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草原牧医[六零](362)+番外

奈何自己想也写一写,却只能哀叹自己学问不够。林雪君交代他翻译的一本厚厚的俄文书,是个苏联工具说明书,她让他用汉语将说明书全翻译过来,到现在都还进展缓慢呢……

他专门跑去吴老师教室里的图书角找书看,想要提升提升自己的汉语水平,立誓也要跟林同志学习怎么投稿给报社,奈何时间不够,距离能写文稿的程度还差得太远。

结果现在他都快顾不上烦穆俊卿了,瞧瞧这些学员青壮们,动不动就骚包地要展示展示自己‘文武双全’的优秀特质,天天围着林雪君转,林老师长林老师短的,真是让人看不顺眼。

奈何他再怎么挺胸展肩想要将身后挤过来给林雪君敬茶的学员,总是做不到。

那些人风雨无阻,真嫌他碍事了,居然还不客气地请他让一让……

塔米尔这顿饭吃的……真是又开心又不开心的。

下午饭后,林雪君午休半个小时便准备去牛棚给学员们上课。

结果才要出门,沃勒就开始呜呜。

她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显然沃勒不想她出门。

林雪君踟蹰片刻,分别这些天,她也的确有些不舍得将它独自留在家里,更何况它现在还伤着。

最后干脆裹个小被子将沃勒像襁褓一样抱到牛棚,放在火炉边最温暖的一个长凳上。

于是,大家听林雪君上课,沃勒趴在长凳上,一边烤火一边睡觉,一边还陪着林雪君上班。

课间休息或大家讨论问题时,林雪君便走到沃勒跟前,给它喂水,或喂些吃的,再摸摸它的狼头。

带‘狗’上课,其乐无穷。

到第二天下午,连糖豆也躁动起来,它也想跟林雪君一起去上课。

但林雪君严词拒绝了它,沃勒现在病着,更何况就算不病,它也比较稳重。

糖豆可就不是这样了,它社牛得很,还人来疯。一到人多的地方就摇头摆尾四处讨摸摸、讨夸奖,有它在,都逗狗吧,谁也别想学习。

寒风无法阻挡渴望幸福的人民,为将林雪君询问益鸟问题的信件尽快邮出,第七生产队的青壮快马加鞭,顶着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件送至邮局。

听说给农大的这封信中有关系到来年旱情解决方法的内容,邮局的同志又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件装箱,赶着快车一路将之送上海拉尔通往首都的货运火车。

“呜呜呜……”

货运火车载着冬天从兴安岭各区砍伐下来的优质木材,和生活在北方冻土区人民的信件邮包等,“况且况且”地运往需要它们的地方。

第158章 爸爸的骄傲

林雪君:我卷起来连亲爹也一起卷!

在沃勒回到驻地后的第四天, 林雪君将自己想到的所有办法整理成体系,甚至给生产队的社员们都安排好了值班表格。

在跟生产队八大员和几位贫牧老代表闭门开了8个小时的会后,工作终于定了下来。

走出房间的时候, 林雪君累得大脑缺氧, 再一次感慨幸亏自己来到生产队后逐渐建立了口碑,不然在灾难还没有来临前,要大动干戈安排人干这么多重体力活,哪可能达成呢。

她记得有个扁鹊的上医治未病的故事,家里三个医生, 他赚最多钱, 大家都说他是神医。他却摇头说自己的二哥更厉害, 因为他在疾病还没发展到严重时就将病人治好了, 只是因为治的不是大病症, 所以名气才不如他。而家里最厉害的还数大哥,因为大哥能在病症还看不出来的时候就帮人把病治好, 让人一点罪不遭。可是因为病人一点病痛没感觉到,自然无法体会到病痛去除的幸运幸福,是以病人们也不觉得大哥厉害。

林雪君知道在一个疾病还没发出症状的时候, 要想请这个病人掏钱治根本不知道是啥的病, 几乎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甚至还会被人当成骗子。

预防灾难的行为更是如此, 许多人都怕累,心存侥幸,这是人类本性,要抵抗本能去耗尽气力抵御一个不知会不会来的可怕未来, 实在不容易。

大队长给大家发放任务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反对, 大家虽然畏寒畏风,但想到明年可能会有的灾难,加上信任林雪君和庄珠扎布老人对草原的了解与预判,终于还是都应允了下来——

1、风小的日子,上草原上搭建小长城;

用牛粪、羊粪沾水冰冻在一块,建成长五六米、高30厘米左右的小挡风带,隔一段距离就建一个,一直从冬牧场建向远处,能建多少建多少。

今年风大、雪少,如果不搭小防风带,有限的雪很少会留在平坦的草场,大多都被吹走了,这将加剧冬季少雪造成的旱情。

所以小防风带既能巩固土壤,减小风速,更重要的是将有限的雪留在一个又一个防风带前,来年雪化了,防风带附近的土壤都会受益。

最好的防风带当然是种抗寒抗旱的树,但现在显然不可能做到,退而求其次只能使用又有肥料效用,又无成本的牛羊粪啦。

在零下三十度的草原上建小防风带,绝对的苦力活。后世大家都有自己的草地和自己的牛羊要顾,这种大范围超出自己土地范围的工作很难落实。但在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能轻易被调动起来,大家不为某个人干,都是为集体。

2、雪天后,运雪上草原;

雪留在驻地里一点用没有,驻地没有庄稼草地要润土壤,春天化雪还会搞得处处泥泞。

所以每次下雪后,都将珍贵的雪搅拌进黑土里推到草原上,平均地铺洒,优先洒在苜蓿草场,助优质牧草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