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今天霸总顺利退房了吗(525)

作者: 饭白 阅读记录

绿腰:“师叔,我们就这样走了也不跟师尊说一声,师尊一定会担心的。”

于娴娴:“哼,他不是故意躲着我吗?不是我不告诉他,是在他院子里没见到人。”

绿腰撇撇嘴:“连一封信都不留。”

于娴娴笑而不语。

前面赶车的桑枝早就注意到,身后有尾巴跟着——是影卫。

从她们刚下山,影卫就知道了。恐怕这一路于娴娴少吃两口饭都会被告知龙卿。

桑枝把注意力收回来,继续赶车。

马车走官道,并不算颠簸,一路风景也不错,越往西北方向暑气便越浅淡,让人舒坦了不少。

西北的几个官员早就闻风而动,把各项需要交接的资料在清涧城中备好。清涧城是京都通往西北的必经之路,恰好处在全程的中间段,因此周运祥只需把清涧城当做中转站,既可以免除长途奔袭,又能加快办事效率。

途中,周运祥早就注意到身后一直跟着一辆马车。护送他的官员说已经去问过,马车的主人是一位去清涧城寻亲的女子。周运祥想着弱女子出门不易,能帮则帮,便让官兵一路帮衬着。

路上若是遇到有困难的民众,周运祥也不会吝啬出手。于娴娴观他一路做派,倒是颇有父母官的意味。

如此走到清涧城,恰好花费了十日。

于娴娴在周运祥落脚的驿站隔壁租了个民房,开始了在清涧城的“度假”生活。每日早起带着银子去城里溜达逛街,感受一下西北风光,品尝美食。晚间回到院子里,听驿站的探子送来的情报,事无巨细全是与周运祥的工作有关。

遇上有难处的,于娴娴或者自己出手,或者让桑枝帮忙,暗中都帮周运祥化解了。

因此周运祥只觉得这一路办事特别顺利,许多比他官大三级的将领都对他客客气气,配合度极高,有问必答。

他哪里知道,是于娴娴在背后给他撑腰。

周运祥也没辜负于娴娴的厚望,兢兢业业地工作,有时深夜加班,能连续烧干三盏油灯……日子就这样平静地流着,沉浸在工作中的他,偶尔想起闵香伶,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

九霄阁内。

龙卿在黄历上划上一道线——这是她离开的第14天。

陆虎在旁边读着影卫传来的第14份日报:今日于天师辰时二刻起床,早餐用了一碟玉水豆腐羹,赞其味道不错,但比白燕楼的鱼粉豆腐羹要差上一些……饭后骑马至清涧城郊与游人玩耍攀谈,除了被风沙眯了一次眼睛外,一切顺遂。中午至路边的面馆吃了一碗素面、半只烧鸡和两块蜜瓜……

陆虎读着读着都快打起瞌睡了,唯一的听众倒是听得认真待他读完,龙卿合上黄历:“去白燕楼找大厨要一份鱼粉豆腐羹的菜谱。”

陆虎:“是。”

内心忍不住朝天翻了个大白眼——这么在乎人家,老躲着人家干嘛?你不累,我都累了。

第720章 离开的第19天,想他

于娴娴一大早就被鲜美的香味勾醒了。

“啊——这个味道,怎么这么像鱼粉豆腐啊?”

她伸着懒腰出去,正看见绿腰把一碗鱼粉豆腐端上来。

“呀!绿腰,你做的?”

绿腰扬起下巴:“尝尝?”

于娴娴连勺子都懒得拿,端起碗就闷了半碗:“香!真香!几乎跟我在白燕楼吃的是一个味儿!”

绿腰:“那就好,总算没辜负那条黄鲑。”

于娴娴:“黄鲑?这不是津水特产吗?白燕楼的鱼就是从津水取材……清涧城也产这种鱼?”

绿腰:“咳咳……好像是产的,我在街上看见有鱼贩在买,就买了两条。不过这里的鱼价比京都贵了好几倍呢!”

于娴娴:“那当然,这里水资源缺乏,鱼的产量也低。”她低头继续喝粥。

绿腰见她没再追问,松了一口气——差点说漏嘴。师尊也真是的,派人送鱼和菜谱来,又不让她说。

师叔这么聪明,也不知道能瞒她几时。

于娴娴放下喝得干干净净的碗:“真好吃,绿腰,以后我们每天早上都吃这个。”

绿腰:“啊……?”

于娴娴眨眨眼:“怎么,是不是那个卖鱼的小贩说这种鱼产量低,可遇不可求,所以明天不再卖了?”

绿腰点头:“是,对对对……”抬头瞥了一眼于娴娴,发觉自己被逗弄了,插着腰:“师叔!你早就猜到是师尊送来的对不对?!”

于娴娴但笑不语。

.

九霄阁内。

龙卿又在黄历上划上一道线——这是她离开的第19天。

陆虎手拿第19份日报:“今日于天师亥时一刻起床……”

龙卿的笔顿了顿:怎么起得这么晚?

陆虎:“说身体不舒服,疲惫乏力……”

龙卿眼底浮起浓浓的担忧。陆虎往后看了一眼,连忙把日报放在龙卿的桌子上,一言不发地退下了。

龙卿定睛一看,原来后面写着她的月事来了。

他摇摇头,飞快看完后面的汇报,没什么大碍。把日报合上,照例存在书桌底下的暗格里,他吩咐陆虎:“送一盒姜糖过去,再加两件新衣。”

陆虎:“是。”

从京城到清涧城,以影卫快马加鞭、不舍昼夜的速度只需三天。

于是三天后,京城老作坊最好的手工姜糖就化成了一碗浓糖水,出现在了于娴娴的碗里。

于娴娴喝着,暖洋洋的感觉滑到腹中,涌上心间。

想他。

她走了一会儿神,把碗放下,问:“周运祥那边什么情况了?”

上一篇: 一拍即合 下一篇: 哐哐撞南墙[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