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625)
因为刘恒,年轻时的老上没少被冒顿痛骂,连带着受冒顿看重的军臣也被祖父骂了个狗血淋头——因为他们连小小的代王都搞不定,日后如何统领匈奴?
而在老上继任单于,军臣当上左贤王后,已为汉皇的刘恒也是他最讨厌的人——没有之一。所以得知刘恒死时,军臣乐得大醉一晚。而知刘恒的继承人是急着摆平汉地破事的汉景帝后,军臣更是感叹撑犁何幸于他。
直到眼前的羔子继位,才让军臣明白啥叫幸运守恒,福祸相依。
军臣打量刘瑞时,后者也在打量对方。
难怪左右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姿态,军臣虽老,但脸上的刀疤昭示着他出生入死数十次的丰富经历。
有道是外表是人的第一层盔甲。
刘瑞根据军臣的外表给对方挂上的“老狮子”的标签,而军臣也在开口前把刘瑞视作小号的刘恒。
真是让人胃疼的判断。
“朕有什么失礼之处吗?”刘瑞见军臣的表情有点奇怪,于是想试探一下:“或是朕让单于想起某个故人?”
他注意到自己提起“故人”时,对方的眼角微微一抽。
“是大父?”
“……”
“果真是大父吧!”
文帝在刘瑞还是奶娃娃时带过他,并且这个“带”里有一半都是傅母的水分,动机也与隔代亲没一点关系,但不妨碍刘瑞借此窥得文帝的治国手腕。
那真是让刘瑞羡慕的游刃有余。
“我很少会见面想弄死某人。”军臣磨着后槽牙道:“你是特例。”
这真是让双方的护卫头皮发麻的谈话开端。
“朕就当是匈奴的单于赞美朕这皇帝干得很不错。”刘瑞倒是欣然接受了军臣的讨厌:“只是单于这辈子都只能妄想砍死朕了。”
此话就像冬天里的一道耳光,把军臣扇得脸颊通红:“本王不才,但对付你个小羊羔自还是绰绰有余的。”
“然后呢?”刘瑞瞧着年纪是他两倍大的军臣,像是在听一个笑话:“提前给你儿子收尸?”
“你只会用于单来威胁我?”
“不,朕是在用于单加于屠日禅加呼扶罗的性命来威胁你。”刘瑞伸出三根手指道:“你确定这三人可以应付你的好弟弟?还有那个觊觎大统的右贤王。”
“……”这确实是军臣心头的一件大事,但是面对匈奴的宿敌,肯定是要嘴硬一下:“比不过你汉人按户清理血亲。”
他可记得齐王系与赵王系的反骨,以及二者的最终下场:“只要你我死在这儿,匈奴与大汉至少迎来十二年的相安无事。”军臣用聊天气的语气聊起他与刘瑞的死亡。
让韩颓当等随行汉将感到头皮发麻的是军臣的语气不像是在假设一个最坏情况,而是真的考虑在此干掉刘瑞。
“听起来还挺糟糕的。”既然对方与他斗狠,那他就要让其明白什么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朕膝下无皇子皇女,所以江山肯定是由五兄继承。”
想起那个爱看小说,爱在国内COS将军的笨蛋兄长,刘瑞的语气透露出让军臣误解的耐人寻味:“朕的那个五兄啊……”
“娴于骑射,为人热心。”
“就是脑子不大好使。“
军臣:“……”他没记错的话,这小子的阿父挺能生的,怎么儿子要选一个脑子不好的兄长继承大汉皇位。
“不过这也正是五兄的最大优点。”
军臣既然认真思考同归于尽的可能性,那他也要假装想象自己死后会是什么炸裂局面:“不出意外的话,朕的兄长会以为朕复仇的名号出击匈奴。”
得益于勋贵们的“慷慨解囊”,河套地与马邑之战仅仅打没了一半家底,足以让继任的皇帝再次发动一次大战。
“就是不知那时的匈奴派谁充当主力部队。”
刘瑞收回之前伸出的三根手指,替军臣点到道:“呼衍王、于屠日禅,还有你的慈爱叔叔。”
军臣被这形容恶心到了。
“朕很好奇单于一死,摄政的三人谁是重心?谁又能当出钱出力的有志之士(冤大头)。”
刘瑞说得军臣的手背青筋暴起,显然是被戳到痛处:“单于这次丢人丢面又丢地……只怕是到三摄政的儿单于时,匈奴也会忙于内斗而不断妥协。”
“比如把左贤王的草场拱手想让。”
这次的青筋一路绷到军臣的下巴,但却不能阻止刘瑞的继续扎心:“比起慷他人之慨,果然还是借花献佛更划算些。”
于单一废,左贤王的草场就成了匈奴的香饽饽。即便军臣不会让旁人染指匈奴左部,但是于单的儿子还小,王庭总得派人替其管理一二。
西方为何乐于监护年幼的贵族?贾家为何乐于接手林家的姑娘?还不是有利可图麻!
吃香好的顶多是借管理的名头多捞几笔,吃相差的就要考虑鸠占鹊巢,乃至借此以下犯上。
所以在两败俱伤的大背景下,左贤王的草场多半是会来拿议和……
艹。
这绝对是他所安排的摄政会干出来的事。
比敌人预判了你的动作更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是对方帮你预判了你所遗漏的事。
军臣知道对方的皇帝非常难缠,但没料到难缠只是对方最小的缺点:“你愿意将皇帝的位子让给你的异母兄弟?”
“不是你要同归于尽吗?”刘瑞的叹息震耳欲聋:“单于若没这个念头,朕也不必提醒单于要考虑这冲动之举的最终结果。”
“好在单于及时发现了不妥之处。”刘瑞也不希望对方真的搞出同归于尽,但也不能阵前露怯:“朕可不想死了不到半年就在地下见到单于的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