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原牧医[六零](202)+番外

昭那木日遗憾地摸了摸鼻子,转头偷瞄衣秀玉,见对方也在看自己,忙挺起胸膛露出个笑容。

傻乎乎的。

林雪君路过昭那木日走到牛粪堆边,从挂在上面的奶茶壶里舀了一杯奶茶喝,转头小声问兜着牛粪过来的塔米尔:

“昭那木日很喜欢搏克吗?”

“他在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中未必是力气最大的,但力大且技巧好的,的确是第一。”塔米尔比了比自己光着的手臂上的肌肉,笑着道:“力量最大的是塔米尔。”

“哪个塔米尔?”林雪君一本正经地问。

塔米尔脸一沉,“哪还有别的塔米尔。”

“那你直接说‘力量最大的是我’不就得了,干嘛念‘塔米尔’这个名字?”林雪君噗嗤一声笑。

“……”塔米尔说不过她,气得嘴巴左扭右撇,好半晌才憋处一句:“反正力气最大的是我。搏克我虽然不如昭那木日,但他骑马也比不了我。”

“那是因为力气大、搏克技巧好,还会骑马的人,还没长大。”路过的阿木古楞将王建国请他帮忙捧过来的卤猪蹄和肘子放在一边的小马扎上,丢下一句便又折回去继续干活。

“……”塔米尔。

“……”林雪君。

两个人面面相觑,阿木古楞又忽然回头喊塔米尔:“快去多捧点牛粪回来啊,不然不够用了,不要偷懒,塔米尔!”

“臭小子!”塔米尔撇撇嘴,拔步便准备捡牛粪前,先抓着阿木古楞将之摔倒,解一下心头之气。

哪知阿木古楞机灵得很,塔米尔才起步,他已经跑回毡包里了。

林雪君正看着他们笑,耳边忽然听到刘树林和衣秀玉的对话:

“你们采了这么多草药?所有牛羊牲畜都能做驱虫?体外和体内都能做?”

“都能啊,不过林同志说现在大家能力和精力有限,只能采到最基础、最常见的汤药,还有许多其他驱虫汤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配置。以后等我们把山上、草原跑遍了,让更多人把各种草药认全了,集大家力量一起采,就能慢慢把各种驱虫药汤都做齐全。”

衣秀玉像个跟场部领导做汇报的孩子一样,站直了身体,一本正经地回答。

“其他生产队是做不到这个程度的,许多生产队没有认识大量草药、会配药方的人,大多数都得去场部买。也有的没有多余钱买草药的,就只能用场部分发的中草药和药方,但是这些东西咱们公社储备的也有限,完全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啊。”

刘树林一路走过来,听到许多社员无奈地为这些事儿发愁,第七生产队居然能做到这个程度?

他再抬头左右打量几个临时棚圈里的牛羊马和骆驼,似乎明白为什么数量这么多了。

“回头能让其他生产队派人过来跟你们学习中草药知识吗?”刘树林在春夏交替的时候帮场部收羊毛,平时也干各种乱七八糟的工作,跟各大生产队交往都多。他很想帮其他生产队熟识的朋友和有困难的同志们,寻找一下解决困难的办法。

衣秀玉眨巴了下眼睛,转头看向几步外站着的林雪君。

在刘树林的目光也找过来时,林雪君点头爽朗道:

“当然可以。”

她早就想干一下这件事了,正差一个牵头的人呢。

第95章 延年益寿好牛粪【2更】

牛粪虽好,也不要贪杯。

夏季的极北草原温度越来越适宜, 首都却越来越燥热难耐了。

《首都早报》编辑部办公室内,主编周眉英摇着蒲扇、喝着凉水,一边给自己降温, 一边阅读编辑小王递给她的一沓《内蒙日报》。

首都早报虽然是城市报, 但报社的编辑们会搜罗全国各地的省报、市报阅读和参考。

三人行必有我师,要想一直进步,就得不断学习其他同行的优秀之处,不断成长才行。

看过几份报纸后,周眉英忽然沉浸在一篇文字优美、充满真诚热爱的文章中, 渐渐忘记了燥热。

文章描述了初春还未完全化雪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公社社员生活, 春芽冒土, 沉寂的森林一夜热闹起来。初春的早果挂树, 野菜生得漫山遍野, 在采草药的路上,他们甚至还打了一头饥不择路的大野猪, 生产队的社员们在劳动后齐聚一堂吃肉喝汤。

尽情挥洒汗水后,尽兴吃肉的边疆人民画卷跃然纸上,令周主编远隔千里仍体会到了些许北疆的凉爽和乡亲们的热血。

多么勤劳的人民啊, 多么淳朴的人民啊。

多么无惧无畏、生机勃勃的生活啊。

手指轻轻点了两下报纸, 引得小编们抬头注目,周眉英才抬起头道:

“这篇文章不错, 小王,你给《内蒙日报》打个电话,要一下投稿作者的地址,咱们看看能不能转载一下。”

小王接过报纸看了看, 惊异道:

“林雪君同志的文章, 我在好几份北方不同城市的报纸上看到过, 转载刊登的次数可多了。她的产量倍儿高,写草原的、兴安岭的都有,倍儿有意思。”

“是吗?你都找出来给我看看。”周眉英立即来了兴趣。

“我这就去找。”小王站起身,当即投身到一堆买来的各大小报中。

隔日早晨,周眉英主编早早来到编辑部,发现编辑小王居然比她来得还早。

“这么早啊,怎么样?林雪君同志所有刊登的文章都找出来了吗?”周眉英找到自己的大茶缸,一边往里面捏茶叶,一边询问工作。

小王摩拳擦掌,似乎早就在等周眉英问这个问题了,他一脸激动地抖着一沓来自北方各城市各省的报纸,跑到周眉英面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