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274)+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看到眉眼灵动的安娘子,再看看尖酸刻薄的孙如意,两个根本无法相比。

现在安娘子无家世背景住进大院,孙如意却从三进的宅子撵出来……

还有孩子!

严氏是当嫡母的人,现在她名下是三个孩子。

真正是她的孩子只有嫡子杰哥儿。

另外两个,一是通房所生,一为妾室所生,都是庶出。

她虽然怨恨唐大郎后院女人多,连月例银子都不肯多给,但对庶子庶女还是勉强能一视同仁。

这个世道上,女子生育苦,子嗣养大艰难,妾室固然讨厌,但嫡子能多几个兄弟姐妹帮衬总是好事。

后院里,妾室通房是伺候老爷们的玩意,生下孩子自然也是主母们的财产。

可那唐玉书和孙如意不但撵走安氏,竟然将那样大的孩子都不认,真是愚蠢至极。

再想想安娘子的宽厚仁慈……

严氏哼了一声,真是云泥之别!

她定了定心神,这才坐上小林子帮她找来的揽客驴车离开梨花巷。

安宅里,安春风还坐在前院客厅,慢慢回想严氏说的话。

严氏说,孙如意已经怀孕六个月,现在宅子被查抄,无处落脚。

孙家一众人都被大理寺关押,孙家被封是回不去了。

孙如意大着肚子求到广安伯府,没有见到老夫人,只拿到十两银子就被门房撵出来,不得不回到唐家。

顺安坊谁都知道两个唐家的关系,眼看兄弟落难,若是拒之门外,要被众官谈论。

另外秦氏又哭哭啼啼找上门去,唐大郎和唐品山只能收留。

严氏这话的意思:唐家是被迫收留。

究竟几成真、几成假姑且不提,孙如意被广安伯府冷待倒是真。

安春风好奇的是孙如意没有了价值,以唐玉书的秉性能坚持多久不休妻?

自己刚才给严氏提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孙如意平安生下孩子,还要跟唐玉书“恩恩爱爱白头到老”。

严氏虽然是不解其中恩怨,还是答应会告诉唐大郎和公爹,不许唐玉书休妻。

自己也会对孙如意严加看管。

这几个月来,唐家事出不断,丧事更是一出接一出,已经是顺安坊茶余饭后的谈资。

唐大郎刚刚才进户部,唐玉书也需要谋求差事,再也经不起折腾,严氏也不愿意自己掌家还出乱子。

安春风让严氏办的第二件事,就是要萍姨娘的放妾书。

只要严氏能办到,自己就将现在果盘铺子的生意全部给她,保证每月三十两银子的利润。

严氏答应了!

第232章 生意经

严氏来过梨花巷后,果盘铺子又有了生意。

只不过每天订单是小林子送去的,真正的账本还是在安春风手中。

不是安春风小肚鸡肠,严氏毕竟是唐家的儿媳。

一天没有看见萍姨娘的放妾书,她就一天都不把店铺交给严氏。

唐二郎死在十里巷,安春风因为没有作案证据脱身。

真正原因彼此心知肚明,说没有仇恨是假的。

好在来的是严氏,若今天来的是刘氏,恐怕在看见自己的第一时间就要咬人。

安春风觉得银子真是好东西,既能让人目无法纪、丧失理智,又能让人遵纪守法,头脑清醒。

严氏能撇下唐家小叔子的血海深仇,跟自己坐在一起,还是银钱的功能拓展。

一月三十两银子看起来不多,也就是唐大郎当官的俸禄翻两倍,是京城中普通人家的全年收入。

成本风险又几乎为零。

为了家里日子越过越好,严氏这个当家主母就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

要“撮合”唐玉书夫妻关系和睦很容易,第二个条件相比之下更难。

萍姨娘跟着唐品山二十多年,以前都是温柔体贴百依百顺,现在突然要放妾书,肯定不好办。

不过安春风也不急,她等得起,萍姨娘也等得起。

杨宗没有干闲着,反正准备一年半载的耗下去,安春风就替他找了活计。

出身乡土人家,杨宗不识字,倒是跟着大姐夫学过几天木匠手艺,安春风让他去跟自己有合作关系的木器店当学徒。

余家木器店是世代相传的老店,质量好,脑子灵,生意做得不错。

他们从安春风这里得到沙发这个新式家具的图纸,大梁朝多的是能工巧匠,他们利用棉胎舒适度,大量棕绳、竹片木板和杠杆原理增加弹性。

虽然没有金属弹簧的强大弹力,但这种软硬兼顾的感觉,比硬硬的木榻和竹床舒服多了,深得老人喜欢。

而且功能上能坐、能卧,能拼接,样式变化很大。

再用布料刺绣包装就是一件艺术品,顿时给京城家具打开一条新路。

一时间订单蜂拥而至,银钱自然也是不会少,生意兴隆,安娘子要送一个学徒来,余老板毫不迟疑就收下。

杨宗现在有活干又有住所,他就踏踏实实等着姑姑离开唐家。

半个月过去,大理寺审案结束时,皇帝的亲农活动也终于结束,金湛随驾回城。

他第一时间就来了梨花巷。

玉嬷嬷和宁阿婆准备一大桌丰盛饭菜接待。

才半个多月不见,金湛黑瘦了些,而且神情也更冷。

饭后两人独处,安春风忍不住问:“怎么又瘦了,好不容易才养胖点,是不是皇上这几天拉你干活,还扣你饭?”

金湛摸摸自己吃得微突的肚子,瞥她一眼却岔开话题:“今天菜不错,就多吃了些!”

安春风抿唇,这又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吧!

自己以后跟金湛说话得注意一点,一不小心就捅着什么了不得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