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日灿灿(171)

作者:说给月亮 阅读记录

她面颊涨得通红,毫不犹豫地将这些名字都否了。

她可不想以后每个听到女儿名字的人,都用暧昧的眼神看他们!

苏明迁惨遭所有人反对,只好蔫巴巴地回去继续想名字。

沈昔月这次勒令他必须好好想,不准再偷偷在里面藏她的名字。

苏明迁闷在书房里,一连想了几天,全都苦思无果。

这日,阳光正好,微风从窗口吹拂进来,夹着很淡淡的清香,外面传来杳杳轻快的欢笑声。

苏明迁推开轩窗望出去,沈昔月正在院子里陪杳杳放风筝。

沈昔月站在对面,高高举起手里的风筝,然后笑着放开手,微风拂起她的裙摆,她满目温柔的望着杳杳小小的身影。

杳杳扯着风筝线飞快往前跑,微风吹起她耳边的发丝,她脸上的笑容干净而明媚,仿佛一个小蜜罐一样,让人一看就甜到了心窝里。

一大一小立在熹微的晨光中,仿佛被朝阳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柔光,全无阴霾,静谧而美好。

整个院子里都充斥着欢快的气息。

苏明迁嘴角扬起温柔的笑意,不自觉愣愣看了许久。

他走回作案前,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他为女儿取的名字——苏灿瑶。

‘瑶’为‘杳’的谐音,从此以后杳杳不止是杳无音讯的‘杳’,还是代表着美好、珍贵的‘瑶’。

他希望她的女儿,能永远像灿烂的阳光一样明媚动人,活的无忧无虑。

第48章

夏初,丹阳城一如往常般热闹。

宽阔的街道上人来人往,两名少女骑马而来,红衣少女一身骑装,腰后别着一根皮鞭,马尾高束,英姿飒爽,与她并辔而行的少女戴着幂篱,只隐约能看到她白嫩的下巴,勒着缰绳的双手雪肤娇嫩,一身青萝裙,裙裾飞扬。

骄阳正好,两旁的路人忍不住朝她们看过去。

书生刘子煦拿着几本书从书铺里走出来,低头翻阅着,头也不抬的往前走。

两名少女打马穿过坊门,眼看着前面的白衣书生就要撞到坊门立柱上,青萝裙的少女侧过头朝他喊了一声:“小书生,看路!”

刘子煦听到少女清甜的声音,怔愣着抬起头。

随着少女转身的动作,幂篱轻轻拂起,少女的面庞若隐若现,鼻梁挺翘,唇色樱红,脸颊饱满水嫩,回头望过来时,眼波流转,一双灵动的杏眸好像会说话。

刘子煦及时停住脚步,未来得及道谢,少女已经驾马而去。

马蹄翻飞,溅起一路尘埃。

刘子煦抻着脖子看她,心头蓦然一悸,砰砰跳动起来。

阳光倾泻而下,前方的两名少女已经驾马远去,一路有说有笑,神采飞扬,一个英气,一个甜美。

匆匆一瞥,令书生像丟了魂一般,不知道为什么青萝裙少女的那一眼就直接看到了他的心里去。

旁边的台阶上坐着几个老人家,看着少女离去的方向小声感叹着。

“年轻真好啊,那两个小姑娘是谁”

“丹阳城里会骑马的姑娘不多,恐怕也就是那二位了。”

“哪二位呀”

“红衣裳那位想来是秦老的孙女,总是随身带着皮鞭,青萝裙那位应该是咱们县令的女儿,也是秦老唯一的亲传弟子。”

“咱们苏县令可是位好官啊,自从他上任之后,咱们丹阳城治安都好了不少,听说最近快要升迁了。”

“谁知道呢,不过苏县令如果能升官那可是大好事。”

“苏县令唯一的弱点就是他这女儿,听说他宠女如宝,既不用女儿学女戒,也不让女儿学女红,简直没有规矩,刚才苏小姐骑的那匹枣红马,就是苏县令去隔壁县公干时千里迢迢给她牵回来的,就因为她说她要给她的马取名叫小红,苏县令就到处给她找合适的枣红马。”

“这姑娘也厉害,小小年纪就开了间卖画的铺子,好像叫画春堂,就在城东头。”

“画春堂里的画,好像有很多都是穷书生放在那里寄卖的,苏小姐不指望着那间铺子挣钱,就是想帮一帮同样喜欢作画、读书的人。”

“听说画春堂里还卖纸,特别便宜,贫苦书生们都喜欢跑去那里买纸,苏小姐根本就不靠这个挣钱。”

“苏家都是好人,前年大旱,庄稼产量太少,大家都吃不上饭了,苏家在城门口搭了棚子,施了十天粥呢。”

“这你可得说清楚,是苏家三房都是好人,大房和二房的人刻薄着呢。”

……

书生没听到几位老人家的谈话,一路失魂落魄的回了青山书院,脑子里都是少女昳丽的容貌。

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叫春心萌动,可惜他连那姑娘的名讳都没来得及问,他心中懊恼又遗憾的想,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了。

刘子煦走进书院大门,摒除杂乱的思绪,挺起胸膛,拿着书阔步往里走,免得师长们看到他萎靡不振的样子会训斥他,师长们说过,在青山书院里必须时时打起精神,把最好的精神面貌用来学习。

这里是官学,坐落在一座青山上,书院因此而得名,书生来自丹阳城十里外的一个小村落,为了读书,今年年初才来了此地,对这里还不甚熟悉。

他一路走进学舍,看到同窗苏景毓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一封信,正看得津津有味。

他屋子里还站着几名同窗,似乎正在探讨学问。

刘子煦在窗前驻足,忍不住露出羡慕的神色。

苏景毓是书院里唯一的解元,很得尊长们重视,明年就要参加春闱了,听说他启蒙晚,却学习刻苦,渐渐后来居上,尊长经常把他的经历讲给大家听,让大家引以为鉴,勤能补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