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首席舰长[星际](450)

作者: 慕君年 阅读记录

一道道皇令通过切诺夫下达各方,为了维护恩奇都的面子,切诺夫只字不提恩奇都的去向,所有决定都是他一人拍板。

切诺夫牵挂前线战况,满心都是如何才能击退尼比鲁军,根本没心情考虑更多。但别人不知内情,还以为切诺夫跟吉斯塔夫一样想夺权,一时大家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北角防线南北段战区。

常规作战中巡洋舰不会进入战区,一般留在红线区外的后方,做好随时开启诱导装置带走子舰的准备。但这一战,贺挚空亲自下令所有巡洋舰,也作为火力进入战场与各自营队列阵作战。

对于东方军团来说,这是一场只许胜不许败,没有退路的战争!

破釜沉舟之下,直径300km的核心战区一片火光,战况异常激烈。

太空中俯瞰,核-导-弹爆炸的光芒刺目尖锐,白芒中电磁炮的闪电或蓝或紫的爆闪,偶尔有宏炮光柱划过,火力之密集让人瞠目结舌。

被认为宇宙尖端的尼比鲁军,竟然没能占据上风。双方竟打成平手,双方战损率忽上忽下,但基本维持在1:1的区间。

一开始军事评论员还能激情解说,越到后面声音越小,最后什么时候不说话的,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内战也有伤亡也有牺牲,但大多数时候正面冲突打不过便撤退,也会顾及平民,不会把炮口对准城市。

但尼比鲁人是真的想灭绝亚特兰人!

前线军人悍然赴死的决意冲击着每一个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爆炸中灰飞烟灭,他们在用生命守护亚特兰人,沉重得连呼吸都觉得痛,压得所有人头皮发麻。

“总政委,有许多民间组织申请进入前线救援。”通讯官语速极快地报告,他本是不想拿这事打扰指挥部的,但申请实在太多了。

“驳回!”林星容想也不想道。“让他们在天纪星等待。”

“是!”通讯官不再多说。

如果开放民间组织前来救援,能马上减轻后勤压力,那些失去动力只能在战场飘荡的军舰,便有希望被救出战场。

通讯官不理解,但他很快就知道了。

一个巨大的隔绝磁场从天而降,像一颗肥皂泡泡笼罩住整个战区。瞧着一戳就破的肥皂泡,威力却十分惊人,霎时间战区内所有对外通讯中断,战区外的雷达也无法窥探里面的情况。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总指挥频道一阵慌乱,都在七嘴八舌的询问情况。

昆仑级不在战区内,因此一下子便与各营队断了联系。

与此同时的隔绝磁场外,一艘庞然大物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

那是一艘通体漆黑的巨船,庞大无比,落下的阴影能覆盖一座小行星,公认最庞大的阿波罗级在它面前,就像大象脚下的兔子,仿佛一脚就能碾死。

忽然,高高翘起的巨型船头上,竟探出一条星虫!

透过战区内爆炸的光芒,可以看到船体上舞动着九条赤红星虫,它们怒张着丑陋的口器,一口能吞下一艘驱逐舰。

所有人震惊无比。

待画面拉近,林星容这才看清了对方的真面目,这不是九条星虫,而是一头九头星虫!并且与船体融为一体,它就是这艘超旗舰!

“马杜克王座级,是它!”贺挚空咻地握紧了双拳。

一百年前就是它,轻而易举便摧毁了天纪星!

为什么昆仑级没有进入战区,等的就是对方的王舰!

林星容震惊无比,他曾经想象过摧毁天纪星的敌人,到底是如何强大。因当年没有具体资料留下,记载中大部分都是描述。

尼比鲁军的超旗舰竟然是星虫之王,不,准确来说是黑森林星带之王。

第203章 绝地

“我们没有退路, 不需要对外通讯!”南询喝止大家的七嘴八舌。“第一师由莫婉儿大校接管,按照原定计划作战,我们的任务是歼灭敌人, 不死不休!”

三位指挥官各自率领自己的师队作战,很快重整旗鼓守住防线。

隔绝磁场外,马杜克王座级的引擎开始蓄能,庞大的能量眨眼间便准备完毕, 虽然只有一组引擎,动力却无比强劲,轰然间冲出防线, 黑暗中只余下一条紫色光弧。

昆仑级驾驶舱里,所有人都愣了,马杜克王座级瞬间消失在所有人视线中!

林星容猛地反应过来。“全速前进追上去!!”又立即对天纪星防线里的所有留守军官低吼。“拉响特级警报!张开所有炮台!装填所有穿甲导弹准备!”深呼吸再重重地吐出来。“尼比鲁超旗舰越过了防线,朝天纪星来了!”

林星容布下的第一条防线, 马杜克王座级仅仅用一个隔绝磁场,就把他们三个师禁锢了。因无法通讯联系,哪怕马上派遣侦察舰进入隔绝磁场内报信,这时间差也足够致命。

眼下林星容只能让侦察舰进入战区, 通知三个师继续拦截任务, 马杜克王座级交给他们来战!

收到通知的天纪星防线上下,一时如临大敌。

尤妮丝率领的第三师拉起防线,张开所有炮口严阵以待。天市垣星空堡垒打开防御装甲,同时打开所有穿甲导弹发射井。

天纪星基地拉响了特级警报, 尖锐的警报声响彻夜空,惊醒了沉睡中的居民, 广播来回播报催促民众立即进入防空洞避难。

一时社区居民拖家带口的离开,道路人头拥挤, 基地不得不派遣士兵疏导交通。

“我不走!要死就死在家里!”魏老头坐在客厅,苍老的脸上满是愤怒与不甘。

一百年前尼比鲁人摧毁了他的家园,一百年后他好不容易重建了家园,家人才刚过上富足的生活,结果尼比鲁人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