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298)

作者: 六月飞熊 阅读记录

刘启很想摸摸那条因他而起的伤疤,但又怕自己的动作影响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所以停下想要触碰的动作,顺势拍下一旁的桌案:“来人。”

宦官令轻手轻脚地进来行礼。

“让太医令过来看看太子的手。”

“诺。”

刘瑞早就仔细瞧过自己的手。

其实在卫穆儿给他涂药时曾犹豫要不要一次涂完,所以在刘瑞醒后端来剩下的神仙丹,让他自己做决定。

“我觉得您有必要留着这条伤疤。”卫穆儿再拿出半碟神仙丹水时如此说道:“相信我,留着它绝对好过完全愈合。”

刘瑞瞧着哪怕用了神仙丹水也会留下后遗症的右手,若有所思道:“确实该留下。”

“所以您从今晚后开始练习左手写字,左手吃饭吧!”明白刘瑞想干什么的卫穆儿十分体贴道:“我会给您准备好练习筷和练习笔。”

通过使用左手写字来强化刘启的愧疚感,从而强化刘瑞身上的孝道光环,最终形成难以破解的金身……

刘瑞尝试右手握拳,但却被未愈合的伤口和条件反射的抽搐弄得呲牙咧嘴。

“疼吗?疼就对了。”卫穆儿毫不心疼手指抽搐的刘瑞,继续说道:“忍忍吧!您既然要为此谋利,那就得做戏做全套。”

…………

……

回忆结束的刘瑞再次尝试右手握拳,依旧被微微撕开的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因为当着刘启,所以他得忍住这股难以言喻的疼痛。

秦朝时把男子落泪列入重罪,而到西汉时期,虽然取消秦朝时的许多律法,但是民间依旧觉得男人流泪是非常可耻的事。

倒不如说,当你决定往上走时,流泪这种负面表现是绝对不能表现出来的。

当然,葬礼和尽孝道时除外。

刘瑞的动作果不其然地引起刘启的注意,后者原本松开的眉头又骤然拧紧,声音也是由热变冷:“你的手会留下后遗症吧!”

“这得看太医怎么说。”刘瑞没有借机卖惨,而是做出心有不甘的模样:“儿臣还年轻,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

刘启用复杂的眼神看着刘瑞,缓缓笑道:“是啊!你还年轻。“

“可朕已经老了。“

带着太医令进来的宦官令绝望地陛下眼睛,哀嚎自己每次都能掐在一个不适合的时间点听到一些不适合的话。

历朝历代的君王最怕什么——一是江山无人继承,二是自己快要死亡。

虽然在刘启的身上还未看见某些君王极力追求长生不老的征兆,可是一个大权在握的人直面死亡时是很可怕的。

可怕到光是想想就汗毛直竖。

不同于刘瑞的紧张和宦官令的踌躇不前,刘启谈到死亡一词时淡定好像在说无关紧要的事:“朕已经老了,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过先帝。”

“父皇?”刘瑞刚想开口便被刘启抬手制止。

“听朕说完。”刘启换上独裁君王的架势,挥手让宦官令带着太医令暂时退下后若无其事道:“朕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能不能撑到你亲政的年纪都得看老天是否优待于朕。”

“即便朕能拖到那日,朕的身体也不容朕再处理那些政务。”不管史上的刘启评价如何,但在直面死亡时,他表现出帝王应有的从容得体:“朕的一生虽有遗憾,但也称得上非常精彩。”

刘启打量着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宣室殿。

这是西汉的权力中心,也是他在北宫时就期待住进的地方。

“终其朕的一生,都没完成列祖列宗的最大心愿。”提起自己为君一生的最大遗憾,刘启也是不甘心道:“这么看来,朕的一生也能称上一事无成。”

面对陷入emo情绪的刘启,刘瑞也难以说出安慰的话。

毕竟这位可是西汉时的庙号守门员,即便提到文景之治,大家也是夸奖文帝时顺带提嘴承上启下的刘启,导致他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和唐高宗有的一拼——你不能说他毫无建树,但是因为老爹儿子的话题度太高,而且还有野心勃勃的女眷在正史野史上大展拳脚,所以你看他的本纪时会不由自主地被他带偏,从而产生极为愚蠢的轻蔑心态。

“太子,汉家的江山……就托付给你了。”刘启的眼里满是留恋,但却用相当大的力道拍着刘瑞的肩膀,提醒他要撑起一个难以想象的重任。

第187章

太医令能在宫里呆上十几年靠的就是谨言慎行,不听不看。

他在外面吹了一会儿冷风后终于得到皇帝的召见,进去给刘瑞包扎伤口。

刘启等着太医令的动作,导致后者头冒冷汗,但还是以娴熟的姿态缠完麻布。

“太子的伤势如何?痊愈后还能正常写字吗?”刘启在太医令告辞淡淡问道。

“启禀陛下,太子之前伤可见骨,几乎是把手掌劈开一半,所以日后可能会有诸多不变。”来前找军医开过小灶的太医令战战兢兢道:“偶有抽搐倒是其次,平日里握紧东西时也会感到虚软无力。”

刘瑞见刘启的脸色骤然一沉,也是开口维护道:“父皇,医者不能再生骨肉,况且儿臣的恶伤势也不是太医令造成的。”

言下之意就是冤有头债有主。他这个债主还没找人算账呢!所以您是什么意思。

别看刘启又捉外戚,又关皇子。夺了两宫卫尉的兵权不够,还让廷尉北宫以及自己手下的密探交错查案,做出一副腥风血雨即将来临的架势。可是跟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相比,除了几个动手的倒霉蛋和没势力的顶罪鬼外,真正的大头——包括将周丘引来的馆陶长公主,周亚夫,以及周仁都未得到人头落地的结局,而是一个劲儿地喊冤,但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