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学渣太傅(77)

作者:龙殊 阅读记录

难怪把人发配到这儿来。就这穷乡僻壤,任萧永宁再有通天的本事也翻不出什么浪来。更何况这里四面环海,就算想造反也很难把军队运送到对岸。

要想帮助萧永宁在崖州扎下根,得先好好发展经济才行。季澜心里暗暗盘算。

下了城楼,季澜肚子有点饿,便来到了不远处的街巷。一名老妇人摆了个豆腐脑摊子。

季澜:“大娘,来一碗豆腐脑。”

老妇人见来了客人十分开心,殷勤地擦桌子。

摊子只有他一个客人,季澜便与老妇人攀谈起来。“大娘是本地人吗?”

“是啊。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人讨生活。听口音,您是外地来的吧?”

季澜:“我从京城来的。”

“京城可是好地方呐。听说十里长街,热闹得很。可惜我这辈子是没机会去见识见识喽。”

季澜:“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以后这儿也能开出十里长街,热热闹闹的。”

“那敢情好呀。让我老婆子有生之年也开开眼。”老妇人很快把豆腐脑端上来,“您是从京城来的,有没有听说过闲王殿下?”

“哦?您为何这么问?”季澜来了兴致。

“以前吧总有些京城来的人说太子……,哦,不,闲王殿下是个纨绔,除了寻花问柳不干正事。可前些日子海防决堤,我家那口子亲眼看到闲王殿下带着人不眠不休三天三夜堵住了缺口。我就是好奇随口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季澜笑了笑说:“闲王殿下呀,当然是世上顶好顶好的人。”

老妇人也跟着笑了:“咱们崖州的百姓要有福了。”

“那是一定的。”季澜信心满满。

“客官您慢用。老婆子不打扰客官了。”老妇人退到她的小摊前。

季澜慢悠悠地往桌上瞧了瞧。这摊位虽小,佐料倒十分齐全。季澜随手舀了勺酱油放进豆腐脑里,又洒了点葱花和虾米进去搅拌搅拌。一碗地地道道的咸豆腐脑就做好了。

季澜刚舀了一勺放进嘴里,一个熟悉的身影忽然坐到他对面。

萧永宁显得有些疲惫,一来就盯着季澜的豆腐脑看。

不过季澜看见萧永宁就高兴,没有察觉。他舀了一勺豆腐脑递到萧永宁嘴边。

萧永宁机械似地张口,吃进嘴里却没味儿。

“阿澜是扬州人,应该爱吃甜的豆腐脑吧?我听说季老太太和季小妹都吃甜的。”

季澜微微愣了愣,答道:“我离家多年,京城里又汇聚了各地菜系。美食吃得多,便各种口味都可以接受。”

萧永宁没说话。

当初他曾派人查过季澜的底细。据说季澜入京赶考身无分文,连房钱都时常赊欠,又哪来的钱吃美食?

而且玉夕也曾旁敲侧击问过季老太太季澜的口味,老太太说季澜跟她一样很喜欢吃甜的。

原来萧永宁并没有在意这些小事。可昨夜听了封疆的话,萧永宁心里陡然起了一丝怀疑。站在他面前的季澜与传闻中的季澜似乎天差地别。不但口味、作风完全不同,连说的话都如暗语一样让人费解。

他会不会是冒充的?

萧永宁试探地问道:“近日我在书里看到一副千古绝对,怎么都想不出下联。阿澜可否为我解忧?”

季澜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显露:“你说。”

萧永宁:“上联是孤山独庙单枪匹马一将军。”

季澜手心里都是汗。他来古代也有些日子了,对对子这种事经常看那些文人墨客玩,便也晓得其中的一些玄机。

上联里“孤”、“独”、“单”、“匹”、“一”都是单数,下联便需要全是双数的。这么难的题,季澜怎么可能会?他只能使用拖字诀。

“这上联颇为刁钻,我要想一想再作答。”季澜道。

萧永宁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很快便被他掩盖了过去。有些事容不得细想。一旦开了头,便处处都能发现端倪。

萧永宁又问道:“阿澜从哪里学的西兰文?据我所知,整个天武朝就阿澜一个人会。”

萧永宁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季澜哪能猜不出他的怀疑?萧永宁虽然喜欢他,但他眼里向来容不下沙子。若被他知道自己是个冒牌的,他会不会亲手处置了自己?

季澜怕死,但他此刻更怕失去萧永宁。

季澜只好继续撒谎:“是从一本古书里学的。”

萧永宁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古书?叫什么题目?孤也很想找来看一看。”

季澜:“时间太久,臣忘记了。”

接下去,谁都没有再说话。

沉默了良久,萧永宁站起来,道:“孤还有点事,太傅想出下联,再来找孤吧。”

第41章 狗粮

那一日后, 季澜和萧永宁似乎都有意躲着对方。萧永宁没来找过季澜。季澜也没出门。

如此几日,卫夫人第一个看出了端倪。她悄悄对卫震海道:“这俩孩子是不是吵架了?宁儿好几天没来了。”

卫震海:“你这么一提,的确像是吵架了。季澜那小子这些天天天躲在屋子里, 也不知道捣鼓什么。”

卫夫人:“咱们去关心关心?”

卫震海:“你一个人去就行了。我就不去了吧。”

卫夫人:“不行。你闲着也是闲着, 再不找人说说话都得长蘑菇了。”

卫震海叹口气,陪着卫夫人去敲季澜的门。

季澜闷在房间里好几天。他很想去跟萧永宁说清楚却又害怕会失去他。

萧永宁没戳穿他,是不是说明萧永宁也舍不得他?毕竟只要萧永宁命令他写几个毛笔字, 他就只能原形毕露。如此想着,季澜便心存了几分侥幸, 希望萧永宁会选择装傻再来找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