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策划(409)

作者:满座江南 阅读记录

陆久安沉默地摇摇头。

“昨晚没休息好吗?”蔡公双忧心忡忡地问。

“嗯。”陆久安声音嘶哑,顺势道,“吹了点风,受凉了。”

“保重身体啊。”蔡公双絮絮叨叨嘱咐了一大通,陆久安依旧没什么精神的样子,蔡公双见状便不再扰他清净,转身和祭酒继续讨论沐蔺的事。

下午散了值,陆久安没回自家小院,命车夫直接赶马去了御王府。

老管家迎面走来,一脸焦急:“陆司业,你可算来了,你快劝劝御王殿下吧。”

陆久安心中升起一丝怒火:“他打算饿死自己不成?”

“那倒没有。”老管家道,“御王这些天一直在院子里练枪,从早上练到晚上,谁来了都不见,他心里难受啊。”

老管家头发白了不少,他算是看着沐蔺长大的,沐蔺的死,对他打击也相当大。

陆久安垂下眼帘:“我知道了。”

御王府诺大的后院,只有红缨枪划破空气的声响,韩致脱了外面的袄子,身上只着一层薄薄的衣衫,浑身大汗淋漓,也不知道练了多久。

陆久安就这么在旁边静静看着,好不容易韩致停了下来,把红缨枪往地上一插:“你来了。”

陆久安把地上的袄子捡起来给他穿上,离得近了,才注意到他嘴唇已经起了一层层干裂的皮。

“昨天詹尾珠说,沐统领匆匆而别,临走之时只做了一些简单的交待。现如今朱雀营堆积了很多军务。”

韩致低下头看他,眼里有许多来不及掩盖的东西。过了良久,韩致像什么都没发生一般,平静地说:“明日我会去朱雀营,在沐挽弓回来之前,暂时接管她手中的事务。”

看着这样的韩致,陆久安心里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第二天,独自一人去宫中面圣,请求永曦帝能允他去漳州查案。

座上的永曦帝垂首,从上往下看去,陆久安跪伏在地,他的肩背清瘦单薄,梅枝竹节一般的背脊微微弯曲着,被笼罩在宽大的官袍下。

半响,永曦帝缓缓道:“你和沐蔺相交甚笃,所以你想为沐蔺平案?”

陆久安心中难以遏制地一酸:“是,已臣对沐小侯爷的了解,他断然不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以至于招来这种杀身之祸。”

“朕能够理解,也很痛心。”永曦皱眉,“事实上,你应该也清楚,御史和大理司左寺丞已经先后前往漳州探查事情真相。”

“可你只是一介司业。你让朕以什么名义许你去漳州?”

陆久安背脊蓦然僵住。

他想起岭山围猎时,永曦帝对他说过的话:没有权利,只能处处掣肘。

这一次,回应永曦帝的,是陆久安长久的沉默。

元月中旬,家家户户开始到街上采集年货,挂灯笼,贴对联,为新年的到来做准备,到处充满了喜气洋洋的欢笑声。

这样热闹的氛围里,二十多辆囚车在士兵的押解下缓缓入京,漳州知府风光不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跪坐在囚车内痛哭流涕。

与囚车一起回京的,还有沐蔺的棺椁。

陆久安站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队伍前面的沐挽弓,她的脸上不喜不悲,仿佛红色棺木里躺着的是与她素不相识的人。

棺木后面,跟着一条长长的队伍,皆是身着儒衫头戴方巾,一眼望不到头。

随着棺木进了城门,后面的队伍默契地停了下来,齐齐弯腰对着棺木行了一礼,什么也没有说,转身离开。

看到这一幕的苏铭震惊道:“那些人是在做什么?”

大理寺左寺丞之子恰巧就在旁边,闻言垂泪道:“他们都是近郊的书生,从漳州一路行来,每过一个地方,当地的书生就会自发接替前一波人护送沐蔺遗体回京。刚才离开的那一群人,徒步相送了两天两夜。”

苏铭更加困惑了:“为什么?”

大理寺左寺丞泪流满面:“因为沐小侯爷高风亮节!”

“他是为了这群书生死的,漳州知府为官不仁坏事做尽,他死有余辜!”

不明所以的百姓跟着一起呐喊,捡起地上的石头和烂菜叶子朝着囚车里的人砸去。

每一个人都在大声唾骂,追着囚车的方向慢慢离开了。

陆久安突然卸了力气,失魂落魄地跌坐在地上,慢慢地,他喉咙里发出沉闷地笑声:“沐蔺居然是为了书生而死的,多可笑啊。”

“他明明最讨厌的就是书生了。”

沐蔺的死牵扯出了漳州知府埋藏已久的秘密,他做的事罪大恶极,被押入刑部,由都察院、大理寺、刑部三大法司共同会审。

韩致要赴案前听审,无人胆敢阻拦,毕恭毕敬给他搬来一个太师椅,放置在衙门左边的位置。

韩致不仅本人来了,还带了陆久安在幕后旁听。

大理寺主簿期期艾艾地劝阻:“御王殿下,这不合规矩啊……”

韩致锐利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大理寺主簿吓得腿肚子直抖,求助般看向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摇了摇头,让他退下。

隔着一道屏风,陆久安把堂前的审案过程听得一清二楚。

“巡按大人已经查明真相,你且将罪行一一招来,自有录笔官记录,确认无误后,你便在认罪书上签字画押,我等呈报陛下。”

昔日的漳州知府,今日的阶下囚孙默木然跪在堂下,对大理寺卿的话充耳不闻。

大理寺卿大怒:“事到如今,你难道还妄想有谁能救你一命不成,提刑按察使因为反抗,已经被巡按大人当场格杀,你若有一字欺瞒,治你一个株连九族之罪。”

同类小说推荐: