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跟大家的确学到很多。杨同志的养羊口诀也不能白背嘛。”林雪君说罢,道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尝试培育出能散养跟牧的小尾寒羊。”
“不容易啊,我们生产队组了个小组想培育出好的细毛羊品种,羊倒是培育出来了,但一跟牧就不行。跟着跑一天的草场,掉的膘比吃出来的膘都多,越养越瘦。太阳晒了就成批的中暑,淋雨了也得皮肤病,还动不动就拉稀。
“只能留在驻地里棚养,就这,到了雨季,割好的草但凡潮一点,它们吃了都拉肚子。到了冬天更难伺候,得给他们扎好四处挡风的大棚包,毡子都得用好些,还要保证通风、清洁。
“我们一旦养起细毛羊了,就得抽调好多人专门干这个,整个生产队的劳动力一倾斜,别的活都顾不上了。养其他羊和牛的人手都不够,这是个麻烦事儿啊。”
杨同志摇摇头,慨叹道:
“不好搞。”
“谢谢杨同志分享经验和难处,我试试。”林雪君认真点点头,在本子上记录了些内容,却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
杨同志望着面前这位年轻同志聊起工作时格外认真严肃的表情,叹口气,拍了拍林雪君的肩膀。
真是位倔强而勇敢的年轻人啊,有冲劲儿,又有技术……她既然能带着呼色赫公社的同志们抵抗住旱灾虫灾,优种培育工作虽然难,但……或许也能成功呢?
“加油,如果你做成了,换我带着我们的小组去你们生产队向你们学习养羊经验。”杨同志伸出右手,在与林雪君相握时,笑着道:“请一定成功。”
“我会尽力。”林雪君为表决心,格外用力地握摇杨同志的手,将对方胳膊都摇得上下晃荡,像小朋友学大人握手一样,惹得杨同志和边上的满达日娃几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十几分钟后,孙主任打完电话,给林雪君带来了好消息:
“给你调了6头小尾寒羊,一位生产队队长听说是你想买,多送你一头小母羊。明天上午凑齐了给你送到宿舍。”
“谢谢孙主任。”
买了小尾寒羊,林雪君兜里就算干净了。供销社对她的魅力瞬间全无,反正看着啥好东西都买不起了,干脆坐在马车边等大家采购完。
中午马车拉着一群人将采购的东西送回宿舍,大食堂吃过饭,午休后,孙主任又带着马车来接人。
下午还有行程——去呼市动物园。
孙主任兴奋地向模范们安利,说动物园里的狮子已经繁殖到了3只,鹈鹕有20多只了,还增加了一头珍贵的野驴,大家一定要去看看。
“……”林雪君。
嗯,她倒要看看除了狮子鹈鹕外,呼市的动物园跟她的知青小院动物园相比,哪个更有趣。
马车载着一群人往动物园去的路上,孙主任又悄悄凑到林雪君耳边,低声道:
“我打电话给动物园安排咱们的参观行程时,动物园园长听说咱们队伍里有兽医,专门跟我说,想请你去帮他们的狮子看看诊。”
孙主任说着拉住林雪君的手,保证道:
“你放心,动物园园长会按照请呼市兽医站兽医出诊的诊金来支付。最近兽医不都跑去马棚里看马了嘛,动物园给兽医站打电话了,但一直没请到兽医。
“你到时候就隔着围栏看一看,能不能行?说是狮子也没啥大毛病,就是最近这两天胃口不好,没吃东西。”
“还能给狮子治病呢?这咋治啊?”满达日娃凑耳朵听到,当即瞠目挑眉,兴致勃勃。
林雪君转头望一眼满达日娃,张了张嘴却没能回答。
隔着栅栏远远看几眼就给狮子把病看了?这恐怕有难度吧……
第220章 值回票价
它嘴咋啦?喘吗?不是胃口不好,难道是肺里的病?
呼市人喜欢吃炒过的黄豆, 硬硬的贼费牙,但越嚼越香。孙主任买了一大兜子,给每人发一布袋, 当瓜子吃, 还不需要吐瓜子壳,干净卫生又耐吃。
三辆马车板上坐着的模范们就这样咯嘣咯嘣嗑着炒黄豆,唠着嗑,慢悠悠晃出城市,往北直奔大青山前的人民公园(动物园)。
9月下旬的大青山一点也不青了, 绿叶几乎落得干干净净, 四野秃秃的。
内蒙别的不多, 土地是真的多。出了名的地广人稀不是瞎说的, 从占地上万亩的人民公园便可见一斑。
动物在这里绝不会觉得拥挤, 每个区块都规划了足够动物们遛弯的大小——不怕你觉得憋屈没处散步,就怕你遛瘦了。
有的来过呼市逛过动物园的模范还好, 大多数别说没来过这里的动物园了,任何地方的动物园都没去过。
林春桂更是连公园带动物园都没听说过,住在村子生产队里的人, 从小见多了遍山遍野的都是树木花草, 哪需要搞什么公园啊?往哪走不是一样的逛。
到了人民公园,瞧着人为种植规划的整齐林野、椅子等布置, 这才惊叹,原来荒野还能这么搞?!
他俨然是刘姥姥逛大观园,走到哪里都惊叹,兴奋劲儿从进门起就没歇过。
满达日娃等人也没比他好到哪里去, 看见没见过的动物, 总要伏在栏杆外盯着看个半天。瞧见嘴巴超大的鹈鹕, 满达日娃哇哇叫:
“这东西长得可真怪,感觉一张嘴能吞掉一头小羊羔。”
“哈哈。想养一只。”林雪君忍不住想象起在生产队开辟个小池塘,养两只鹈鹕,再养几只鸳鸯、天鹅之类的该多美。
队伍行进,卢大春看到在草原上也能看到的狍子都忍不住惊呼,好像这里的狍子尤为珍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