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未央(98)+番外
“记得。小时候你经常来书房找阿越。”刘彻似乎不愿多言。
“舜儿也记得刘彻哥哥呢。可是刘彻哥哥一直在封地,好久都没见到了。”他从席上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苦着脸捶着膝盖:“腿麻了。”
刘舜的身体虚弱的紧。我怕他摔倒,几步跨上台阶扶住他。
“谢谢阿越哥哥。”刘舜被我扶着坐下来,眉眼弯弯的。
窦太后关心了刘舜几句,对我道:“越儿,兄弟没有隔夜仇。彻儿好不容易才回京一次,等他回了封地,要见面就难了,你要多与他亲近亲近,知道吗。”
“奶奶,孙儿会的。”至少现在会。
窦太后放开刘彻,正色道:“你这次来,不单单是为了带彻儿来见奶奶吧。奶奶听说上个月匈奴人又在边郡劫掠。越儿是想出兵?”
大婚前夕出这种事,饶是我脾气再好,也开心不起来。我心知窦太后不会同意,还是想来看看她的态度,现在明了了,我不禁失望透顶。妇道人家,总是向往虚假的和平。
我表示大汉现在还是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来得好,敷衍过这个话题。
窦太后满意道:“三天后就是你和阿娇的大婚,一切是否都筹备好了?”
我笑道:“奶奶,大长公主已经向我确认了几十遍了,你就等着我把阿娇接进宫吧。”
大婚当日,我换上红色吉服。
未央宫宫门至前殿的石板路,铺着长长的红色绸布。百名宫女列成两排,迎接陈皇后进宫。
乐官奏着雅乐。
阿娇也穿着大红的吉服,由馆陶大长公主和侍女扶着,笑着向我走来。今天的她,那样的骄傲艳丽,艳丽的让人不敢直视。
花瓣在素手中,飞遍整个未央宫。
大臣,诸侯,藩王,尽皆观礼。宫外更是汇聚了成千上万的百姓。
阿娇走到我跟前。我牵起她的手。
阿娇并不似寻常出嫁的女儿般羞涩,她直视着我,露出明媚的笑容:“刘越,你要永远喜欢我。”不是请求,而是命令。然而我怎么忍心拒绝这个大汉的宠儿。
我笑着携她上台阶,拜见窦太皇太后、馆陶大长公主和堂邑侯。
繁琐的仪式要连着进行三天。阿娇先被送入寝宫,我来到宴厅,上千人济济一堂。田蚡笑呵呵的对我敬酒。窦婴与他携手前来。几年前田蚡还是窦婴的门客,现在两人已经平起平坐了。
韩说笑盈盈的上前,双手捧爵道:“臣祝贺皇上。”
我喝尽了酒,道:“韩说,你也该成家了。可有喜欢的女子?”
韩说望着我笑道:“皇上,还没有。”
“你家中长辈不在,朕就帮你物色物色,如果你看上谁家女子,也可以告诉朕,朕为你提亲。”
“谢皇上。”他仿佛比我还开心。
“韩大人,过来过来,我们都等着你开席呢!”七八名少年官员围坐一圈,嘻嘻哈哈的冲他招手,顺便对我作揖。我并未太拘着这些少年,又逢我大婚,因而他们很随意。
“殿下,臣先去了。”他不等我回答便转身,脚步有些踉跄。
我这才看出来,韩说瞧着清醒,其实醉的厉害,不但叫错了称呼,也不如平时那般一板一眼。
“去吧。”大殿的帘幕被春风吹起,我微微眯起眼睛。
外面天高云淡,笔直的树干高过了宫顶,几片绿叶夹杂在锦团般的繁花之间。帘幕半掩间,韩说一袭春衫,隐约竟显出几分韩嫣当年的风流。
向太傅和诸大臣敬酒,又七七八八喝了不少。
最后在藩王中的一个冷清角落找到了刘彻。两人对喝一杯。
阿娇和窦太后派来的内侍悄声道:“皇上,您今天大喜,不能再喝了。”
我放下杯子,对刘彻笑道:“胶东王是不是觉得长安的美人太少,宴会无趣?不要紧,一会儿雅乐尽了,会有新曲。朕准备的佳人一定不比胶东的娇娥差。”
正说着,大殿中央,乐师们奏起新乐。
“你难得来长安一次,开心些欣赏吧。”我拍了拍刘彻的肩膀,回到首席。
大殿的喧嚣安静下来,清雅的琴瑟声和钟鼓鸣声中,一个国色天香的少女款款而出。
她随《佳人曲》翩翩起舞,舞姿曼妙妖娆。
其实不仅这名少女,连奏曲的乐师和她身后的陪衬,也无一相貌平庸。一曲结束,众人皆如痴如醉。尔后众人不再私下闲谈,注意被吸引往大殿的中央,宴会渐入佳境。
侍卫禀报说刘荣今天并未出宫,而是安分的在未央宫里。我点点头,抛下内侍,一个人出去散心。虽是大喜的日子,我却难以像寻常人家的少年般单纯的快乐。
我有些醉,在走廊上望着遥远的蓝天,敲击栏杆,回忆起刚才的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
却被人拽住胳膊。
“阿彻。”我身形晃了晃,看清了面前的人,“你何时出来的。”
刘彻定定的看着我:“阿越,我想跟你要一个人。”
“谁?”我笑问,“你说,朕一定给你。”
“刚才在台上……”
“是她?行,朕这就带你去看她。”我牵着他的手腕走向乐伎坊,七八名内侍跟在身后。
坊内,少年少女们,莺莺燕燕,香氛扑鼻,红袖遍地。
“看来陛下对这里很熟悉。”有人的场合,他知趣的不以小名相称。
我对他笑道:“写出那首新曲的名叫李延年,跳舞的是他妹妹。说起来,这对兄妹还是阿彻的母亲赠给朕的。今日朕便将他们两人转赠与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