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82)+番外

作者: 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急什么,刚才不是说了,先去把价格讲好再说。

现在风头正紧,人不能放在手上时间长了,得直接送去。”满彪对着瘦三猴不悦道。

真是蠢货,自己刚刚才说过的事,转头就忘。

谈价格,找帮手,设计路线,提前踩点布局,哪里都不能疏忽。

那是活生生的俩人,又不是两根不动不叫的树桩子。

而且梨花巷位处繁闹地段,不比十里巷这样的黑户贫民区。

那边随时都有巡勇更夫经过,必须不出半点纰漏,若不是为银子,他也不想去冒险。

满彪的谨慎是有道理的,现在风头正紧,不能鲁莽从事。

夜幕降临,身穿各色制服的官兵走在大街小巷,遇到行人就要盘查。

虽然还未到闭坊时辰,街上已经人迹稀少,店铺纷纷打烊。

只有青楼楚馆还是红灯高悬,曲声悠扬,车马辘辘。

街上严查对她们没有影响,反而生意更好了!

赵王府

秋风萧瑟,夜色微凉,烟波湖上一只画舫正飘在水中。

船舱里,没有酒菜,只有茶香袅袅。

金湛跟赵王周成锦正在密商。

“这一下,我们的布局算是毁了!”

赵王胖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只看着蒙蒙水面,仿佛要看穿笼罩在京城里的那些腌臜事。

他刚从皇宫回来,皇兄在他跟前好一通委屈。

堂堂皇上被一个臣子逼得当众下不了台,只能答应京城三年不得选秀,还要戍整京中风气。

荣帝不敢去后宫,恐怕又要被嫔妃们的眼泪给淹死,只能拉着他这个弟弟诉苦。

诉完委屈,荣帝也是恼羞成怒。

这些侯门伯府,不少都是后宫嫔妃的娘家,仗着自己的恩宠,胡作非为已经到这种地步,简直不把自己放在眼中。

“弟,这一次你只管动手,最好是抓住把柄,抄他满门!”

荣帝也动了杀心,之前还只想小惩大诫一番,让他们有所收敛。

现在是要见血了。

后宫佳丽再好,也比不上自己的江山社稷,自己的皇帝尊严,何况还只是一些不相干的外戚。

借着梅阁老一闹,刑部、大理寺和殿前司自然也一同参与进来,开始对京城进行严打。

几方下场,声势浩大,轰轰烈烈,形势大好。

的确抓住几个戏班里的违法行为,暗娼妓子也查出不少,民众欢喜。

可真正有问题的几个地方并没有动静。

金湛笔直端坐,淡定道:“皇上也是想早些还京城安宁,任那几司抓捕,我们还是按原计划不动,只管等着对方露出破绽也不迟。”

七夕节时,金湛故意打草惊蛇救回几个女子,其中就有梅阁老的孙女,可到底是死人了。

因为闯琅琊台,他还被好几个官员参了折子,说嚣张跋扈,以权谋私。

这种情况金湛早有预料,并不放在心上,一年到头被骂被参的次数多,早就习惯,况且背后有赵王支持,他根本不怕丢官。

被参被骂后,金湛乘机收拢下面兵士,做出懈怠表现,想再引蛇出洞,放虎归山。

只是可惜这一触即收,明松暗紧的布局,被现在的满城风雨给搅黄了。

赵王周成锦叹息一声:“治一城尚且如此难,要调停全国上下,更难。

幸好本王不是皇帝,也不用在金鸾殿上被人指着鼻子骂。

以得本王脾气,直接把那些戏班拆了撵出城去,想听曲就上楼里听。”

他到底不是一个能治国的君王,以前只顾花天酒地,胡闹惯了。

都不想想这是一个传承千年的行业,哪能说撵就撵,坏的也只是披着戏班皮的人。

金湛沉默,这些话不是他一个兵马司指挥能说的。

因为最喜欢听戏的还是宫中太后,那可是皇帝和赵王的亲娘。

还有一众无聊嫔妃。

周成锦又长吁短叹几声,端酒轻嘬一口又道:“辰哲,那封举报信是怎么传到琅琊台的?现在还没有找到举报人?”

“走漏消息的衙役已经被看管起来,举报人至今没有出现,就连百两银子的赏金都无人认领,恐怕是对方内线给的消息。”

“嗯,以后要对这内线多加注意,必须保护他的安全。”周成锦蹙眉道。

“是,下官谨记!”金湛蹙眉。

这“内线”怎么保护,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呢!

当初万年县接到一封宛如稚童所写的举报信,上书“人在戏班”。

信才收到,万年县衙就好像筛子,几乎是同时消息就传出去了。

若不是金湛来得快,将琅琊台控住,只要稍微晚点,人一转走,肯定就白跑一趟。

信到人到,宛如神助,巧合配上,让那些人惊恐之下解读过度,被迫放人。

回来后,周成锦就着人查万年县是什么人在走漏消息,而报信人又是何方神圣。

可是,将能找到的线索翻了底朝天,都没有找到那个“稚童”的踪迹,仿佛就是神来之笔,专门为金湛做辅助的。

第72章 雇小厮

不过查找不到“内线”,也没有白费功夫。

这一次赵王还知道,广安伯府二房肖定堂也曾经在街上找一个送信的小孩子。

只是京城里以替人跑腿为业的孩子太多,根本找不到。

送信的人虽然没找到,琅琊台和肖定堂这一动作却是真正浮出水面,入了兵马司和京兆府抓捕名单。

只等他再露马脚,人赃并获就动手,可现在这一搅和,那些黑房子受惊收敛,又要推迟。

京城里的明暗动静再大,也没有影响到梨花巷的一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