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794)
话虽如此,但众人又非纯粹的傻子,当然明白身世不显又没有任何出众德行的南越王是怎么当上一国之主的。
论正统,赵佗的太子没有绝嗣,而且其正妃还是安阳王之女。
安阳王无子,且因瓯雒承袭古蜀,保留了丝母系余晖,所以将女儿许给赵佗的太子也有合并越地的远大志向。至于是南越夺舍瓯雒,还是瓯雒篡位南越,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不过现实却是瓯雒出身的太子妃媚珠英年早逝,赵佗的太子也没活过超长待机的阿翁。
躲在宫里慢慢发疯的这几天里,南越王也想了很多。
他想大父的太孙,也就是太子赵仲始的嫡长子赵眜为何在赵佗死后便“下落不明”。
之所以用“下落不明”这等模糊说法是因他们没在居室的废墟里找到太孙的遗体,所以在“不想别人觉得我有觊觎王位之心,从而将居室被炸的嫌疑安在我头上”的诡谲心里下,无论是“姗姗来迟”的昌平大长公主还是赵家的子孙都一致断定太孙“失踪”。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但是在迎回正统的太孙前,找个代王处理国政也是很合理的。
也是出于这种考量,不少人都怀疑大汉布局已久,提前救走了生死未卜的赵眛并以此威胁南越的统治。
而比赵眛的生死未卜更炸裂的是赵眛的次子被赵眛送去大汉避灾。
是的,你没听错。
赵眛的次子在爆炸的前一日被赵眛送去大汉避灾,原因是赵眛担心赵佗死后,吕嘉会联合宗室谋朝篡位,灭了他赵眛满门。
这一结论一经问世便震惊南越,连带着与南越接壤的长沙国都疯狂吃瓜。
但你要说赵眛他脑子抽风胡思乱想吧!但凡是个正常人都觉得赵眛担心得在理。
原因无他。
因为赵佗他太能生也太能活了。
活到能给赵眛撑腰的父母与外王父都接连GG。
活到吕嘉的王外孙都长大成人,开始与重臣交错联姻。
一旦赵佗蹬腿离去,吕嘉把赵眛废掉的可能性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因为吕嘉不仅有着可以上位的王子婿和王外孙,甚至已给赵眜生下长子的侧妃也是吕嘉的孙女。
第519章
赵眛的想法很简单,把次子送去大汉,一旦自己夺权失败便借此恶心吕嘉等人,一旦自己夺权成功便舍了这个在汉的儿子,无论是立吕氏女的长子还是以后再生其他儿子,都能争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然而赵眛想得很美,但却忘了刘瑞不是NPC,更不会按他的想法采取行动。
赵眛:我要恶心吕嘉。
刘瑞:你两都死。
于是在赵眜以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时,一声爆炸宣告了赵佗的死亡,同时也震碎南越的脆弱平静。
至于为何宣称赵眜只是失踪而非死亡,甚至要派人抢走赵眛的遗体,同样是为掌控南越设了一道精妙的保险——因为无法确认赵眜已经死亡,所以在接下来的王位传递里,南越王都只是“代王”、“摄政王”,而非正统的受封藩王。关中可以只承认南越“代王”的权柄而非正统地位,同样可以借此敲打南越赵家。
承认赵眜已死——南越王宫的爆炸是不是你干的?
想当正统越王——你真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畜生。
当然也有脑子灵活的想过南越王宫的爆炸案是刘瑞干的,甚至在上层圈里已经流传着“汉皇干掉南越太孙”的可怕传闻。
但是这事儿能公开吗?
不能。
不仅不能,而且大汉也有一套符合逻辑的说辞——“杀了赵眛对我有什么好处?如果我想掌控南越,大可以等吕嘉叛乱,然后扶赵眜的次子登基为王。”
要知道,赵眜的次子才五岁大,而昌平大长公主又是他名义上的表姨。
汉皇为安稳南越局势而派有南越血统的昌平大长公主前来辅政……
这听起来是不是合情合理的多?也更符合大汉好面形象?
也正因为寒浞篡夏、田氏代齐的例子万中无一,三千多年就出两例,所以没人猜到刘瑞的真正打算。也更没人猜到会在父死子继的封建社会里,还有人玩禅让的把戏。
“殿下……”
“嗯?”
“中毒只是开始,并非您的噩梦结束。”南越王的心腹思量许久,还是将内心的不安全盘托出:“早不做,晚不做,偏偏等到您快坐稳南越王位才对您下毒,想必是有野心家对您的存在感到不满。”
心腹的意思是让南越王稍稍注意昌平大长公主。
废王本就动摇国本,更别提在赵佗死后,南越废了两任“代王”,怎么瞧都像是有人不愿南越平稳度过权力交接。
话虽如此,但在有点小心思的南越王这儿,就是心腹被人收买,挑唆他与昌平大长公主正面对上:“依你看,谁有可能对我下毒。”
“我……”心腹想说昌平大长公主,但是看着南越王的眼神,他又明白这么说会让对方怀疑自己的立场已有较大偏转。
“宗室,君长以及胆敢绑架宗室的民间逆党……”思量再三,心腹还是没有说得那么明显,而是将怀疑最终的昌平大长公主稍稍带过:“还有那位大汉公主。”
南越王闭上眼睛,开始怀疑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担心自己没法挺过之后的阴谋诡计。
可要他为性命放弃现有的王位,他又感到深深的不甘。
凭什么?
南越王在心里狂叫着,委屈着,将手边的布料捏皱捏破,但还是得正面自己无比惨淡的人生——因为在宫里躲了两三天后,他所怀疑的嫌疑犯们开始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