢越过自己这个大功臣过去邀宠。
被人拨了头筹,扫兴至极!
“徐逸春是吧?”何安咬牙切齿,“工部郎中位置坐久了,想挪地儿了吗!喜平,我们走。”
“……师父,喜平你们要干什么。”阵仗把喜乐吓得连忙把两人拦住,“徐逸春是当今工部侍郎徐之明的儿子,徐逸春也就是可郎中,可他爹是正二品啊。”
“二品怎么了,二品还不是个外臣。”何安又怒又委屈,“五殿下可是我亲主子。”
“祖宗,可悠着点啊。您怎么一遇到殿下的事情就跟毛猴子上身一样。”喜乐急了,“喜悦?喜悦还不来帮帮我?”
喜悦茫然的从一盘子椰蓉包里抬眼看看喜乐。
喜乐绝望了,合着这屋里除了自己没个正常人。
他一个人怎么拦得住何安和喜平,只能眼睁睁瞅着两个人骑马往安康斋去了。
第十七章 春风
何安领着人风驰电掣,转眼到了安康斋。
“五殿下和徐逸春呢?”喜平抓着小二衣服就问。
小二吓懵了:“徐、徐大人带了贵客在二楼天字间里小酌,不让我们进去。”
他话音未落,何安就噔噔噔率先上了楼吗,他正要推开天字间的门进去,就听见门内传来讲经论道的声音。
“神京雄据上游,兵食宜取之畿,今皆仰给东南,岂西北古称富地,不足以实廪而练卒乎?夫赋税所出,刮民脂膏,而船夫役之费,常以数石致一石,东南之力竭矣。我京畿至开平都司北起辽海,南滨青、齐皆良田也。宜特简宪臣,假以事权,阻浮议,需以岁月,不取近功,或抚穷 民而给其牛种,或任富室而缓其征科,或选择健卒分建屯营,或招徕南人许其占籍,俟有成绩,次及河南、山东、陕西、遮东南转漕可减,西北储蓄常充,国计永无绌矣。”
徐逸春他也是见过几次的,这声音一听就是他的,一个文绉绉的书生,只醉心山川水利,说出来的之乎者也,反正何安是听不懂的。
“徐大人所言一针见血,乃是利国利民的良言。请徐大人畅所欲言,应无所忌。”这是赵驰的声音,声音里自有几分对待有学术见地之人的恭谨。
听徐逸春一笑:“我父徐之明早就寻访京畿之地,呈现过《水利议》一书。其中多有见地。既然殿下接了京畿水利这差事,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愿闻其详。”
两人又往下深聊起来。
何安哪里还听得下去。
殿下……可从来没用这样的语气跟他说过话啊……
就算他费劲心机,能给殿下做点打下手的事情,可徐逸春这样的朝廷栋梁,国之良臣,他是做不来的,也做不了。
他这会儿恍惚有些羡慕起这个徐郎中来。
喜平已是随后上楼,跟在他背后,问:“督公,咱们进去吗?”
何安摇了摇头,往后退了两步,在那楼梯旁边站定,小声说:“莫扰了殿下与徐大人聊些大事,咱们在外面候着便是。”
“好!”喜平道,“待姓徐的出来,我一击必中。”
“什么乱七八糟的?”
喜平一头雾水:“督公,我袖里剑都快出鞘了。您不杀他了?”
“……”何安看白痴一样看他,“咱家什么时候说要杀徐大人。你疯了吗,这可是工部郎中,他爹可是当朝二品大员。”
喜平有点不明白了。
既然如此,带着自己急吼吼的来此作甚?
他又不敢说,又不敢问,只能跟着何安在楼梯旁边站定。
太阳正透过窗花洒进来,落在何安脚边上,投射的阴影似龙似蟒亦又似花,总让人看不清楚。何安只失落了一小会儿,便又振了精神。
如今这一切已经是他能得了最好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如果也许可让他去选。
他在殿下身边,只能是现在这样的身份地位。
又正是这阉人的身份,他才能够与殿下如此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