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136)+番外
要是有纸牌更好,飞牌也可以伤人。
秦牧:“……听娘的,娘有理!”
离开前,玉嬷嬷又来跟安春风见了一面,这一次时间紧,没躲得开,被秦牧看见了。
当玉嬷嬷从墙头翻过来,就看见呆呆傻傻站在院里的秦牧。
玉嬷嬷捏了捏他的小脸:“牧哥儿,可别让其他人知道,我是过来跟安娘子说话的。”
秦牧大张嘴点点头,他认得这个女人,上次在酒楼吃螃蟹就是她,怎么又年轻了?
玉嬷嬷跟安春风在花厅谈了一阵,又从墙头翩然而去。
要在乡下住两月,东西多,宁老二的牛车显然是不够用,小林子就去车马行雇车,连人带车共三辆。
安春风看着三个赶车的车夫挑挑眉,这里面有人是崔御史送来的,只是她不知道是谁。
等人到白霞山,还会留下暗中保护荣雪。
他们的去处也不用安春风考虑,自会隐藏起来。
宁阿婆把荣雪的被褥衣服都带上,还有沈小郎中开的药,零零碎碎一大堆。
黑豆和宁老二几人搬运几趟,才将东西送上车。
忙碌一夜,早上,坊门刚开,天不亮车就出发了。
马车里铺上被褥,安春风和荣雪坐一起,外面黑漆漆的,店铺没有开,荣雪还在玩着手中的一个布猴子。
这些东西是吃螃蟹那天,秦牧在街上给荣雪买的。
布老虎,布猴子,水哨,编绳,花花绿绿一大堆,都是荣雪没有见过的小玩意,欢喜得她几天爱不释手,直夸秦牧这个弟弟贴心。
安春风撩开车帘,吹着干冷的晨风,她想起玉嬷嬷说的话。
这次院子修好,玉嬷嬷就想以后跟荣雪常见面。
希望安春风能帮她想个法子,试探一下荣雪能不能接受她这个母亲。
一个罪臣之女,又声名狼藉,对孩子失于照顾的母亲。
安春风叹气苦笑。
人啊!真是贪婪的东西,以前把一个小姑娘丟在大杂院都使得,现在天天看着,有感情了就想认亲。
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可不认什么生恩养恩的大道理,万一再来个青春叛逆期……
哎!真是难为自己。
可是,安春风也明白,认亲这是迟早的事,以后婚嫁父母必然要露面。
反正还有两个月时间,自己可以慢慢开导开导。
另外,玉嬷嬷还说了一件事,也让她决定要下心思。
玉嬷嬷说,牧哥儿已经六岁,过年就是七岁,在一般的大户人家,男孩子在五岁就要启蒙学习,现在才开始启蒙都太迟了。
牧哥儿虽然在唐家学过几个字,但都是为迎合唐玉书而学,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等这次过年后,玉嬷嬷准备给他找一家好的官办学堂,出面推荐人,自然又是崔御史。
安春风觉得,这两人实在太懂人心,真是把自己拿捏得准准的。
将秦牧送学堂,的确是她需要干的事。
只有看到被自己抛弃的儿子有前途,才能对唐玉书有痛彻心扉的打击,其他方式都只叫泄愤。
以安春风的能力,最多就是请宋讼师推荐一处民办学堂,现在有崔御史推荐入官学,自然更好。
车出城门,已经是天光大亮,城门口是拥挤的进城人。
推车挑担,背包扛伞,其中夹着长长车队,有商队也有官员,芸芸众生都想进来奔前程。
出城的人更多,还要查验人像,好像是在追捕嫌犯。
进城出城两列队伍都需要通过城门,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进城那边要户籍和路引,没有就不能进城。
出城的队伍里,同样也需要户籍,城卫兵还要一辆车一辆车的查看。
安春风闭目养神,一点都不担心。
她手上有荣雪的临时户籍,那几个小厮和秦牧也有出城证。
玉嬷嬷最后来的一趟,就把出城的户籍送来了。
前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着一阵骚动后就停止查验。
时间慢慢过去,队伍里有人开始受不住抱怨起来:“这些守卫都是些没用的,天天的查,也没见那些贼人见少,昨天城里客栈又死人了!”
第117章 出城(2)
在他旁边有人嗤笑:“这位先生第一次进城吧!这上京城人口百万,哪一天不横死十个八个。
重阳节前十里巷一把火就烧死上千人。那可是盗贼的老巢,还是北城金大人厉害,一下就清理干净了。”
他的话引来一阵喧哗,有人夸赞起金大人的铁血手段。
也有人也说那些黑户无辜受牵连,连一间木屋都保不住。
此时有老者的声音传入安春风的耳朵:“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金大人剿了歹人的老巢是好,可自己就要被人盯上,你看吧,广安伯府和成王府,肯定不会放过他。”
“老头,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你说的这些我们只当没有听到。”有人惊恐提醒。
老头显然是个杠精,有人提醒,他反而暴怒道:“你们怕,老夫我不怕,广安伯想仗着宫中娘娘生事,那成王也不是个玩意……”
这话私下说说还无事,在这样混乱的场合中说就有些过了,安春风睁眼,挑了帘子往外看。
人群里,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头还在大声嚷嚷,一副指点江山、唯我独醒的模样。
而且,还有浓浓的酒味……
晦气,大清早的就遇上酒蒙子。
安春风眉头一皱,她现在还是不能喝酒,对这酒味也敏感。
老头口中的广安伯府她知道。
牵一发而动全身,琅琊台被毁,丽嫔被降,就连唐玉书的亲事都波了两波,还被亲儿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扒个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