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农女,模拟求生(169)
真是个不忠不义的阴毒小人啊。
收起模拟器,许知南看向了朱书生,冷笑一声,给他喂了颗药丸。
朱书生面不改色地吃了下去,内心却在不断后悔着今天做什么来寻人呢。
许知南从一旁的书桌里拿出一封信来,想了想又提笔写了些什么,塞进了信封里。
“带着这个东西,去永州军营,交给霍将军。效忠我就不必了,帮我完成这件事就行。对了,这煤矿的事情除了你还有何人知道”
朱书生摇摇头,“那几个难民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你就算卖了这煤矿,于我来说不过是麻烦了些。我只不过是失去一处尚可的家园罢了,你可是要丢了命的。”
朱书生连忙发誓说自己不会乱说。
让朱书生收好信封,许知南想了想,又鼓捣了半天弄出个大包袱来。
“这是给我准备的行李”朱书生似乎有些不敢置信对方的贴心。
但其实这是许知南刚刚想起来给他老爹准备的东西。
自作多情的朱书生默然起身。没想到柳暗花明,竟还能和霍家军营搭上关系。
把洋溢着高兴的朱书生送走,许知南看了一眼一旁的煤炭,把箱子收进了空间。
——
朱书生很快带着东西离开了。临行前,他没有把这事告知他老娘,但那天早上,朱老娘还是起了个大早,悄悄在背后目送着对方离开。
“朱婶子,走咯,劳动改造去!”
朱婶擦擦眼角,转过身应了一声,“诶,来了!”
就在二人准备往砖窑厂走时,突然听到了外头的呼喊声。
“有人来了!”
许知南收到消息赶到时,看到了熟悉的人影。
许大山正拍打着老铁头的肩膀,高兴地叙旧着。
“铁爷爷,你怎么来了”许知南惊喜地上前。
老铁头哈哈一笑,拍了拍一旁的岑夫子,“瞧,我还给你带了个秀才呢!”
岑夫子躲开他的大掌,气呼呼地推开几步距离。
这儿除了他们两家人外,还有不少穿着破布衣衫的难民。
“这是秋水他们按你的要求寻来的难民。”老铁头拉着人给许知南介绍了起来。
这里头有篾匠,木匠,竹匠,甚至还有厨子,绣娘等等。这里头大多数人都有一技之长,拖家带口逃到永州,被裴寻找了机会分到了她们这来。
“姑娘,我咸菜腌得特别好!”一个大婶许是察觉到许知南打量的眼神,立刻大声说道。
见状,许知南收回眼神,让许大山带人去村民们早先搭好的茅草屋安置下来。
等人离开,许知南又看向岑夫子。
老铁头悄悄移步过来,“岑老头在永州想开个私塾,但这人生地不熟的,一不小心就得罪了人了,这可不就待不下去了。于是我便帮你把人拐来了。”
见许知南直勾勾地盯着自己,老铁头咳嗽两声,“我这铁匠铺子开不成,那永州府城房租还高,这不就另寻出路来了。”
原来如此,许知南立马笑容满面地让他们先去提前安排好的地方休息着。
岑夫子等人跟在许知南身后,来到一处青砖搭建而成的平房处。
里头似乎还传出些许读书声。
这儿难道还有其他书生或者夫子岑夫子有些疑惑地竖起耳朵,却听见里头教学的却是简易的汉字和数字。
许知南让她们先住进了一处空出来的房间,里头的家具都是许知南抽空带着人打造的。
“这床倒是稀奇,竟分上下结构”老铁头颇有些稀奇地打量着这上下床。
这玩意,是她为了后续难民安置才带着人做出来的。村里人瞧了都想要呢,找上许知南想买几架。
这可叫许知南又看见了商机,准备多研发几种,带去安县卖。
好在这次来的难民里有不少木匠,许知南感觉肩头都轻松了些。
岑夫子倒没心思注意这些,他满肚子都是刚刚听到的读书声。
“许姑娘啊,你们这有私塾”他终于按耐不住满肚子的疑惑,问了出口。
许知南摇摇头,“那是扫盲班,教村民们识字用的,只教日常用字和算学。”
闻言,岑夫子惊讶地瞪直了双眼,他胡子抖了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一旁的老铁头立马捂住他的嘴把他拉到一边。
“你个老迂腐别乱说话,别忘了我们有求于人呢。”
岑夫子只好把那些不合时宜的话吞了下去,“可你不是说这村子请我来这办私塾吗”
老铁头转而找上了许知南,把岑夫子的意思和他当初忽悠人的话传达了一番。
听罢,许知南也不好和给她挖坑的老铁头计较什么。
毕竟她也是真的需要一个夫子啊!只靠程娘子一个人,那得多累啊!不成不成!
但现在连温饱都没解决,这私塾的事情还得往后稍稍。
于是她便对着岑夫子一通画大饼加忽悠,最后岑夫子迷迷糊糊地就答应了下来,要去扫盲班帮忙教学。
等许知南离开,岑夫子里脑子里还回荡着什么“有教无类”“启民开智”“老□□女皆有所读”“流芳千古第一人”这样一类充满大义的话,他的内心莫名生起斗志来。
一旁旁听的老铁头摇摇头:这丫头比我还能忽悠。
随着这一波难民的到来,村子里多了不少手艺人,人多了,劳动力也不缺了,这慢慢地,村民们也开始互通有无,做上了生意,许家村的建设逐渐走上正轨。
而此时,带着消息出发的朱书生昼夜不停地赶路,终于到了永州军营。
收到求见要求的霍望北看向传信的手下,“你说这人是许家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