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493)
大汉对西域放开了边境贸易,所以在匈奴吸血的情况下,做外贸的西域商人还是能从安息、康居、身毒、大月氏那儿保持盈利。同时因为“绕弯”产生的额外费用,右贤王部的匈奴人“买到”大汉的商品时,西域商人已赚回两倍的贸易本金。
可即便是这样的价格,也比东方的匈奴左部要便宜得多。
而在左部首领全要,贵族无骨,平民无汤的恐怖环境下,辽西以北的牲畜与奴隶价格一跌再跌。
原本能买一斤盐的牛羊现在只能买到一半。
曾被匈奴高位出售的汉民老弱,现在已是买一赠三的促销品。
物资紧缺的环境下势必会有走私的崛起。。
只可惜在走私商人看准这个大风口前,刘瑞就已经安排了对匈奴很有“好感”的郡守与相关法律。
最重要的是,把南方与沿海地的东西运到北方所经历的关卡没有一百,也有五十。
走私商人可以买通一两个官员,但是买通一条商道的成本也高得让以运输业起家的刀氏都握拳告辞。
更重要的是,在藩王之乱和税收改革里,刘瑞“清理了”当地势力与勋贵势力,提拔了想加官进爵的寒门,所以在后院太多,同行太卷的情况下,买通上下的难度也成倍增加,并且还有暴富流的黔首在一旁通风报信。
这种情况下,什么人能做“走私”生意?
那肯定是关中的自己人呐!
而在一条由匈奴人买单,中底层已活不下去的利益线上,刘瑞的选择范围可太广。
广到正在军臣面前胡说八道的乌桓阏氏压根不知自己就算说伊稚斜叛国,刘瑞也能把他锤死。
不过为了分裂匈奴的计划,伊稚斜还不能死。
至少在于单这个蠢货上位前,伊稚斜还有活着的必要。
“出于好奇,我家的大人还请熟悉的走私商人喝了酒,一问才知左谷蠡王竟是打着单于王庭的名义剥夺了匈奴左部与汉人经商的权力。”什么叫震惊四座,这就叫震惊四座。
乌桓阏氏的话听起来很扯,实际也确实很扯,但在座的各位——包括被污蔑的伊稚斜都很清楚有人会信她的话,有人会采用她的话。
因为和谎言相比,现实要离谱的多,所以再蠢的谎言都有市场,再魔幻的现实都有发生。
“乌桓的大人们原本以为这是汉人的小把戏,直到这个阉人借着贸易的便利频繁私会左谷蠡王,打着为匈奴着想的禁止我们与汉商接触。”乌桓阏氏越说越气,恨不得上手扒了中行说的皮:“如今看来,危险的何止是汉人,而是这吃里爬外的杂种与图谋不轨的左谷蠡王。”
“大胆。”伊稚斜还未发话,中行说便气不打一处道:“这是诬陷,赤裸裸的诬陷。”
然后不等乌桓阏氏继续说话,他便向军臣请到:“英明的撑犁孤涂,我要求与左谷蠡王的部下对峙以验证清白。”
“谁不知道左谷蠡王是你的同党,找左谷蠡王的部下能问出什么?成片成片的谎话吗?”乌桓阏氏不依不饶道:“如若这吃里爬外的要验证,那我也请撑犁孤涂将左贤王部和鲜卑部的牧民都叫来验证此话的真实性。”
比起已经慌不择路的中行说,乌桓阏氏显得更为镇定可靠:“撑犁孤涂若不嫌麻烦,也可派人到左贤王部和鲜卑部看看。”
“看看那些卖不出牲口的牧民有多愤怒。”
“以及假传单于之言的左谷蠡王有多富裕。”
第320章
军臣搓了下眉头,希望从一团乱麻的思绪里搓出一条应对之策。
摆在他的有好消息和坏消息。
好消息是,乌桓阏氏的证言如若属实,那么他的蠢儿子便误打误撞地除去他的心腹大患。
坏消息是,中行说的证言如若属实,那么他的王庭里一定藏有大汉的细作,并且这个细作织了笼盖草原的情报网,可以对王庭里的任何人行诬陷之事。
就理智而言,军臣不信大汉的小皇帝已经强到如此地步。
开玩笑。
一个二十二岁的毛头小子,登基不过三四年的小羊羔子就能在千里之外的关中把王庭搅得天翻地覆?
军臣很想嘲笑这个愚蠢的念头,但是看着兵荒马乱的眼前之景,他又有些笑不出来,甚至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
得益于“弑亲”的优良传统,冒顿、老上、军臣的危险感知力非常敏锐,不仅让其数次躲过战场上的明枪暗箭,更是让其数次抢在反叛者把王庭搅得天翻覆地前砍下他们诡计多端的头颅,然后享受着战败者的奴隶用战败者的头颅盛上美酒的乐趣。
此时此刻,军臣的警报正疯狂作响。
他不知道眼前的乱局因何而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关中的小皇帝一定是幕后黑手,并且正在钝刀子割肉地削弱匈奴的凝聚力,在其身上割出几个无法愈合的有毒口子。
如果他说“这一切是汉人的阴谋”,罗姑比会作何反应?
搓眉毛的军臣看向自己叔叔,自嘲地想到。
别说是觊觎单于大位的罗姑比不信,就连依附军臣权势的当户且渠也会以为这是单于的无端猜测,然后表示“单于已老,咱们还是早做打算吧!”
所以他要如何解决这场“闹剧”?
军臣扫过帐内众人,最后落的中行说和乌桓阏氏的身上:“让右骨都侯和胡巫过来一趟。”
伊稚斜和罗姑比面有异色,不懂军臣这次又是什么操作。
因为是匈奴成立的原始股,所以呼衍氏,须卜氏,兰氏,乔氏不仅属于匈奴的二十四王,更是在王庭担任世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