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230)+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其他几个同窗纷纷相劝:“中元兄以前也说过,一心善念起,万千福报来!这不就是应证!”

“是啊!稚童纯良,知恩图报,你可不能让他心伤,灭了他的良知。”

其实大家都知道,陈中元临考这一月没有再接注释经译,囊中羞涩,交完考试所需报名费五两银子,就连再准备其他物品的钱都捉襟见肘。

本来大家还想着帮衬一下,现在有人送来钱袋,哪怕是一两银子,也比分文不取好。

安春风没有出言相劝,她觉得这些读书人不见得喜欢看到妇人指手划脚、喋喋不休。

尤其是在收钱这种事上,他们更是慎之又慎,生怕毁了自己清誉。

毕竟不是人人皆玉书,对钱财来者不拒。

于是她退到一边,闭嘴不言,只是把自己的姿态摆得更加诚恳一些。

果然,在众人劝说下,陈中元勉强接下钱袋,但对安春风拱手一礼:“今日得大娘子赠银,他日定当回报!”

他十分诚挚的道谢,一双眼睛端端正正的看着安春风。

见他肯收钱袋,安春风心中大定:“陈学子不用客气,这是你应得的回赠!”

本来玉嬷嬷说只送衣物,不送银钱。

说这些清高的读书人视钱财如粪土,给钱会惹来不喜。

可安春风没有跟玉嬷嬷多解释,自备下几张金箔和一串铜钱,共价值十两银子的钱袋,足够用到放榜。

她知道陈中元这个节骨眼上肯定会缺钱。

因为牧哥儿拿回来的钱袋很是陈旧,边缘已经起毛刺缺口,里面也是一些比绿豆子大不了多少的碎银。

第196章 唐玉书的无端恨意

国子监里的学子一般分两种,一是皇亲国戚官家子弟,另一种则是各地通过府试考过来的精英,家境上自然有好有差。

在现代安春风没有读多少书,但也知道读书就意味着花钱,考试也要花钱。

每个时代都一样,大考大花钱,小考小花钱,陈中元的钱袋都破成那样,现在大考肯定缺钱。

自己本来就要回报他对秦牧的救助,现在十两银子已经是考虑到陈学子能接受的最大限度,要不然,五十两也是应该的。

临考前,国子监门口已经没有多少学子进出,孤零零停一辆车,还聚一堆人在激动兴奋的说什么,很快就吸引来好奇目光。

唐玉书站在远处的街角,面色阴沉的盯着这边几人。

那个一身素雅的妇人虽然戴着面巾,但曾经亲密相处几年,只凭身形一眼就能认出来了。

大闹自己婚礼的小崽子也在里面,果然是安氏在其中使坏。

安氏和秦牧来国子监干什么?

难道眼见自己就要下场考试,还想回来要自己收留?

哼!弃妇孽子,休想!

唐玉书捏紧拳头,在孙如意和秦氏眼中,他这些天只闭门念书,对外界一概不知。

家里突然少了一房下人,他又怎么会不知道。

而且,几个奴婢窃窃私语时,他还听到唐二郎死了。

原因就是去抓逃婢安氏。

安氏是不是逃婢他自然清楚,可他没有出言解释,而是任由唐景瑞报案开庭,等着刘氏受辱。

自从跟孙如意定亲,知道孙如意只是一个婢女后,他倍感耻辱,无法退婚只能忍辱负重的继续坚持下去。

但是,在成亲冲喜的当天,被陈中元羞辱一番。

再到五日后孙婆子下药,跟孙如意同房,结果发现孙如意早不是完璧,唐玉书内心就扭曲了。

唐二郎的死活跟他无关,现在能支持他走下去的唯一念头,那就是考上进士,依靠广安伯府登上高位。

对他来说,其他的一切都已经不重要。

哪怕孙如意怀上他的孩子,哪怕天天端茶倒水小意奉承,甚至把身边的两个婢女都让他收房开了脸,他的内心都无动于衷。

但面上却是温柔体贴的夫君,让孙家挑不出一点错处。

可现在看见安氏,他心里莫名生起恨意。

国子监门口的安春风并不知道唐玉书已经看见自己,等陈中元收下钱袋,又说了几句,她就带着秦牧和两个豆驾车离开。

唐玉书也没有露面,他知道有陈中元几人在场,自己过去不仅不能将安氏怎么样,反而还要落得被牙尖嘴利的陈中元辱骂一顿的下场。

于是,他只能满怀愤怒的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自己昔日妻儿远去。

再看到陈中元几人抱着从安氏马车上取的东西,喜笑颜开的结伴回国子监。

唐玉书双目喷火,咬牙切齿:“一对狗男女,奸夫淫妇!”

他开始低头盘算,安氏这个贱人是什么时候勾搭上陈中元的。

难怪在自己的婚礼上,陈中元不仅要给自己难堪,还帮着那孽子脱身,回到国子监也跟自己作对!

好啊!

平日里陈中元自命清高,目中无人,其实也就是个捡破鞋的。

自己不要的女人,他还拱手回礼,下贱,都是下贱,你们全特妈的都是贱人!

安春风回到梨花巷,还没有坐稳,就被玉嬷嬷拉过去看新买的奴婢。

除秋水布庄买针线娘子,玉嬷嬷也跟安春风商量给安宅买些小丫头。

这种事安春风不懂,自然是听从玉嬷嬷安排。

比起只选手巧的针线人,玉嬷嬷要挑的就苛刻很多。

她这半月带着荣雪走了好几个牙行,终于挑到四个七八岁的小丫头,两个十五岁的大丫头,今天一并领回。

安春风回来时,几个丫鬟已经在宁阿婆带领下学规矩。

看着满院子突然出现的莺歌燕舞,安春风都有些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