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娘子重生儿,春风十里伴崽行(86)+番外
安春风听到这,她觉得玉嬷嬷的确是有心人,选来的这个宁阿婆先不提活干得好不好,就这开朗乐观的性子,肯定会让天天闷在家的荣雪喜欢。
当晚,宁阿婆在荣雪新家大展身手,手脚麻利的做了三菜一汤,蒸馒头烙饼,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
有厨娘做饭,安春风也不去酒楼定食盒了,自然是跟着蹭吃。
宁阿婆是庄户人家,饭菜谈不上精致漂亮,但份量极大,味道也不错,一顿饭吃得荣雪小脸红扑扑的。
宁阿婆还在劝:“小娘子吃得太少了,瞧你脸白得,一点血色都没有,赶明儿每天出门走走去,多动动饭量就大。”
“安娘子也要多吃,你可别像其他娘子那样,故意把自己饿得寡瘦,那样不好看的。
人就是要多吃饭。
活在这世上,辛辛苦苦操劳,说到底就为舒心的吃一口饭,什么事都没有吃饭大!”
“黑豆小哥,小豆子,小林子,你们也多吃。
吃了长个子,敢明儿长得高高大大的,连牛都不怕!”
小豆子手中捧着碗,嘴里叼着饼,含含糊糊道:“宁阿婆,你是想把我们一晚上就撑大呀!”
哈哈哈哈哈!
众人齐声笑起来。
家里突然多一个絮絮叨叨劝饭的老年人,顿时就有了温馨,就连饭菜都格外香。
吃过饭,宁阿婆烧水给荣雪洗澡沐浴,铺床叠被,嘴里还叨叨着这个小娘子实在是太瘦太白,以后得多晒太阳,多出门溜达。
在浴桶里将荣雪上下里外搓洗得干干净净,捞起来用布巾擦干头发,又从柜里取出专门准备的香脂、护发水,把她揉搓得香喷喷的。
要是安春风在旁边,一定会发现,宁阿婆虽然是庄户人家出来的,却对照顾小姑娘得心应手,仿佛是早就做过无数次。
有宁阿婆在,安春风踏踏实实休息了一天。
这几天事情接二连三,她感觉自己莫名很累,就连晚上已经好转的睡眠都在反复。
入夜,安春风早早就躺下,辗转反侧,强迫自己入睡,她不想让即将见面的孩子看见一个憔悴娘。
烛火摇曳,将房里照出朦胧光线,安春风看着微微跳动的灯芯,渐渐眼神迷离。
她仿佛又看见了自己回到五岁时,哭喊着爸爸妈妈不要卖自己,不要送自己走。
可是……自己最终又回到冰凉的街上,抱着喷过香水的鲜花,在深夜的人群里喊着:“哥哥,给姐姐买一支花吧!”
第75章 母子相见
八月二十五,唐家院门半开,萍姨娘带着秦牧走出来。
此时已经辰时末,太阳升到半空,街巷里,来来回回都是各家买菜回来的下人。
秦牧瞟了一眼对面墙角处,有一个穿着半旧青衣的男孩,七八岁年纪,虎头虎脑,小脸洗过勉强还算干净,正逗弄着墙上的野猫,咧嘴笑得像二傻子似的。
秦牧冲着那孩子喊道:“呔!那小子,我家要用车,去巷口招一辆骡车过来!”说完,抛出一文钱。
小豆子笑嘻嘻接过钱:“好呢!太太小郎稍等!”撒腿就往外跑。
萍姨娘看一眼身后关上的院门,脸色有些阴沉:自己要出门,家里这些下人都不知道提前准备好骡马,还要自己在外雇车。
在以前,萍姨娘上街都是用街角揽客的车,可这一月管了家务,心气自然高了。
还有刘氏,孙家小娘子要登门,她的病就要好起来了。
自己要赶快催唐品山把那果盘铺子开起来,有钱撑腰才说得上话,否则又要看人脸色。
正思考着,身边的秦牧已经从台阶跑下去。
从巷口招来候客的骡车缓缓靠过来,赶车的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浓眉大眼瘦高个,一身衣衫干净整洁。
车到门口,少年跳下骡车,对着萍姨娘行了一礼:“太太是要到何处?先请上车!”
萍姨娘心不在焉的登车,随口道:“去北城西大街!”
秦牧不急着上车,只一脸严肃的盯着车夫,上下打量着,那少年也任他看。
萍姨娘已经上车,见秦牧还在车下,不像以前出门那般急,催促道:“牧哥儿,上车了!”
少年抱起秦牧往车上送,低声道:“小郎君,安娘子已经到了!”
秦牧勉强稳住心,点点头坐到萍姨娘身边。
骡车从巷道出来,往坊门缓缓行驶,秦牧撩起车棚帘子往后看。
在他们后方,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上一辆普通的骡车,赶车是板着脸的黑豆子,旁边还有个挤眉溜眼的小豆子。
八月底的京城已经没有炎热,可坐在车棚里的安春风还是额角浸出细密汗珠。
今天一大早,小林子就去车行雇了两架骡车候在顺安坊外面。
为了万无一失,小豆子还专门等到唐家门外,只要秦牧一出来就可以看见他。
果然,萍姨娘出门雇车,就招来小林子的那辆。
前面车一动,安春风的车就跟上。
穿过几条大街,安春风只合上眼,对外面的繁华看也不看。
她是路痴,看了也是白搭,而且这时候心情复杂,也看不了。
终于,骡车停下,小豆子撩起车帘一角对里面道:“安娘子,小郎君他们停车了……小郎君他们下车了……小郎君他们进布庄……小郎君出来了!就小郎君一个人!”
安春风嚯的掀开帘子,就看见从不远处的布庄里跑出一个孩子。
白白嫩嫩,圆脸带着奶膘,穿艾青色交领大袖衫,梳着环髻,周围碎发被一根蓝色织带束着。
随着孩子的跑动,蓝色织带在脑后上下翻飞,安春风的心也跟着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