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674)

作者: 六月飞熊 阅读记录

“你们那是维护传统?你们那是拿别人的血给自己造势。”

“《论语·乡党》言——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尔今斥黔首不该越级听曲,而不问优人何置,伎人何安。”影视剧里的刘瑞撕的何止是他手下的大臣的脸,还有那群正在观影的秦汉儒生。

当然,骂完儒生的刘瑞也没忘记法家,突出一个雨露均沾:“养豚放羊都晓得改善牲畜的生活环境,提高牲畜的口粮档次。合着你们学法的都不当人了?既要黔首努力耕地,又要黔首忠君爱国,偶尔还要自备干粮地挖河修道。”

刘瑞掰着手指说道:“按照尔等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的理念,朕应该把尔等的俸禄给黔首啊!毕竟人家不仅比尔干得多,而且还倒贴钱。”

“再者,你们都愚民疲民弱民辱民了,砸还指望活得不如牲口的黔首多生孩子来给尔折腾?不觉得自相矛盾吗?”

对啊!

按照古代人口为王的朴素观念,法家的很多理念真的不是匡扶敌人,削弱自己吗?

“ 黔首再蠢也该明白孩子生下就是遭罪,难怪大秦缺人缺到全村连坐也无法将人口流失的颓势堵上。”

始皇:“……”好好的怎么扯到大秦头上。

一旁的赵高下意识地去看始皇的眼睛,结果对上锐利的鹰眸。

赵高赶紧垂下眼帘,结果始皇冷不丁道:“赵高,你跟朕多少年了?”

“十六年。”

“十六年啊!”始皇屈指敲敲扶手,章台的宫婢立刻退下,只留几个黑冰台的护卫绕到赵高的身后,右手更是已经握紧腰间的秦剑,随时准备将赵高拿下。

“除了王翦将军,便是你与朕相处得最久。”始皇拥有最顶级的识人技巧,自然知道赵高是匹潜伏的狼,所以他对赵高的态度与对其他人截然不同——其他人是可以留给扶苏的重臣,而赵高是始皇的邓通、和珅,替始皇干完黑冰台也不好介手的白道黑事由新君用其收买人心:“章台的近臣宫婢里唯你最合朕的心意。”

明明是赞赏的话语,但由始皇来说,仿佛是往赵高的脖子上放了刀,令人为避刺冷的寒光而低头跪下:“恪尽职守,不敢邀功。”

低端局的皇帝最喜欢这种表态,但高端局的皇帝拿它当放屁:“你是朕的车府令,知道御前的不少事,以后怕是不能出宫。”

“朕原想着让你侍奉扶苏那小子。毕竟你到朕的身边时,朕也是扶苏现在的年纪。“

赵高不知始皇是在试探自己还是真的想让自己侍奉扶苏,所以选择最不容错的回答:“奴婢谨遵陛下的安排。“

“朕的安排?”始皇笑道:“若是朕想死后有你侍奉左右,你可以愿意?”

始皇是用戏谑的语气说出这话,但赵高知道他不是开玩笑。

这一刻,理智告诉他应该顺着梯子给出忠心耿耿的答复,但他也怕自己给了对方想要的答案后被少府乃至宗正盯上,那时就算李斯和王翦一起保他,宗室都会把他塞进始皇的墓里。

“怎么?不想。”始皇的态度不像是在逗猫,但也没有恶意满满到施压的态度。

赵高的大脑在极度的恐惧下高速运转——他很清楚自己没有值得始皇产生恶意的把柄。即使是在未来的历史里,赵高成了胡亥的老师且通过运作使得一个大脑空空的恶毒公子登上帝位,可此时的始皇刚满三十,胡亥也才八个月大,赵高就算有那心思也没可能付诸于行动。一是因为御前的身份过于敏感,接触任何公子公女都有可能失去他所依仗的圣宠;二是因为古代的婴儿容易夭折,赵高就算有那念头也得等胡亥立住,然后借始皇之口顺理成章地与胡亥接触。

一想到这儿,赵高的内心轻松了些,语气里也带了一丝急于自证的迫切:“君命如天命,奴婢自是没有异议。只是奴婢身份卑微,葬于皇陵怕是有辱皇室的颜面。不如由奉常在秦陵旁为奴婢挑个善守的好地,也让奴婢地下还为陛下守陵。”

赵高的这话十分精妙。

始皇只说死后想有赵高侍奉,但没挑明是让赵高殉葬,还是等赵高自然死亡后埋于皇陵。东周时的秦国之所以为中原不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保留了商朝时的人殉制度。后世判断一个墓是周天子墓还是商王墓的重要原因是看副坑里有没有人殉。而到东周时,判断一个先秦的古墓是中原的诸侯还是南方或西北方的诸侯也是看没有人殉,如若有,那基本是后者。

顺带一提,孔子的“始作俑者无后乎!”也是基于对百家争鸣时的先贤对死灰复燃的人殉厌恶,所以连替代人殉的陶俑都看不下去。

始皇的的祖先秦献公因废除人殉而得到周天子的赞赏,同时也因这个举动让大秦乃至中原的精英不为野蛮的制度而退避三舍,宁可去小国做大夫,也不想为秦国的上卿。

秦汉时没合葬的概念,即使是皇后也得另起墓穴。赵高虽是章台的宦官,但好歹有车府令的正经职位,所以若为君王殉葬,那肯定得惊动前朝。而一旦有秦皇让臣子殉葬的谣言传出,即使是对赵高抱有恶意的兵家儒家也不会让赵高殉主。

始皇是个唯我独尊的人。但再强权的皇帝也有自己的对外人设,不可能把滔天的民意、臣意当成放屁。

“朕刚搬进章台宫时就因你是众仆里最知法善辩的人而选你来做朕的小臣……”始皇的心思一向难定,但肯定是暂时放过了赵高:“如今看来,朕的眼光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