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831)
当然,没有导弹的古代可以这么设计,现代却是万万不能。
“朕没记错的话,夷州那儿是有人在的。”
秦始皇时就有关于夷州的记载,只不过在中原南越的大诱惑下,夷州的优先度还不足以派兵渡海开发此地,直到东汉有了空闲,才派人去开发此地。
“这……奴婢就不清楚了。”郑谨叹道:“秦朝的竹简多半毁于项羽之手,不过听闽中郡的渔人说那边也是有人在。”
刘瑞让系统翻出三国时的《临海水土志》。
郑成功时的夷州人口在十二到十五万,其中还有南明前来此地居住的汉族人口。
西汉的条件比郑成功时差了不少,加上夷州此时还以石器为主,所以参考维持族群的最低水平,此时的夷州人口不到三万,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都很好弄。
…………
……
“陛下的意思是尽可能地利诱对方,使其愿意提供水师的停靠之处。”女史留下小吏喝茶,顺带递上翁主草拟的商人名单:“前去探路的渔人报了,夷州上的土著不过两三万人,还是以采集、狩猎为主,所以调了八百匹麻、二百匹锦、一百匹绸作见面之礼,另外还有牲口、白糖、白酒、果蔬等随队之物。”
“这也太隆重了。”作为对外的见面礼,这点东西不足一提,但是考虑夷州上的人口也就一县之数,平均下来每人都能收获颇丰。
“多吗?你是没见阆中长公主去巴蜀带了多少行礼。”
刘瑞喜欢先给甜枣,再去试探对方态度,然后根据对方的态度决定是要以德服人,还是上手恐吓对方。
此时的西南还未与汉发生冲突,顶多是在赵佗时搞骑墙政策,所以刘瑞只是言语恐吓对方,撑死了让汉军靠近秀秀肌肉,或是放点烟花当作西南人的过节福利。
西南的君长自此难眠,但是黔首稳得一批——反正他们撑死是被炮灰的牛马。横竖大汉还没关闭蜀身毒道,所以攒点钱粮逃往还算平静的桂林郡也好过在这儿担惊受怕。
大汉希望君长的军队越少越好,肯定会对逃亡的土著提供便利。
倒不如说,汉军在那儿闹了许久就是提醒西南的土著能逃就逃,逃不了就找个山林躲到战后。
“陛下要在夷州修建多少楼船?”
“这不是你可以问的。”女史把小吏送走,后者将在晋安送走前往夷州的汉使汉商。
第548章
郑成功把荷兰的红毛子赶出夷州时带了将近三万军队,刘瑞参考这个案例让乌伤翁主也备三万,不过多是搬货的佣工与提前做过思想工作的沿海商人。真正的战力只有一万,其中约有五百人是配了鳞甲的职业军人,余者都是借来的家兵与过来充数的沿海镖师。
“这能行吗?”程不识是北方调来的景帝卫尉,和李广一样擅长骑兵,对水战算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岛人善水,只怕会在上岸前打……”
程不识的话还未落地,便有人从温麻的方向开来一艘堪称巨物的三层楼船。
“哇……”
拍竿掀起的海水溅了看热闹的黔首一身,但是后者丝毫不气,而是伸着脑袋喊道:“这就是从温麻开来的超级大船?陛下藏着不让那边的越……渔民见的?”
程不识对刘瑞的海军执念有点印象,但不明白对方为何执于要在沿海修建大型战队。与其在漫无目的的海上浪费人民税收,不如把钱投入可对匈奴作战的马政军备。再不济,让墨农搞点民间建设也是好的,或是让医家拿钱下乡义诊。
然而这些疑问都在壮丽的船前消失无踪。
“这还只是试验用的出使楼船。”程不识那不断踏出又慢慢缩回的大腿看得乌伤翁主微微一笑,甚至能用调侃的语气同他说道:“卿不责备陛下铺张?”
程不识的老脸因为此事一红,但还是用欣赏的目光看向楼船:“陛下的深思岂是吾可窥知一二?”
说罢又用低沉的语气缓缓说道:“巨船开路,金鳞现身。非壮丽无以显示威信,非利刃无以震慑敌人。”
“友善点!人家又没跟咱打仗,不要上来就把人当‘震慑’对象。”话虽如此,但是派了鳞甲兵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汉使带着汉军汉吏,以及一些沿海的商人乘楼船“小舟”抵达遥望数千年的夷州岛时,上面的土著吓得招呼族里的壮年持斧戒备。
刘瑞让他们开着楼船渡海一是想测楼船的质量,二是想为使者充面,三是为了带给土著视觉上的差距震撼,其效果与李鸿章看高楼大厦,阿兹特克看西班牙船没啥两样。
当然,刘瑞的道德肯定不会比肩后者。
至少就现在以及未来的百年而言,夷州土著与汉人的冲突远远小于南越地和北边的游牧民族,同西域算是打了平手。
若是考虑西域臣服匈奴人并提供帮助的间接孽缘,夷州的土著说是与汉无冤无仇也不为过,所以刘瑞对其采取简单粗暴的砸钱政策。
因为有群鳞甲兵在前面开路,加上后面跟着持戟的镖师家兵,所以双方还算克制,由一应是君长的老年女性出面与汉使交流,双方在那儿比划许久都没有聊出什么东西,最后变成大家坐在海边吃饭,吃饱后再鸡同鸭讲。
为了不让对方看轻大汉实力,汉使让庖厨宰了牛羊渔获,同时用可以装人的大鼎烹煮诸多肉类。
对面一看这个架势也不想认输,派人从部里拿来山猪山货,并着田里的米酒让对面明白他们也有待客之道。
结果宴会从早开到月亮高升,一群人在海边喝得走路打颤也没有再聊一点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